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9章 應戰(zhàn)(三),三國:征戰(zhàn)漢末,邙山之北,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應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策略,對于趙郡的本地人來說,無論錢財還是土地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王弋能夠在王座上安穩(wěn)地坐下去,也只有這樣他們才會高人一等,這些人可以說是王弋最純粹的支持者。
王弋用不著和他們講什么戰(zhàn)略和博弈,只要證明自己比他們有遠見,他們就會從極力反對變成無腦支持。
不過周煥解決了,其他人卻不好解決。
周煥只是從未在王弋面前露過面的郎官,其他人卻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大朝之中,首當其沖的便是戶部度支主事段正。
段正行了一禮,說道:“殿下,臣不反對您設立牛馬市,畢竟國庫豐盈,戶部也很開心。但是錢糧從何而來?
前兩年支援青州已經(jīng)消耗很多,且沒有任何回報,年初張將軍東征、甘將軍訓練又是一大筆支出。
征發(fā)民夫要錢;修繕河道要錢;修繕并州的道路更要許多錢,總不能讓并州的牛馬走壺關吧?
就算牛馬市后年設立,將明年所有賦稅都攢著也不一定能夠用。
況且三座大市在建;兗州水渠在建;泉州港口在建,您還要為左軍換裝,都是不能停下來的工程。
殿下,戶部沒有您想象得那么有錢。”
段正的話相當不客氣,王弋聽了也是一陣頭大,他也沒想到財政赤字就這么忽然降臨到自己頭上了。
于是他問道:“戶部沒有其他進項了嗎?”
“有?!倍握侠蠈崒嵉卣f,“張將軍此次出征應該可以帶回來許多戰(zhàn)利品,夫余和我等交易多年,若能變賣會是很大一筆進項,但這也需要時間?!?
聽到這王弋更頭疼了,夫余的戰(zhàn)利品他一根毛都沒有啊,張遼當初已經(jīng)許出去了,他也答應了,當然不可能和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將士們出爾反爾了。
“鹽鐵呢?”
“殿下,鹽已經(jīng)沒有那么搶手了,鐵需要戶部先撥錢才行?!?
“蜀錦呢?云錦呢?”
“殿下,這些雖是搶手貨,可紡織需要時間。”
“戶部真的支不出銀錢了?”
“也不是沒有?!倍握龘u了搖頭,正色道,“最近需要錢的只有兩項,一是左軍換裝,一是殿下征洛陽。
左軍換裝耗錢多,征洛陽耗糧多,若是能停下任一一項,牛馬市都能開得起來。
臣建議殿下暫緩征伐洛陽,若是左軍能在一年之內(nèi)換裝完畢,戶部說不定還能賺上一些?!?
“嗯,孤會考慮的?!蹦囊豁椂疾荒芡?,王弋只能先答應下來,想點辦法搞錢再說,他轉向其他三人問道,“你們呢?”
剩下的三人一個是戶部的,兩個是工部的,他們反映的問題都一樣,那就是王弋不光缺錢,還缺人。
王弋治下的人口其實已經(jīng)征發(fā)到了極限,哪怕給征來的民夫錢也不能再征了,再征百姓確實有錢了,可地就沒人種了,人口比例會出現(xiàn)不平衡,導致糧食產(chǎn)量降低。
這年頭打一年,歇五年是常有的事,沒有幾個管后勤的人能像亮亮那樣允許劉備帶著幾萬大軍在外邊隨便浪的。
別管《三國演義》寫得多熱血沸騰,亮亮現(xiàn)在就在王弋手底下,可現(xiàn)在的亮亮也搞不定眼下的事情。
王弋很清楚當下的局面是因為自己鋪的攤子太大了,可是那又能怎么辦呢?不趁著其他人立足未穩(wěn)的時候趕緊發(fā)展,難道要等其他人站穩(wěn)腳跟比消耗嗎?
而且但凡改革就必須觸及階層之間的矛盾,這一點他逃避不了,好在他有很多支持自己的人。
荀彧壓低聲音說道:“殿下,這些年荀氏多有盈余,拿出來一些不會影響什么。有一些家族雖然沒做官,但家中頗有資財,也會支持您的。殿下放心,他們并不會以此求官。”
家族出資資助官府在漢朝不算是一件令官府丟臉的事,事實上有些世家也不是沒有能外出為官的人才,只是那些人不愿意做官,官府有難幫襯一下,他們也不覺得有什么不妥。
王弋其實挺想讓那些人出來給他干活的,但是人家講究的是“避世”,除了派人勸說他也沒什么好辦法。
不過對于荀彧的建議,王弋想都沒想便拒絕了:“文若,有些事情以后一定要分得清,官府就是官府。有些人想要名聲沒問題,出來做官造福一方,孤本人親自給他家題字都行,可想要花錢賣,絕對不行。
幾位的建議孤已經(jīng)知曉了,寫一份奏章給孤,孤自會批示。”
段正幾人聞言也明白王弋需要時間,便不過多打擾,行了一禮便退了出去。
王弋差人將周煥送走后,沒有去思考錢的問題,而是再一次將注意力拉回到了政治斗爭上。
剛剛破了群臣進諫的局看似很輕松,實則兇險萬分,稍有不慎就會釀成極大的騷亂,畢竟不管他殺與不殺都是錯誤的選擇,只能說還好那些人足夠貪婪。
世家的回擊真的非常厲害,而且目前這些肯定還不是全部,他必須找到一個破局的點,只有找到了那個點,他就能將荀彧他們放進這場博弈中,就能進行人事調(diào)動,就有借口清洗那些和他對著干的人。
這個點必然是要死人的,可從什么地方切入呢……
見到王弋陷入沉思,荀攸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低聲說道:“殿下,臣有一計,或許能為殿下解憂。”
“快講!”
“殿下,臣以為釣魚時最難的部分在于如何將魚兒從水中提起來。力氣太大容易斷了線,力氣太小又容易將魚兒放跑,讓魚兒咬鉤反而是最簡單的,只要靜靜等待就行,畢竟魚兒什么餌都吃?!?
“用蟲總比用草輕松些吧?!?
“殿下,清潭之中蟲兒自然是好餌,可是如今水渾了啊……”荀彧笑得意味深長。
王弋也若有所思地笑了,如今局面一片混亂,那些世家抱著各自的目的紛紛將手伸向了他的口袋索取權力和財富。
要錢可以,要權也不是不行,他也不是不能給,不過他準備只給一樣,每一家也只能拿一樣。
“各位先去忙各自的事務吧,此事孤自有考量。”王弋揮退了眾臣,獨自一人在正殿中陷入沉思。
幾人走出王宮,剛出王宮荀彧就將荀攸叫到了車上,劈頭蓋臉地質問:“荀公達,你怎可出此毒計!”
荀攸嘿嘿一笑道:“我出的乃是毒計,不也被叔父看穿了嗎?難道叔父覺得那些人不該死?”
“該不該死自有殿下考量,用得著你多嘴?你設計出如此惡毒的計策,想沒想過要坑害多少無辜的人?傳出去荀氏的名聲還要不要了?”
“叔父,我只是和殿下討論釣魚,哪有什么毒計?”荀攸咧嘴笑了笑,反問,“叔父有什么良策?那些人可不會給殿下多少時間。”
“哼,你說什么別人就信什么嗎?”荀彧不想繼續(xù)和荀攸爭辯這些,便吩咐車夫駕車。
荀攸見狀愣了,無奈道:“叔父,我還沒下車……”
“知道,叫你來也不是為了罵你一頓?!?
“叔父要去何處?”
“去找田元皓?!?
兩人幾乎和田豐前后腳到達田豐的府邸,田豐回府是為了完成王弋的任務查閱資料,不太理解這兩個人為什么會一路跟著他,有什么即便王宮不能說,路上也可以說啊。
不過出于禮儀,他還是在書房接待了二人。
一通客套完畢,田豐沒什么心思閑聊,率先問道:“二位都是忙人,來找老夫可是有事?”
荀攸笑瞇瞇地喝茶,不抬頭也不接話。
荀彧沉默片刻,抬頭沉聲問道:“元皓,你我相交多年,我今日不是吏部尚書,你也不是刑部尚書。我知道這很冒昧,但還是要問你,殿下將你召回鄴城,究竟是為了什么?”
此言一出,不僅田豐皺起了眉頭,就連荀攸也放下手中茶盞,側耳傾聽。
沒有人比他這個大侄子更了解荀彧的才學和品行,能將荀彧逼到這份上,一定是察覺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而從田豐時不時晃動的眼神中能看出內(nèi)他心十分掙扎,猶豫良久,最終松了一口氣,低聲說道:“文若,我也不瞞著你,我也不知道殿下讓我回來究竟是什么意思?!?
“元皓莫要誑我!”
“我絕對沒有騙你?!碧镓S回答的斬釘截鐵,見到荀彧有些激動,下意識問,“文若,你是不是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我……元皓,殿下已處理過數(shù)次政爭,每次都是快刀斬亂麻,以貪腐入手,以貪腐了結,可是這一次……”
“殿下此次確實有些拖沓……”
“不,不止是拖沓!以貪腐入手是最有效的方式,如今各家的生意都明確掛了名,只要手腳不干凈,查出來的任何錯賬都能計入貪腐。”
“或許這次人太多了吧?”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三國:征戰(zhàn)漢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邙山之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邙山之北并收藏三國:征戰(zhàn)漢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