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2章 老師好牛逼,穿成農(nóng)家獨苗,我科舉興家,姜禾,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裴律:“……”
眾人:“……”
沈淮見大家不說話,奇怪道,“怎么了,是這個名字不夠霸氣側漏嗎?”
裴律這才‘咳’了一聲,沒話找話道,“沈兄來京都多久了?”
沈淮伸出三根手指頭,“三天!”
“?”
才來三天,你就敢單挑趙槊?
眾人面面相覷。
不知該說沈淮靠山硬,有恃無恐,還是該說他莽。
外地人入京。
哪個敢像他這樣,一來就單挑侯府老六的?
雖說定遠侯府這些年落魄了,可宮里還坐著一位昭儀娘娘呢。
怎么都要給兩分薄面。
沈淮倒好,問都沒問就直接動手了。
不過,很帶勁!
這是許多人的心聲。
蕭策食指點著下巴,有點看不懂沈淮是什么路數(shù)。
“哎,也不知道我那五千兩能不能拿到手?!鄙蚧垂首鲊@息道,“要是趙槊耍賴,我只好厚臉皮敲鑼打鼓去他家了,要是這樣還不給,算我倒霉?!?
謝云崢高冷道,“不會?!?
“區(qū)區(qū)五千兩,趙槊自己就能拿出來,這么多人看著,他不會不給的?!?
蕭策說這話的時候,眼睛來回掃著沈淮的臉,“不過話說回來,沈兄,你不覺得五千兩太少了么?”
沈淮一臉愕然,“五千兩,很少嗎?”
“當然少了,這點錢都不夠買匹踏雪烏騅的,更別說去勾欄點曲了,怕是連個琴響兒都聽不到?!笔挷哒f著,還惋惜的拍了拍沈淮的肩,語重心長道,“沈兄啊,下次再有這種事,你千萬別心軟啊。
記住,要往高了喊,喊得越高,才能體現(xiàn)你的尊重。
不然就那點錢,別人還以為你在故意羞辱他呢?”
“就是就是!”
有人附和道,還說沈淮要得太少了,起碼得要五萬兩。
沈淮,“……”
京城人都這么有錢的嗎?
五千兩都不算錢,五萬兩才勉勉強強。
他故作一臉茫然:“是這樣嗎?”
“千真萬確?!笔挷咧刂攸c頭,“沈兄,你是道和先生的高徒,我們是不會騙你的?!?
沈淮差點就信了。
心里呵呵了一下,將視線轉到謝云崢身上,無聲詢問。
結果謝云崢丟下一句“走了”,轉身離開雁塔。
“謝老三,等我!”
蕭策見謝云崢離開,連忙追了過去。
眾人見謝云崢和蕭策兩人走了,也紛紛離開。
“沈兄,快到閉塔時間了,我們也出去吧?!?
“好!”
沈淮和裴律肩并肩往大門而去。
“裴兄,像我這樣的新人,進外舍多久能升去內(nèi)舍?”
“半年內(nèi),連續(xù)三次評優(yōu)便能去內(nèi)舍,內(nèi)舍升上舍同樣如此,到了上舍,功課繁重,每月也只有三天休沐,若是課業(yè)不合格,還要留堂。”
“所以裴兄今天休沐?”
“對,今日休沐,若非如此,怕是要錯過沈兄的風采了?!?
“遇見裴兄,亦是沈某之幸?!鄙蚧葱笆郑霸龠^幾日,我也要去國子監(jiān)報到了,到時候還望裴兄多多關照?!?
“沈兄的策論格局開闊,更兼對對子之造詣,以‘望江樓’對‘印月井’,解了千古難對,連祭酒都拍手稱絕?!?
啊?
祭酒知道自己?
難道老師做了什么?
裴律見沈淮一臉茫然,還奇怪道,“你不知祭酒跟謝侍郎是師兄弟么?”
沈淮搖搖頭。
老師除了指點他學問,其余的什么也沒說。
裴律“……”
有點無語是怎么回事?
“總之呢,李祭酒是你師伯,你擅長對對子的事情,已有不少人知道,待你入了國子監(jiān),定有不少人給你下戰(zhàn)書,沈兄,你自求多福。”
裴律上馬車時,還補充了一句,“趙槊也在國子監(jiān)?!?
直到裴律的馬車走遠,沈淮才上自家馬車。
“沈金哥,你來趕車,我有點事情問謝不二?!?
至于問什么,沈金聰明的沒問。
默默地跟謝不二交換位置。
“公子,您有事問我?”
“我方才在塔內(nèi)結識了大理寺卿家的公子裴律,他跟我說,老師跟國子監(jiān)祭酒是師兄弟,祭酒是我?guī)煵!?
“對呀?!敝x不二點點頭,“東黎老先生門生無數(shù),可嫡傳弟子卻只有大人和李祭酒還有瑾陽長公主三人,瑾陽長公主是最早拜入老先生門下的,咱們大人是關門弟子。”
沈淮再次震驚。
啊啊啊……
老師太牛逼了!
激動過后,沈淮問,“東黎老先生在京城么?”
“三年前,老先生過八十大壽后,便隱居竹林了?!?
“那老先生致仕之前,官拜幾品?”
“應該是太傅吧。”謝不二不是很確定,“東黎先生醉心學術,淡泊名利,他倡導的‘知行一體’理念,被陛下認可,在仕林中地位很高?!?
知行一體?
有王陽明知行合一那個味兒。
不過這種理念,并非王陽明專屬,只是到了王陽明這兒才形成體系。
在這之前,孔孟思想中,亦強調(diào)“知”與“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過并未強調(diào)兩者并用。
前朝亦有人主張“知”與“行”的理念,但被人質(zhì)疑“知易行難”。
前朝國祚不到百年,這個理念沒有正式形成體系理論,直到圣昭太祖建立大夏,朝局穩(wěn)定之后,這種理念才開始活躍,并在東黎這里形成體系。
意識到東黎是什么樣的存在,沈淮暗自激動。
他想,作為徒孫,他應該有機會見到大儒本尊的。
“瑾陽長公主是陛下之女,還是陛下姐妹?”
長公主一般是皇帝姐妹,但在夏朝,皇帝之女亦可封為長公主,不過需要特批,并非慣例。
“瑾陽長公主是當今陛下長女?!?
“那祭酒師伯呢?”
沈淮繼續(xù)問。
初來乍到,很多事情不懂,得心里有個數(shù)。
不然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那就尷尬了。
國子監(jiān)祭酒是老師的師兄,那他以后在國子監(jiān)就有人罩了。
學習資源更不用愁!
哇……嘎!嘎!
光是想想,沈淮就很開心!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成農(nóng)家獨苗,我科舉興家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姜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姜禾并收藏穿成農(nóng)家獨苗,我科舉興家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