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醉道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章 密使北來,我為大隋延運三百年,紅塵醉道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殿外侍立的金鱗衛(wèi)應聲而入。三人各捧一物,肅立林天生身后。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三件“禮物”上。
第一件: 一名金鱗衛(wèi)展開一卷明顯有些陳舊、邊緣甚至帶著燒灼痕跡的羊皮卷軸。上面清晰地繪制著地圖,并有突厥文與漢文對照的條款及鮮紅的印鑒!正是朱雀部費盡心力、從王世充秘密庫藏中搜出的——《王世充私割河套予突厥密約》原本!
“此其一,”林天生聲音平淡,卻字字如刀,“乃貴使口中‘中原共主’王世充,私許貴部河套之地的鐵證!此等賣國求榮、背祖忘宗之約,我大隋視為國恥!今,物歸原主,請貴使帶回,交予頡利可汗。讓他看看,他所‘襄助’的,是何等樣人!也讓他明白,此等腌臜之物,我大隋不屑留存,更不會認!”
阿史那咄苾臉上的得意瞬間凝固!他認得那密約!王世充曾以此密約向突厥表忠!此物竟落入隋廷之手?!還被當眾展示?!這無異于當眾扇了突厥一記響亮的耳光!他臉色漲紅,指著那密約,氣得說不出話來。
第二件: 另一名金鱗衛(wèi)展開一幅嶄新的、繪制極其精細的絹帛地圖——《并州(太原)鐵騎布防詳圖》!上面清晰標注著并州各處關隘、駐軍、糧道、乃至預設的伏擊陣地!密密麻麻的符號與注解,透著一股森然的殺氣!
“此其二,”林天生的聲音依舊平靜,卻帶著一種無形的壓力,“聽聞頡利可汗對我并州鐵騎甚感興趣。此乃我軍最新布防圖,特贈予貴部。請貴使轉告可汗,若對河套之地仍有‘興致’,不妨按圖索驥,親率鐵騎來取!我大隋并州兒郎,枕戈待旦,定當效法昔日雁門英烈,于長城內外,恭候頡利可汗大駕!屆時,是貴部飲馬黃河,還是我鐵騎逐鹿漠北,猶未可知!” 這圖,自然是青龍沈墨的手筆——半真半假,虛實相間,專為震懾而造!其潛臺詞:你敢來,我就敢打!而且知道你在哪打,怎么打!
阿史那咄苾看著那詳細得令人心悸的布防圖,聽著那隱含刀鋒的話語,后背瞬間冒出一層冷汗!并州鐵騎的強悍,突厥早有耳聞!若對方真有如此周密防備…他強作鎮(zhèn)定,眼神卻已開始閃爍。
第三件: 最后一名金鱗衛(wèi),捧上一個沉重的、散發(fā)著濃烈石灰與草藥氣息的檀木托盤。托盤之上,并無珍寶,只有一件折疊整齊、卻依舊能看出是突厥制式的狼頭戰(zhàn)旗!戰(zhàn)旗之上,赫然放著一枚被利刃洞穿、染著暗褐色血污的——突厥狼頭金盔!以及一撮用紅繩捆扎的、枯黃帶血的——頭發(fā)!
“此其三,”林天生的聲音陡然轉寒,如同北境刮骨的朔風,“此盔,此發(fā),取自貴部千夫長勃帖兒之首級!連同白馬驛外,上千具貴部‘助戰(zhàn)’勇士之骸骨,一并奉還!去歲秋,貴部趁我河北戰(zhàn)事,遣精騎千余,偽裝馬匪,欲劫我黎陽糧道,被秦猙將軍率部全殲于白馬驛!其尸骸,已筑為京觀(人頭塔),立于驛外,以儆效尤!”
林天生目光如電,直刺阿史那咄苾:
“此三物,便是我大隋予突厥之‘復國酬勞’!請貴使——笑納!”
靜!死一般的寂靜!
殿內落針可聞,唯有炭火偶爾噼啪作響。
阿史那咄苾的臉色,由紅轉白,由白轉青,最后變得一片死灰!他看著那代表屈辱的密約、那暗藏殺機的布防圖、那象征慘敗與死亡的頭盔和頭發(fā)…一股冰冷的寒意從腳底板直沖天靈蓋!對方不僅掌握著他突厥背約的證據,更擁有強大的軍力與玉石俱焚的決心!那白馬驛千具尸骨筑成的京觀,如同最血腥的警告,在他眼前晃動!
“你…你們…”阿史那咄苾指著林天生,手指劇烈顫抖,聲音因極度的恐懼和羞憤而扭曲變調,再也維持不住半分使者的威儀。
“送客!”林天生不再看他,轉身面向楊昭,抱拳躬身,“陛下,禮物已贈,心意已表。突厥使者遠來辛苦,想必歸心似箭。請允其即刻啟程北返!”
楊昭強忍著心中的快意與激動,揮了揮手,聲音帶著帝王的威嚴:“準!著禮部官員,護送突厥使者…即刻離京!不得延誤!”
“不!等等!皇帝陛下!林大人!此事…此事還需…”阿史那咄苾徹底慌了,還想掙扎挽回顏面。
“貴使請!”幾名金鱗衛(wèi)甲士已面無表情地圍了上來,手按刀柄,眼神冰冷,做出“請”的姿勢,實則是不容置疑的驅逐!
阿史那咄苾看著周圍森然的刀鋒,再看看御座上神色冰冷的楊昭和那玄衣佩劍、如同魔神般的林天生,最后瞥了一眼那三件讓他如坐針氈的“禮物”…所有的傲慢與貪婪,瞬間化為烏有,只剩下無邊的恐懼!
他再也顧不得什么使節(jié)尊嚴,猛地一跺腳,發(fā)出一聲如同受傷野狼般的低嚎,在兩名同樣面無人色的副使攙扶下,幾乎是連滾爬爬地、狼狽不堪地沖出了紫微偏殿!連那三件“禮物”都顧不上拿!殿外等候的突厥狼騎,見主使如此倉惶逃出,不明所以,也慌忙簇擁著他,如同喪家之犬般,在洛陽百姓驚愕與鄙夷的目光注視下,倉皇地沖出城門,向著北方草原亡命遁去!
一場氣勢洶洶的武力訛詐與領土索求,在林天生以三件“薄禮”為武器的強硬反擊下,化為一場鬧劇與倉皇北遁的狼狽背影。寒衣閣以鐵血的事實昭告天下:新生的昭天大隋,縱然玉璽有缺,縱然強敵環(huán)伺,其脊梁,從未彎曲!其鋒芒,更勝往昔!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我為大隋延運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紅塵醉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塵醉道人并收藏我為大隋延運三百年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