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即我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章 堂考非同一般,穿越架空,我才是老板中的天花板,初心即我心,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熬制桐油的火候和時間非常關(guān)鍵,熬制時間不夠,桐油沒有充分熟化,制作出的油布可能防水效果不佳;熬制時間過長,桐油會變得過于濃稠,甚至會糊鍋報廢。一般來說,當桐油的顏色變深,且能夠拉出細絲時,就說明桐油已經(jīng)熬制好了。
接著將熬好的桐油倒入新買的木桶中,讓其稍微冷卻一下。然后根據(jù)桐油的量,加入適量的膠,攪拌均勻,形成粘稠的油液。膠的作用自然是增強桐油在麻布上的附著力,使油布更加耐用。
再然后是將處理好的麻布平鋪在干凈的木板上,用刷子蘸取調(diào)配好的油液,均勻地涂抹在麻布的一面,確保桐油能夠充分滲透到麻布的纖維中。待一面涂抹完畢并稍微晾干后,再將麻布翻面,涂抹另一面。同樣要保證涂抹均勻,使油布的兩面都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最后一步,將涂抹好桐油的油布放到繩子上在晾曬,一般需要晾曬好幾天,直到油布完全干燥。晾曬過程中,還得定期檢查油布的干燥情況,避免油布出現(xiàn)局部未干或發(fā)霉等問題。
因為桐油具有一定的毒性,在制作過程中,陳初關(guān)照韓峰、孟曉燕兩人佩戴絲巾,避免桐油接觸到皮膚和口鼻。
一邊上學堂,一邊關(guān)注著油布晾曬情況。還好,老天幫忙,晾曬期間一直沒下雨。
總算制作完成,又妥善處理剩余的桐油和制作過程中產(chǎn)生的廢棄物,陳初才松了口氣。
隨即,陳初和韓峰、孟曉燕三人,在村民的圍觀下,在大媽大嬸的七嘴八舌聲中,將油布運到牛家山,給一塊名義上屬于開荒村民,實際種植油菜或蘿卜的田畝的一半,用竹條等支撐,蓋上了油布。
有村民好奇地問起,陳初立刻熱心解釋,為菜地蓋上油布棚,有利于保溫,可以增加畝產(chǎn)量,并建議村民也在地里蓋上油布。
有的村民不信,無動于衷。
也有的村民曾見過陳初為鄉(xiāng)紳改裝的馬車,知道他的腦袋瓜里有許多聰明的主意,料想跟著學必然不錯,便也想給地里蓋上油布。
有的村民想省錢,向陳初問了油布制作方法,自己開始制作起來。
也有的村民圖省事,直接向陳初訂購油布,反正陳初自己制的油布比梁家鎮(zhèn)賣的便宜。
梁家鎮(zhèn)一匹油布賣五貫,也就是五千文,在陳初這里,不要四千八(文),不要三千八,不要二千八,只要一千八。
之所以賣一千八,陳處是考慮材料成本差不多八百文,再考慮料工對半 ,就是一千六,再湊個吉利數(shù)字,就是一千八百文。
陳初的親身示范,再加上牛里長的大力宣傳,還有陳初這邊的油布賣價比梁家鎮(zhèn)便宜太多,因此,牛家山開荒村民的田里,用上油布的越來越多,最后誰開荒的田里不用油布,幾乎都不好意思了。
于是,牛家山的開荒地里 油布來了個全覆蓋。
許多人向陳初購買油布,陳初固然時間不夠用,就是交待韓峰、孟曉燕二人,也一樣來不及,畢竟,他們還要制鹽呢。
于是陳初讓隔壁田叔田嬸加入戰(zhàn)斗,買來原料,教會他們油布的制作方法,付給報酬五百文,讓他們制作。
田叔田嬸就算不要錢,純粹幫忙也沒意見,更何況能制作完成一次油布就拿五百文,自然樂意。
陳初自己當然也不虧,扣除材料成本,扣除付給田叔田嬸的報酬,依然可以有差不多五百文的利潤。
這陣子,雨一直沒下,油布制作很順利,牛里長的征稅工作也很順利。牛家村也有了一種蒸蒸日上的氣氛,村民們之間很是融洽。
倒是學堂里,蘇先生和學子們看待陳初的眼神很是奇怪。
每天上學堂,陳初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固然不會遲到一分鐘,早退一分鐘,但也不會早到一分鐘,遲退一分鐘,換句話說,陳初就是那個踏著鈴聲上下課的人。
蘇先生和學子們早就聽說了或者看到了牛家村的變化,知道陳初的忙碌程度。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架空,我才是老板中的天花板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初心即我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初心即我心并收藏穿越架空,我才是老板中的天花板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