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輕劍斬黃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章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玄楨記,青燈輕劍斬黃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年零四個月,\" 李三伸出左手,掌心三道疤痕觸目驚心,\"上個月我家虎娃吃了這餅,夜里疼得滿地打滾......\" 話未說完,工棚外傳來鞭響和慘叫,一個十四五歲的小民工被抽得跌倒在泥地里,手中碎餅沾滿泥沙。
\"大人,\" 書童福生從炊事房的糠堆里翻出賬本,指尖在泛黃的紙頁上顫抖,\"自元興二十年起,工地工食銀每石折銀二兩,實發(fā)僅三錢,差額處都蓋著 ' 太府寺右曹備用 ' 的火漆印。\" 賬本最后一頁,用炭筆歪歪扭扭繪著弩箭與糧袋的兌換比:\"十石糧換一具弩機,由蕭氏官窯轉運。\" 旁邊小字標注:\"張三麻子每石抽七錢,右曹王大人抽三錢。\"
片尾
未時初刻,謝淵站在膳食棚前,看著民工們用磚渣在地上擺出斗大的 \"糧\" 字。張三麻子的銀魚牌躺在碎磚堆中,牌背陰刻的北斗紋被民工們用口水描紅,恰似一灘未干的血跡。他忽然想起父親在天牢寫的《民工嘆》手札:\"民工之糧,官商之銀,糧去銀來,白骨成林。\" 袖中父親遺留的青銅鑰匙硌得掌心發(fā)疼,那是當年泰昌帝親賜的查案信物。
玄夜衛(wèi)的密報送至,附頁夾著越州商幫的《糧弩兌換單》,火漆印上的北斗紋缺了搖光星:\"蕭氏官窯磚模二十套,換糧百石,弩機五十具。\" 謝淵望著單上的字,眼前浮現(xiàn)出城西磚窯焦尸手中的殘圖 —— 原來民工們啃食的每口木屑,都是太府寺私兵的弓弦;每粒被克扣的粟米,都在蕭氏官窯的窯火中,燒成了射向百姓的弩箭。
張三麻子蜷縮在工棚角落,盯著謝淵腰間的寒梅玉佩發(fā)抖。他清楚地記得,十年前也是這樣一個黃塵漫天的日子,泰昌帝派來的謝侍御也是這般模樣,袖中《吳律》拍在案頭山響。此刻謝淵與當年的謝侍御身影重疊,而他腰間的銀魚牌,終將成為太府寺貪腐的第一塊罪證。
暮色漸濃,民工們用碎磚擺成的 \"冤\" 字在皇城飛檐下漸漸清晰,如同他們祖祖輩輩刻在磚上的血淚,在黃塵中永不褪色。謝淵輕撫腰間玉佩,寒梅紋路硌著掌心,耳邊回響起父親臨刑前的話:\"淵兒,若見民工食木屑,便是貪腐潰堤時。\" 今日斷餅在手,他終于明白,這小小的工地,正是揭開二十載貪腐大幕的鑰匙。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玄楨記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燈輕劍斬黃泉并收藏玄楨記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