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輕劍斬黃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1章 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玄楨記,青燈輕劍斬黃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卷首語
《吳史?兵志》載:\"永熙十三年臘月,秦王蕭槿截齊王兵器車于宣武門,甲胄現(xiàn)蒙文印記,朝野震動。齊王反誣秦王通敵,九門戒嚴。御史謝淵驗銘文、辨砂模,竟牽出趙王舊糧莊私鑄鐵坊。九王奪嫡,至此劍拔弩張,社稷危如累卵。\" 當謝淵指尖的朱紅漆屑簌簌而落,一場裹挾著陰謀與鮮血的生死博弈,正從斑駁的兵器刻痕中轟然展開。
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永熙十三年臘月初七,申時三刻。宣武門城樓上,銹跡斑斑的銅鐘撞出沉悶聲響,驚起檐下數(shù)百寒鴉。秦王蕭槿的玄甲軍突然從街角的陰影中涌出,黑色披風在朔風中獵獵作響,如同一道移動的鐵幕。當先校尉揮刀劈斷兵器車上的牛皮繩索,刀刃與松木相擊,濺起的木屑混著雪粒飛散。
\"打開!\" 校尉的鋼刀劈落,斬斷碗口粗的牛皮繩,繩頭回彈時帶起的雪粒打在圍觀百姓的臉上。二十輛兵器車的榆木車蓋次第掀開,森冷的甲胄在殘陽下泛著青灰色冷光,最上層胸甲的護心鏡恰好對準西沉的日頭,將 \"長生天庇佑\" 的蒙文刻痕投射在宣武門城墻上,筆畫間流轉的金粉隨北風飄散,如同撒向人間的詛咒。
百姓中傳來孩童的啼哭,一位婦人慌忙用袖口捂住幼女的眼睛,卻忍不住從指縫間窺探。當蒙文投影掃過她補丁摞補丁的衣襟時,她猛地轉身,將孩子的小臉按進滿是補丁的懷中,顫抖的聲音混著嗚咽:\"莫看,莫看... 北元的邪祟文字...\" 人群中響起此起彼伏的禱告聲,有老者對著城門連連作揖,祈愿玄武大帝鎮(zhèn)住這不祥之兆。
甲胄的反光刺痛了校尉的眼睛,他抬手遮擋時,護手鐵葉與護心鏡相擊,發(fā)出清越的鳴響。這聲響驚醒了沉浸在恐懼中的百姓,有人突然大喊:\"通敵!齊王通敵!\" 呼喊像野火般蔓延,圍觀人群瞬間炸開,菜筐翻倒在地,果蔬滾落在兵器車旁,卻無一人敢彎腰撿拾,只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爭相向胡同深處逃竄。
齊王蕭杼的親衛(wèi)首領拍馬趕到,馬腹劇烈起伏,口鼻噴出的白霧在暮色中凝成霜花。他按在刀柄上的手指青筋暴起,佩刀在暮色中泛著冷光:\"秦王這是何意?\" 聲音里裹挾著怒意與不安,\"我家殿下的兵器車,也敢截?\"
蕭槿雙腿輕夾馬腹,坐騎踏前半步,玄色披風掃落路邊殘雪,露出內襯的金線繡龍紋。他伸出戴著玄鐵護腕的手,指尖緩緩劃過胸甲刻痕,眼神如同鷹隼般銳利:\"蒙文印記?\" 他的聲音低沉而冰冷,\"大吳兵器,何時用上了北元文字?\" 話音未落,遠處傳來如雷的馬蹄聲,齊王的私軍正舉著火把疾馳而來,盔甲碰撞聲在寂靜的街道上回蕩,仿佛預示著一場腥風血雨的來臨。
戌初刻,紫禁城奉天殿內,三十六根盤龍柱上的鎏金在燭火下扭曲晃動,恍若群龍蟄伏。齊王蕭杼膝下丹墀積雪已被玉扳指碾出深深溝壑,指節(jié)因用力泛著青白,蟒袍下擺沾滿宣武門帶回來的泥雪,披風還粘著半截斷箭 —— 那是方才在宣武門與秦王軍對峙時被砍落的。\"父皇!\" 他猛然抬頭時,眼底血絲密布如蛛網(wǎng),淚水混著睫毛上的霜花滾落,在蒼白的臉上劃出兩道水痕,\"秦王親率玄甲軍截臣車隊,\" 聲音陡然拔高,震得梁間銅鈴輕顫,尾音帶著哭腔在空曠殿內激起回音,\"還四處宣揚蒙文印記 —— 分明是要置兒臣于死地!\"
永熙帝的指節(jié)重重叩擊御案,《皇吳祖訓》燙金封面被震得簌簌落粉,案頭青銅香爐里的沉水香灰飛濺。\"傳秦王!\" 他的聲音裹挾著臘月的寒意,驚得階下年逾七旬的吏部尚書手中笏板 \"當啷\" 落地。當蕭槿踏入殿門時,玄甲上凝結的冰晶隨著步伐簌簌墜落,佩劍穗子上的雪水在青磚洇出深色痕跡,如同蜿蜒的血跡,每一步都在寂靜的殿內敲出沉重的回響。
\"兒臣在宣武門查獲可疑兵器車。\" 蕭槿單膝跪地,胸甲磕在青磚上發(fā)出悶響,護心鏡上的蒙文在燭火下泛著詭異幽光,\"此物若流入北元...\" 他喉結滾動,故意頓住話語,目光掃過殿中朝臣,見眾人皆面露驚恐,才續(xù)道,\"恐成我大吳心腹之患。\"
齊王突然暴起,錦袍廣袖掃落案頭青瓷茶盞,碎片飛濺聲中抖開手中泛黃的驗漆報告:\"好個惡人先告狀!\" 紙張脆響刺破死寂,他指尖狠狠戳向報告某處,指甲幾乎要將紙頁戳穿,\"御史臺已驗明 ——\" 目光掃過謝淵所在的方向,\"這蒙文用的朱紅漆,與秦王封地工坊的原料配比,分毫不差!\" 話語中帶著得意,卻掩不住眼底的慌亂。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玄楨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燈輕劍斬黃泉并收藏玄楨記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