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熱痢的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 來信,“皇帝心腹”,科舉:我的過目不忘太招禍!,我熱痢的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明捧著家書的手微微顫抖,那薄薄的幾頁紙,竟重逾千斤。
“爹升官了?調(diào)回京城了?”張鐵柱湊過來,眼珠子瞪得溜圓。
忠叔欣慰地捋著胡子:“少爺,老爺這是沾了您的文曲星氣運,更顯圣眷隆厚啊?!?
李明卻紅了眼眶——他比誰都清楚,爹那“安撫流民”四字背后,是多少不眠夜與擔(dān)驚受怕。
李明在客棧的喧囂中,尋得片刻清靜,坐在窗邊小幾旁。窗外人聲鼎沸,賀喜聲、議論聲、小販的叫賣聲混雜著飄進來,如同江寧府此刻為他而奏的一曲紛亂交響。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悸動,這才鄭重地拿起桌上那幾封來自不同方向的信。
最先展開的,是父親李承宗那筆力遒勁、自帶風(fēng)骨的家書。墨跡透紙,力透千鈞:
“吾兒明兒鑒:”
“江寧捷報,如春雷貫耳,震動鄉(xiāng)梓!‘小三元’!我兒年方十四,便得此亙古未有之殊榮,為父聞之,心潮激蕩,幾不能寐!祖宗有靈,庇佑我李家麒麟兒!汝之天資、汝之勤勉、汝之心志,皆遠超為父當(dāng)年。此非虛譽,實乃肺腑!”
“汝在江寧所為,周學(xué)政大人已有專函詳述。汝那篇‘論吏治清濁與民生休戚’,周大人贊為‘老成謀國’、‘赤子昭昭’。此評語,重于千金!汝能見黎民之苦,能言吏治之弊,能發(fā)振聾發(fā)聵之聲,此乃讀書人之真脊梁!為父甚慰!”
“另有一喜事告汝。前番為父于任上,奉旨清丈田畝,查核隱戶,安置流民。此間雖多有掣肘齟齬,幸賴陛下天威浩蕩,終得竟全功。陛下念及微勞,特旨擢升為父為戶部郎中,命即刻攜眷返京述職聽用!吾兒金榜題名,為父亦得沐天恩,此乃家門雙喜!”
“京城風(fēng)物,迥異江南。然吾兒既得‘小三元’,鋒芒已露,前路或有機遇,或有荊棘,皆需謹(jǐn)慎應(yīng)對。待汝歸家,團聚之日再敘。路上珍重,專心課業(yè),鄉(xiāng)試在即,萬勿懈??!”
“父字?!?
信末,那“戶部郎中”四字,墨色似乎格外濃重些。
李明的手指輕輕拂過這幾個字,心頭滾燙。
父親信中說得輕描淡寫,但他深知,在地方上清丈田畝、安置流民,觸動多少豪強利益,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fù)。父親能全身而退并得升遷,除了實打?qū)嵉恼?,更關(guān)鍵的,恐怕便是信紙背后那無形的四個字——“皇帝心腹”。
這份圣眷,是護身符,亦是懸頂之劍。
pS:求催更,求書架,請各位大大們不要養(yǎng)書,每天固定3章,你們的催更就是作者的動力,感謝?。?!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科舉:我的過目不忘太招禍!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我熱痢的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熱痢的馬并收藏科舉:我的過目不忘太招禍!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