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WX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七章 等候捷報,好斗的辰羅諸國,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浮生WX,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解本紀(jì)》剩余的基本都是負(fù)面記事。
細節(jié)最豐富的是一場戰(zhàn)事。倭國自海上來襲,他們派出百余艘船,掠奪海邊民戶。
古代戰(zhàn)爭,搶奪人力甚至比占領(lǐng)土地更重要,因此徐羅伐“發(fā)六部勁兵以御之”,也就是出動精銳部隊作戰(zhàn)。
周邊的樂浪隨之聯(lián)動起來,他們知曉徐羅伐內(nèi)部空虛,開始急行軍進攻金城。
這又是十分危急的關(guān)頭。
南解有何對策?看不到。
幸好夜晚有流星墜入對方營帳,把敵軍嚇退了。
有趣的是,樂浪兵跑則跑矣,卻屯兵于閼川之上,這條河與都城近在咫尺,他們在江邊建造二十個大石碓,然后才離開。
這時從吐含山東面的海岸激戰(zhàn)完畢的六部精銳一千人追過來,看到這些石堆,知道對方人數(shù)眾多,于是不再追擊,此戰(zhàn)未敗,卻也未勝。
南解十五年京城的旱災(zāi)、蝗災(zāi)、饑荒,十九年的瘟疫、無冰,二十一年的蝗災(zāi)。仿佛沒什么好的年景。南解時代確實乏善可陳,史書就此掀過,進入新的王紀(jì)。然而,屋子里的大象——脫解王卻似乎更為迫近。
第三代君主是儒理尼師今。
尼師今這個君號,不像分別專屬于始祖樸赫居世的居西干和第二代君主的次次雄,它傳承的較為久遠,后面多位君主都襲用此號。
新羅古語意為“齒理”,本指年齒,寓意多智。
這里有個故事,脫解也第一次正面出場了。
南解薨逝,太子儒理當(dāng)然應(yīng)該入繼大統(tǒng),但是史書說,由于大輔脫解“素有德望”,所以新王“推讓其位”。
這是儒理時代開篇的難題,前王垂青的人物,成了王位的潛在候選人。
脫解面對這種情況,向新王建言:“神器大寶,非庸人所堪。吾聞圣智人多齒,試以餅噬之?!?
他沒有說我德行不夠或者不是先王血胤之類的推辭之語,而是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能夠勝任君位者不該是平庸之輩。
這里對史書這一小節(jié)的點校方案有兩種,一種是“試以餅噬之”點讀為脫解說的話,話語更完整,既有理由,又有建議;一種與之相反,點讀成眾人的行動,眾人拿他的話“圣智人多齒”作為依據(jù),直接付諸檢驗。
無論如何,結(jié)果是儒理留在餅上的牙印更多,脫解于是率眾臣奉立新君,這一巧妙做法為謙讓的新王再添一道多智的美德。
ps.祝各位書友中秋佳節(jié)快樂,人月兩團圓。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