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水煎餃的佩雷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 繼承還是遺贈,不動產(chǎn)登記的那些事,愛吃水煎餃的佩雷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冬日午后,暖暖的陽光灑進登記大廳里,灑在我們的身上,曬的每個人暖洋洋的。真想像那些農(nóng)村里的老人一樣,在寒風凜冽的冬天午后,享受著難得的溫暖陽光沐浴在身上,三三兩兩地雙手揣在袖子里,聚集在一起曬暖兒。
被和煦的暖陽籠罩著,與三五知己閑話家常,這幅畫面雖然粗獷,但卻也是十分的愜意。
此時此刻,我感覺雖然我的身體待在窗口收件,但是心卻飛到了到我國北方廣袤的農(nóng)村之中的其中一處。但是突然隔壁窗口傳來的一陣激烈的爭吵,把我的思緒拉回到了現(xiàn)實之中。
那是在距我不遠處的一個窗口,只見一位年紀約莫五十歲上下的大叔,青筋暴起,目眥盡裂的一邊拍著收件窗口工作臺面,一邊對著收件窗口的工作人員口吐芬芳。
老實說,其實在登記中心這里因為辦件不利,轉而勃然大怒,在窗口大喊大叫的人有很多,但是大多是對事不對人。你對事不對人,說的再激動,再憤怒,大家也都能夠了解。會等對方情緒緩解之后再慢慢解釋清楚問題。
但是像這樣一上來就指著人鼻子罵,而且是口出污言穢語的人,就讓人有些覺得這樣的人不能溝通,也不愿意跟他溝通。
所以還是奉勸各位,即便是憤怒到了極點,但是說話的時候,你可以大聲發(fā)泄自己情緒,宣泄自己的不滿。但是一定要記住,底線是不能說臟話。畢竟荀子曾經(jīng)說過“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
在這里我就不轉述這位大叔的話語了,因為基本上都是需要被“嗶——”掉的那些詞語,沒什么營養(yǎng),大家自行腦補即可。
大意就是他的母親去世了,遺留下來有兩處不動產(chǎn),其中一處給了他大哥的兒子,另一處給了他自己的兒子。
結果在窗口辦完業(yè)務之后,他侄子繼承的那套房子不用交稅,而他兒子取得的那一套,卻需要繳納三個點的契稅。他覺得都是一樣的是繼承,為什么一套不用交稅,一套需要繳納三個點的契稅,擺明了就是看人下菜碟,故意多收他們的錢。
了解到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再看他說的慷慨激昂,義正言辭。我在想,他是真不了解情況,還是故意在這里胡攪蠻纏啊。
只見窗口收件同事也是等待這位大叔情緒稍微穩(wěn)定了一點,然后見縫插針的對他說到:“這兩處不動產(chǎn)所辦理的業(yè)務并不是一樣,您侄子那套房子是屬于代位繼承,所以說他那宗業(yè)務屬于繼承業(yè)務,可以減免契稅。但是您兒子的這套不動產(chǎn),是屬于遺贈的手續(xù),遺贈和繼承并不一樣,遺贈業(yè)務并不能享受契稅減免的政策?!?
“憑什么我侄子那套房子是繼承,我兒子那套房子就得是什么繼贈業(yè)務??!”對方依舊咄咄逼人。
“是遺贈,不是繼贈”窗口同事糾正道。
對方一臉不屑的怒道:“我管他是什么遺贈還是繼贈,你們天天就知道咬文嚼字!”
同事沉默了一會兒,看樣子也是在努力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然后才繼續(xù)慢條斯理的說道:“繼承和遺贈是兩個業(yè)務,繼承是將該不動產(chǎn)直接轉到繼承人名下,所以才會減免契稅。但是遺贈則不一樣,他是指遺贈人還在世的時候,在公證處簽署遺贈協(xié)議,將該不動產(chǎn)在遺贈人百年之后,轉移給受遺贈人所有。由于遺贈人一般a是遺贈人的直系親屬且不能具有繼承權,所以該業(yè)務所收的契稅費率,與贈與是一樣的?!?
說罷,同事把這位大叔扔在收件窗口臺面上的公證書打開,指著里面明晃晃的寫著“遺贈協(xié)議”四個大字,對這位大叔說:“您可以去比較一下,這份公證書和您侄子那份代位繼承的繼承公證書,應該是截然不同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不動產(chǎn)登記的那些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愛吃水煎餃的佩雷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水煎餃的佩雷拉并收藏不動產(chǎn)登記的那些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