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格多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7章 閑人于謙,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比格多動,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而現(xiàn)實卻遠比想象更為殘酷。朝廷對江南早已力不從心,藩王們封閉港口、世家大族控制糧道,海商則轉(zhuǎn)投南洋、琉球、北熙洲,江南日漸蕭條,百姓四處流徙,讀書人連溫飽都難以保障。
他巡視錢塘的書院,看著斷壁殘垣、荒草叢生的講堂,聽著學(xué)生抱怨“讀書無用,功名難求”,心中只覺得說不出的沉悶。
當(dāng)年他以為,士子只要努力讀書,自有報國之門;百姓只要耕種納稅,便有平安之福。如今看來,一紙圣旨、一次征兵乃至一個念頭,便能將萬千生靈推入苦海,而自己所謂的忠誠與理想,不過是枉然。
夜深無事,他獨自坐于書案之后,翻閱舊日奏章,讀到自己曾在北直隸上書建議“裁軍以順中央之威,減賦以均四方之利”時,不由苦笑。
他曾真心相信這些文字能改變國家,卻未曾想,這些話語落到別人眼里,不過是“藩王的叛臣”,是“皇帝的兩面人”。
有人問他,為何不去投奔朱昭熙?當(dāng)年若隨虞王東渡,如今未必不能為一國之相。
他笑了笑,不答。他知道自己不會那樣做。不是因為自尊,而是因為他真的相信,自己是為了“中興大明”而存在。
他不恨朱昭熙,亦不恨朱瞻基,他甚至可以理解所有人的決定。只是,這份理解,并不能讓他重新被接受。
現(xiàn)在,他是個閑人,一個四十歲就被歷史遺忘的舊臣,一個被時代拋棄的忠臣。他偶爾在學(xué)堂講授《春秋》,仍有人來聽,但更多的是困倦與質(zhì)疑。
他也曾試圖向杭州布政使上奏修繕?biāo)⒒謴?fù)漕運,但始終石沉大海。他成了一個透明的人,既不屬于虞王,也不屬于朝廷。他心中那座大明,早已在這場藩王與中央的拉鋸中,逐漸崩塌。
他不再寫奏章,也不再參與議事。他每天讀書、批改學(xué)生卷子、巡視學(xué)舍,在江南潮濕的風(fēng)中踱步。他已經(jīng)習(xí)慣了被人遺忘,也開始學(xué)會與寂寞為伴。
但有時夜里,他仍會夢見當(dāng)年和朱昭熙他們在五軍都督府的日子,那些熟悉的兵丁、百姓、吏員,還有當(dāng)年在朝堂之上慷慨陳詞的自己。
他夢見朱昭熙穿著皇帝的冕服立于金殿之上,失望的望著自己說:“你只相信朝廷,卻從未相信我?,F(xiàn)在朕成了朝廷,你服也不服?”
夢醒之后,他會獨坐窗前很久,看著夜色如墨,無言以對。
這世界或許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忠奸分明。他不過是一個抱著理想,卻不得其門而入的士人。他想忠君,卻無君可信;他想救世,卻無世可救。
但他依然寫講義,依然教書育人。他仍然相信,只要這片土地上還有孩子愿意讀書,他的理想就沒有徹底死去。就算他已經(jīng)是個閑人,也終究是一個讀書人。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比格多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比格多動并收藏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