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0章 先軫決意襲秦軍,春秋晉國風云,千里草人,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國,已經不再是那個積極幫助、支持晉國的秦國了,秦國對晉國不友好了。
這種不友好,早在公元前630年便開始了。
無論是晉襄公,還是先軫,或者是晉國十卿班子成員,都很清楚幾年前發(fā)生的那件事。
當時,為了追究鄭國與楚國眉來眼去的責任,同時晉文公也想報當年流亡至鄭國時被鄭國無情冷遇的私仇,晉國聯合秦國出兵討伐鄭國。
兩國聯軍已經團團包圍了鄭國都城新鄭,結果鄭國派出大夫燭之武赴秦營,一頓忽悠,居然說服了當時秦軍統帥秦穆公。
秦穆公不但在未向晉文公通報的情況下擅自將秦軍從圍鄭前線撤出,還留下三名將軍助鄭守城。
秦穆公這一番神操作,從當時的晉秦聯軍,迅速轉換了角色,成了事實上的秦鄭聯合,對抗晉軍。
此事在晉軍中產生了很大的反響,狐偃、先軫等人都憤憤不平,當時便想教訓秦國。
但晉文公從大局出發(fā),忍了這口氣。
晉國最終還是靠一己之力降服了鄭國,鄭國被迫在晉國提出的不平等條約上簽字,立親晉的公子蘭為世子。
公元前628年12月,晉文公去世了。同年,鄭國國君鄭文公也去世了,鄭國世子蘭即位,這便是鄭穆公。
鄭穆公即位為鄭國國君,這讓秦穆公非常不高興。
本來,秦穆公認為自己派人幫助鄭國守城,鄭國答應成為秦國盟國。
秦國要東圖中原,鄭國成為一個跳板,這是符合秦國利益的。
但對晉國來講,秦國放棄與晉國同盟,轉而與鄭國結盟,那就成為晉國最大的隱患。
秦國和鄭國,那也算是當時的強國,晉國若敢干涉秦國東進,那秦鄭兩國一東一西夾擊,諒你晉國再強大,也難以顧全東西兩線。
晉文公的厲害之處就在于只需要扶持一個親晉的鄭國國君,就可以消除這個隱患。
那,秦穆公能甘心么?
對秦穆公來說,國際形勢劇變,鄭國國君已換成了親晉派的鄭穆公,秦穆公在鄭國身上打的牌頓時失去了作用。
東進,是歷代秦國國君定下的方略,現在秦國東進的路上有了一個強大得可怕的晉國攔著,秦國唯有將鄭國給收歸到自己門下,才可能實現進軍中原的戰(zhàn)略意圖。
既然秦鄭同盟不可能了,那秦國也要追尋在鄭國身上的剩余價值。
如果秦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東進,趁著秦國三位將軍在鄭國,里應外合,一舉拿下鄭國,那秦國越過晉國,在中原就有了穩(wěn)固的根據地!
留守鄭國的幾名秦將也感覺到了鄭國親晉所帶來的壓力,他們留守鄭國本就帶著秦穆公的戰(zhàn)略意圖,于是也派人赴秦國,建議秦穆公立即發(fā)兵偷襲鄭國。
在三位秦將看來,在晉國的威逼下,自己分分鐘都有可能被鄭國遣送回秦國,那就丟失了秦國謀鄭的大好機會。
公元前627年初,趁晉國大喪,無暇顧及之際,秦穆公以孟明視為帥、西乞術和白乙丙為副將,出動三百戰(zhàn)車,偷偷越過晉國,向鄭國進發(fā)!
不料,鄭國早有防備,借機將留守鄭國的三名秦將趕出了鄭國,勞師遠征的秦軍想要以偷襲的方式拿下鄭國已然是不可能了。
秦軍無奈只好撤軍。
統帥孟明視自率秦軍出兵以來,已有數月,軍糧后勤都難以為繼,此次無功而返更覺郁悶。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春秋晉國風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千里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里草人并收藏春秋晉國風云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