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輕劍斬黃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1章 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玄楨記,青燈輕劍斬黃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殿內(nèi)空氣瞬間凝固,群臣交頭接耳的私語化作壓抑的抽氣聲。永熙帝瞇起雙眼,龍袍下的手指摩挲著案頭刻著 \"正大光明\" 的玉鎮(zhèn)紙,良久才吐出冰冷字句:\"九門即刻戒嚴。\" 目光轉(zhuǎn)向蕭槿時已覆上寒霜,\"秦王暫禁府中自省。\" 又掃向齊王,袍袖一揮,\"你與謝御史同查此案。\" 話音未落,奉天殿外突然傳來悶雷般的馬蹄聲 —— 那是齊王私軍正在朱雀大街集結(jié),金屬碰撞聲中夾雜著 \"秦王通敵\" 的叫嚷,顯然是早已準備好的輿論攻勢。
亥初刻,刑部驗功房內(nèi),炭火噼啪爆開的火星濺在青磚上,將謝淵的影子在墻上拉得老長。他的手指,第三次刺入胸甲刻痕,朱紅漆屑如血珠般滾落掌心,混著掌紋的細汗,在火光下泛著詭異的光澤。\"齊王說蒙文是新刻?\" 他忽然將錐尖挑著的碎屑湊近油燈,火苗將碎屑照得透亮,能清晰看見其中夾雜的細小礦粉,\"可這銅銹里的顏色,\" 喉結(jié)滾動,\"分明是神武年間瑞州舊礦所產(chǎn),與秦王封地近年開采的赤焰礦截然不同。\"
齊王親衛(wèi)首領(lǐng)突然按刀上前,靴底碾碎地上漆屑,刀鞘與腰帶摩擦發(fā)出刺耳聲響:\"御史大人莫要血口噴人!\" 謝淵不慌不忙取出兩管漆料樣本,左邊赤焰礦粉在燈下泛著金紅,右邊太行松煙卻透著暗沉赭色,兩種樣本在青瓷碟中涇渭分明。\"秦王封地用赤焰礦,\" 他的指尖劃過齊王臉色驟變的親衛(wèi),\"而這蒙文漆料 ——\" 突然抓起對方衣領(lǐng),驗印錐幾乎抵住咽喉,\"與齊王榷場三年前走私的漆料,成分完全相同!\" 話音落時,親衛(wèi)首領(lǐng)已冷汗浸透中衣,殿中數(shù)名御史不自覺手按劍柄。
子時,宗人府地窖的霉味幾乎凝成實質(zhì),蛛網(wǎng)在羊皮燈的光影里輕輕顫動。韓王蕭檸的羊皮燈掃過斑駁的砂模圖,指腹突然停在趙王舊糧莊的標記處,那里用朱砂畫著隱秘的鐵砧符號,邊緣還能看見半個模糊的 \"杼\" 字簡寫 —— 那是齊王名字的簡寫。\"三年前趙王改建此處,\" 他聲音沙啞,指尖用力擦拭圖上某處,露出底下被朱砂掩蓋的墨線,\"用的正是這種 ' 人字紋 ' 砂模。\" 這種紋路,正是當年趙王私鑄錢幣時慣用的防偽標記。
隨從撞開地窖木門沖進來時,密報上玄夜衛(wèi)的火漆印還帶著余溫,封口處的蠟油尚未完全凝固。\"王爺!\" 隨從氣息不穩(wěn),差點被地上的雜物絆倒,\"鐵坊匠人招認,兵器車的...\" 話未說完,蕭檸已狠狠將砂模圖摔在墻上,紙張撕裂聲混著怒吼:\"果然是齊王!先偽造蒙文嫁禍秦王,再借趙王舊地造車 ——\" 他猛然踹翻一旁的木凳,驚起墻角蟄伏的老鼠,\"好個一石三鳥之計!既除秦王,又污趙王,還能借機擴充私軍...\" 話語中充滿了對陰謀的痛恨,也暗含對局勢失控的擔(dān)憂。
寅初刻,乾清宮內(nèi)燭火搖曳,即將燃盡。永熙帝坐在御案后,望著謝淵呈上的驗銘報告,臉色陰沉得可怕。\"好個齊王,\" 他的手指用力劃過 \"太行松煙\" 的記錄,御案上留下一道深深的指痕,\"用新漆蓋舊痕,\" 又指向韓王的溯查密報,\"借趙王的鐵坊造車,眼中閃過一絲狠厲,\"真是好算計。\"
謝淵叩首時,額頭觸到冰涼的青磚,身體微微顫抖,聲音帶著疲憊與堅定:\"陛下,\" 他抬起頭,\"鐵坊的工匠,\" 取出藏在袖中的供詞,\"已招認是齊王指使,\" 又指向砂模圖,\"而砂模紋路,\" 喉結(jié)滾動,\"與趙王舊糧莊的記錄,完全吻合。\"
永熙帝忽然起身,袍袖帶起的風(fēng)如同一股旋風(fēng),熄滅了兩盞燭火。\"傳朕旨意,\" 他的聲音混著怒意,震得殿內(nèi)的陳設(shè)微微晃動,\"齊王私鑄鐵器,圖謀不軌,\" \"暫禁齊王府,\" 又指向蕭檸,\"韓王接管鐵坊,\" 最后看向謝淵,目光中帶著一絲贊許,\"謝卿繼續(xù)徹查,\" 話尾隱在燭花爆響中,\"務(wù)必要查個水落石出。\"
宮外,宣武門的戒嚴尚未解除,齊王的私軍與秦王的玄甲軍仍在對峙。寒風(fēng)呼嘯,軍旗獵獵作響,兵器的寒光在夜色中閃爍。謝淵站在城頭,望著東方漸白的天際,感受著手中朱紅漆屑的粗糙質(zhì)感。他知道,這場生死之戰(zhàn),不過是九王奪嫡的又一個開始,而他,將繼續(xù)在這充滿陰謀與危險的朝堂上,追尋真相,守護正義。
卷尾
太史公曰:宣武門之變,表象為兵器之爭,實則乃權(quán)謀之局。謝淵以驗漆辨真?zhèn)?,韓王循砂模追根源,其查案之智,堪比宋慈《洗冤集錄》之妙。然齊王構(gòu)陷、趙王共謀,諸王為奪嫡位,不擇手段,其心之險,令人膽寒。永熙帝暫禁二王,非止懲惡,更在平衡朝局。九王奪嫡之路,波譎云詭,暗流涌動,唯有以律法為劍,以公理為盾,方能破迷霧、安社稷,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玄楨記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燈輕劍斬黃泉并收藏玄楨記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