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輕劍斬黃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4章 鐵腕糾風(fēng)邪氣散,丹心護法浩氣存,玄楨記,青燈輕劍斬黃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申時初刻,宗正老王爺?shù)尿y補服掃過儀門時,謝淵正對著印信底座的 \"匠人不可辱\" 四字沉思。\"長史大人新官上任,\" 老王爺?shù)恼Z氣帶著輕蔑,\"怕是還不知宗室喪儀的規(guī)矩吧?\"
\"規(guī)矩?\" 謝淵轉(zhuǎn)身,印信在陽光下折射出清冷的光,照見老王爺眉間的褶皺突然繃緊,\"規(guī)矩里可曾說,宗室喪禮要用匠人血調(diào)的朱漆?可曾說,棺木要刻著匠人殘手寫的字?\" 他抖開驗尸格目,朱漆的氣味混著墨香撲面而來,\"這三十七具棺木,哪一具不是匠人用血肉堆成的?\"
老王爺摩挲著手里的玉圭,謝淵看見他袖口露出的翡翠扳指 —— 原來早在宗人府大火時,他們就想毀滅證據(jù),如今又用宗室喪葬做掩護,可那些歪斜的刻字、特殊的朱漆,終究還是露出了馬腳。
片尾:
酉時初刻,謝淵獨坐長史值房,案頭玉牒與《漕運血賬》并列鋪開。窗外的細雨打在窗紙上,印信底座的 \"匠人不可辱\" 五字在燭光下顯得格外清晰。他想起永熙帝授印時的場景,帝王的手指撫過印紐,說:\"這是泰昌帝用最后一口氣求來的,他說匠人骨頭比玉牒更重。\"
\"大人,\" 千戶呈上從棺木暗格發(fā)現(xiàn)的密信,火漆印上的圖案讓謝淵瞳孔驟縮,\"與魏王府私軍的調(diào)令格式一樣。\" 展開信紙,\"秋祭前七日啟運\" 的字樣刺入眼簾,《漕運血賬》里的記錄相互印證。他忽然發(fā)現(xiàn),這些棺木刻字的排列順序,竟和運河漕船的過閘記錄一致 —— 逆黨是要用匠人的死亡名單,作為私兵運輸?shù)膽{證!
戌時的宗人府籠罩在暮色中,謝淵望著儀門匾額上的 \"親親尊尊\" 四字,只覺得無比刺眼。印紐的影子投在墻上,像極了匠人倒下時的剪影。他知道,自己接下的不僅是長史印信,更是無數(shù)匠人未竟的訴求。
夜風(fēng)穿過廊柱,帶來遠處的更聲。謝淵握緊印信,獬豸的獨角硌得掌心發(fā)疼。鐵腕糾風(fēng),丹心護法,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用鮮血和生命去踐行的誓言。那些刻在棺木上的名字,那些混在朱漆里的鮮血,終將成為逆黨無法抵賴的罪證。
正如片頭詩所言,只要心懷正義,鐵腕之下必有清風(fēng);只要丹心不改,護法之路必有光明。謝淵望向窗外,宗人府的燈籠在雨中明明滅滅,卻始終頑強地亮著。他知道,只要這盞燈還在,匠人就有討回公道的希望,宗藩逆謀就終將被揭露在陽光之下。而他,將用這枚印信,為大吳的律法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壁壘,讓匠人不再流淚,讓公道永不缺席。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玄楨記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燈輕劍斬黃泉并收藏玄楨記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