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6章 沈月大婚,穿成農(nóng)家獨苗,我科舉興家,姜禾,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沈淮連夜寫下計劃書,半夜才睡下。
醒來時,天已大亮。
這時,丫鬟已經(jīng)從集市撿魚鱗回來,正在和沈月沈杏一起清洗魚鱗。
沈淮見魚鱗還有半桶,說道,“剩下的魚鱗洗了曬干,留著以后再用吧?!?
曬干的魚鱗也能用。
沈杏知道后,非常開心,“等過了上元節(jié),我就去集市跟魚攤老板談,要是他能幫忙曬干了更好,價格可以談?!?
“這個好,不用擔心魚鱗發(fā)臭變味?!?
到了晚上,沈淮拿計劃書出來。
沈七刀和沈繼業(yè)看了,紛紛拍手叫好。
但問題來了,他們能用的人太少了。
目前就沈繼業(yè)能單獨談合作,沈繼亮和沈江還差點火候。
畢竟縣城的合作,都是沈繼業(yè)在談。
鎮(zhèn)上的,則是沾了沈淮的光。
至于沈繼亮和沈江,還要在練練,畢竟他們只談過小單,大單沒談過。
“興州那邊什么情況,還不清楚,等去郡城買人回來,在讓你爹跟繼亮還有沈江過去探路,至于買船,先不急?!鄙蚱叩墩f,“就是前期得辛苦你爹了。”
沈繼業(yè),“等繼亮和沈江能自己找人,我就能輕松些。”
“那邊我們沒熟人,想一下取信,怕是不容易。”沈七刀又看了眼計劃書,“不過三郎說的對,我們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別人身上,我們也要有自己的路子,不然有個萬一,我們很被動?!?
沈繼業(yè),“辦法總比困難多,年后去探路回來再商量對策吧?!?
沈淮把計劃書給沈杏,“二姐看看,不懂的地方你做個標記,明天我跟你講,大姐也看看,這個對你以后開鋪子也有幫助?!?
黃氏和林氏識字有限,就沒湊合。
“作坊除了繼亮伯和沈江哥比較能干外,還有其他人么?”沈淮看向沈七刀和沈繼業(yè),“像繼輝伯和沈河哥,他們不行么?”
林氏,“繼輝那嘴皮還沒她婆娘厲害呢,不過他駕車送貨倒是一把好手,要是興州那邊走通了,可以讓他管車隊。
至于沈河,倒是可以試試?!?
沈繼輝嘴笨,別人說十句,他就一個‘嗯’字。
跟家人或熟人一起,會多說兩句。
沈河呢,性子有點隨遇而安,其他還好。
沈淮,“除了我們這一脈,幾位叔公那邊呢,他們?nèi)硕”任覀冞€旺,總有幾個能干的吧?”
沈七刀想了想,“你大叔公家的小子兒繼牛、大孫子沈柱;三叔公家的三孫子沈糧、五孫子沈全;五叔公家的老三繼谷;還有你七叔公家的大孫子沈東,他們都是挺不錯的后生。
特別是你繼牛叔和繼谷叔,人挺活泛的。
沈柱、沈全這些小一輩的,做事積極,人也細心,從來不出錯。”
“既然這些人還行,那就多培養(yǎng)培養(yǎng),我的建議是,開年復(fù)工時,提拔兩個上來做為榜樣,等興州那邊開始了,才能拎出人?!?
頓了頓,沈淮又補充道,“要是其他人有能力,也可以提拔,不能做組長管事的,都是我們沈家人,也要給其他人一點希望。”
沈七刀,“三狗爹和江灣村的一個小伙,也挺不錯了,開年復(fù)工了,讓你爹去找他們談?wù)劊撬麄冊敢?,就給他們一個機會試試?!?
沈繼業(yè),“其實,三郎的大表哥就很不錯,可惜了,他年后就要自己賣黃芽菜了?!?
“大表哥確實能干,但作坊里也有很多好苗子,我相信只要加以培養(yǎng),他們很快就能為我們沈家作坊出力。
不然什么事都靠爹和繼亮伯可不行,得多培養(yǎng)幾個得用的?!?
“家里的事好辦,就是你這邊……”沈七刀看了過來,“你到了京城,也得買幾個得用的人,省得以后想干點什么,連個跑腿的人都沒有。”
“爺爺放心,我心里有成算的。”
到了京城那邊,再著手準備也不遲。
三年,應(yīng)該差不多了。
至于興州那邊,只能靠家里了。
老爹正值壯年,正是闖的年紀。
拿下冊縣訂單,應(yīng)該問題不大。
接下來,大家開始討論沈月的嫁妝。
目前,家里已準備了十八臺。
等初二初三,大家過來添妝,在看看能湊幾臺。
夜間氣溫冷。
大家聊到亥時就各自回房睡覺了。
沈淮沒睡,而是坐到書桌前,整理魚鱗凍的做法和吃法。
除了教給家里的做法,他繼續(xù)添加其他的。
比如桂花口味、菊花口味、紅棗桂圓口味的,除此之外,還寫了幾種烹飪方式。
最后寫魚鱗凍切片曬干后的存儲和使用方法。
寫完魚鱗凍相關(guān),沈淮接著寫香方。
都是一些比較簡單的。
比如驅(qū)蚊香、除臭香、清新香、提神香和安神香等幾種材料比較好找,制作難度偏低的香方。
沈月和沈杏已經(jīng)掌握基礎(chǔ),按照香方操作問題不大。
沈淮準備停筆的時候,突然想到之前想做而未做的。
那就是神仙豆腐和燒仙草。
這兩樣,取材簡單,操作也不難。
他干脆也將做法寫進去。
至于以后怎么用,就看大姐和二姐的意思了。
第二天,沈淮去村里走動。
剛走到村中央,就被一堆叔嬸叫去品嘗自家新鮮出爐的小食。
賣相不錯的,沈淮給面子。
賣相不怎么樣的,就婉拒。
主打一個熱情大方,但選擇著吃。
一路走走停停,寒暄兩句,花了將近兩刻鐘才走到四房。
“哎呀,三郎來啦?!?
沈四爺見沈淮來,趕緊招呼他坐下。
“沈楊,沈林,三郎來了,你們快出來?!?
正在練字的沈楊沈林趕緊出來。
“三哥。”沈林一臉高興。
兩位伯母紛紛把好吃的擺出來,然后叫沈楊燒水泡茶。
沈淮一邊喝茶一邊說,“你們兩個在干嘛?”
“我們練字呢,夫子說,卷面差不多的情況下,考官更偏向?qū)懽趾每吹??!?
沈楊的說法,對也不全對。
糊名制能減弱身份,但門第觀念仍存在。
因為評卷官是人。
他們也有派系。
卷面相同的情況下,肯定更偏向自己“人”。
“對了三哥,從我們青萍到京城,要走多久啊?”沈林問。
沈淮,“應(yīng)該要兩個多月吧。”
“那明年,你還回來嗎……哎呀……”
沈林被沈四爺拍了一下,“京城那么遠,來回都快半年了,你以為是在縣里啊?!?
沈楊在一旁偷笑。
沈林“……”
沈淮在四房坐了將近半個時辰,才到幾位叔公那串門。
他也見到了沈七刀說的那幾個人。
確實挺不錯的。
很有禮貌,也會說話。
他發(fā)現(xiàn),沈繼牛和沈繼谷情商不錯。
提到冊縣,兩人也會說那邊的八卦,畢竟江灣村有好幾個阿黎鄉(xiāng)嫁過來的媳婦,多少知道一點。
沈淮從中分析到一些淺顯的信息,比如那邊的人愛喝酒。
沈柱、沈全等人,跟他同輩。
可是沈柱的年齡,比沈江沈河還大一些。
他是大叔公的長孫,已經(jīng)是三個孩子的爹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成農(nóng)家獨苗,我科舉興家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姜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姜禾并收藏穿成農(nóng)家獨苗,我科舉興家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