愛吃燕麥麩皮的念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6章 支出與浪費,雜論對話,愛吃燕麥麩皮的念兒,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仲游再問:“何以辨支費?”
陳翁豎三指:“一曰‘辨時’:豐歲支于儲備,荒歲支于賑濟,此《禮記·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之義;若豐歲費于奢靡,荒歲吝于賑救,此謂‘費其時’。二曰‘辨地’:支于桑梓則德厚,費于遠方則情薄,昔卜式‘輸家財半助邊’(《史記》),支于國也;若‘遠購珍奇以炫富’,費于虛也。”
“三曰‘辨物’,”陳翁撥珠,“支于谷帛則生利,費于珠玉則耗財。《管子·輕重甲》云:‘明王審輕重,守本末?!嵋娙暌杂癖缈?,何若以銅杯支酒?玉杯碎則費千兩,銅杯毀僅值十錢。《尚書》‘惟日孜孜,無敢逸豫’,真辨支費之要也?!?
第二節(jié) 三約五驗行支道
授竹簡一卷:“此《支費三約》:‘一約:凡用財,先辨是否合時、合地、合物;二約:凡支費,記明“正支”“活支”“禁費”;三約:每月核賬,禁費超正支者,罰捐義倉?!钟小弪灐阂或灐Ш笫欠瘾@利’,二驗‘支后是否安寢’,三驗‘支后是否得譽’,四驗‘支后是否濟人’,五驗‘支后是否傳久’?!?
舉實例曰:“吾嘗支百金修義學,今有弟子中舉,此‘五驗’皆合;汝昨費千金買奇石,石碎而嘆,此‘五驗’皆背。漢昭帝時,賢良文學言:‘王者不珍無用以妨器用,不貴異物以亂民財?!ā尔}鐵論》)支費之辨,即在此耳。”
第四章 支費通明道自彰
第一節(jié) 支如江海貴通流
仲游頓悟:“支若通流,費若壅塞乎?”
陳翁擊節(jié)稱善:“然也!《孔子家語》云:‘善賈者,藏之深,時欲出也?!缃?,通流則潤田,壅塞則潰堤。唐劉晏‘以財疏通漕運,歲運江淮米百萬斛’,支于國計也;明嚴嵩‘藏金窖銀,歲費萬兩’,費于私藏也?!?
述親歷事:“淳熙元年,汴京大水,吾盡出糧行三年之儲,‘以粟易工,修堤千人’,此支于急難也,后朝廷賜‘仁商’匾額,四方糧商聞風來投,糧行遂成巨擘。此非‘支以義則民聚,民聚則財復聚’耶?《周書》‘財匱而令虐,所以失其民也’,誠不我欺?!?
第二節(jié) 以財為器修其身
臨別贈《貨殖要訓》:“汝觀此冊,從猗頓‘務(wù)完物,無息幣’,到白圭‘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皆言‘財者,修德之器也’?!尔}鐵論》云:‘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зM之要,在‘因時’:豐支荒?。辉凇隆赫敖??!?
仲游拜伏流涕:“翁以《說文》辨字,以《史記》證例,以‘三約五驗’導我行,真乃‘審度量,節(jié)衣服,儉財用,禁侈泰’(《管子》)之活解!小子今始知,支者,德之舟也;費者,德之壑也。自今當毀玉杯,散舞姬,以財為器,支于當支?!?
第五章 少東家改行傳美談
越明日,仲游盡毀家中奢靡之物,以玉杯殘片換粟千石,賑濟汴京流民;遣散舞姬,助其從良。又于“聚珍齋”門首立“辨支榜”,書“凡支費,先問三辨五驗,違者罰捐義倉”。
是歲秋,京東路蝗災(zāi),仲游“載粟五千石、布千匹”親往賑濟,災(zāi)民感其德,爭呼“趙義士”。歸汴京時,百姓夾道焚香,朝廷聞之,降旨褒獎“辨支濟世,宜為商范”。
一日,故友宴客,見仲游布袍素食,笑曰:“君昔以千金碎玉,今乃衣粗食淡,何自苦如此?”仲游指“濟世閣”匾額曰:“吾嘗謂‘千金難買一時樂’,今知‘一粥一飯皆當思’。昔吾以費為支,如濁水混流;今以支為道,如清泉映月。”
后仲游將陳翁所言輯成《辨支寶鑒》,分贈商賈,其跋曰:“吾嘗惑于‘支出即浪費’之謬,幾蹈石崇之覆轍。幸得陳翁以‘三維’為舟,‘三約’為楫,渡此迷津。今刻此書,愿與天下賈人共勉:支費如陰陽,明辨則生,混淆則殆。若能以支養(yǎng)德,雖散千金,猶得‘博施濟眾’之樂,此非真財富耶?”
汴京士人聞之,嘆曰:“陳翁以周孔之訓,化紈绔之奢,使財?shù)劳ㄓ诹x理,真可謂‘道在日用’矣!”由是,《辨支寶鑒》傳于市肆,凡商賈開張,必置一冊于案,汴京商風為之一變,浪費之習大減,此皆“辨支費”之效也。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雜論對話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愛吃燕麥麩皮的念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燕麥麩皮的念兒并收藏雜論對話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