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WX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九十章 隴西驚雷,曹訓馳援,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浮生WX,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塊地磚突然塌陷,露出個銹跡斑斑的鐵匣。
匣中靜靜躺著一卷《八陣圖》補遺,首頁朱批刺目:
“伯約若見此,漢室氣數(shù)未盡。”
五更時分的潼關(guān)北門的青銅鉸鏈發(fā)出洪荒巨獸蘇醒般的呻吟。
兩扇包鐵城門緩緩向外傾倒,門軸碾過浸滿桐油的凹槽,竟摩擦出暗紅色的火星。
門縫尚未全開,城外凝滯的黑暗已被無數(shù)火把撕碎——曹魏最精銳的“火龍騎“已列陣完畢,鐵甲映著跳動的火光,宛如地府涌出的陰兵。
曹訓一馬當先沖出城門。
坐騎“驚帆“通體如墨,唯四蹄雪白,踏地時竟不沾塵,傳說此馬飲過昆侖冰泉。
馬面甲鑄成饕餮形,獠牙間隙噴吐著白汽,每喘息一次就噴出些許冰碴。
鞍側(cè)掛的不是尋常箭囊,而是一串九枚青銅鈴,鈴身刻著被征服的異族名號。
他猛地扯下猩紅大氅,露出內(nèi)里玄鐵打造的“百辟甲“。
甲片并非魚鱗狀,而是鑄成惡鬼面譜,三千六百枚鬼面隨著肌肉起伏,仿佛在無聲嘶吼。
三萬鐵騎出關(guān)的剎那,渭水仿佛為之倒流。
先鋒營手持丈八馬槊,槊尖纏著浸透火油的麻索,沖鋒時齊齊點燃,遠望如地火焚天。
中軍重騎的馬蹄包著帶刺鐵套,每一步都在官道上鑿出碗口大的深坑。
后陣弓騎兵的箭囊里,每支箭都綁著西域黑油浸泡的棉團,箭頭呈三棱透甲錐形。
當最后一騎通過城門,潼關(guān)守將突然下令:“落閘!封關(guān)!“
千斤閘轟然墜地的巨響中,城頭守軍齊聲高呼:“大魏萬年!“
殘陽沉入渭水時,三萬鐵騎已馳出百里。
曹訓的“驚帆“戰(zhàn)馬踏碎河岸薄冰,蹄鐵濺起的黑泥在半空凝結(jié)成冰粒。
全軍馬銜枚、人噤聲,唯有甲葉碰撞聲如毒蛇吐信,混入滔滔水聲。
途經(jīng)陳倉古道時,曹訓突然勒馬。
親衛(wèi)以鐵鑿在崖壁刻“司馬“二字,刀痕深及寸許,再灌入硫磺粉。
棄置的破甲殘盾故意擺成廝殺狀,盾面用血畫著蜀軍特有的“雷紋“。
第三日黃昏,隴西群峰已映入眼簾。
先鋒突然急報:“前方山谷有伏兵!”
曹訓冷笑,令旗一揮。
魏軍陣中推出十架改良霹靂車,卻不是投石——機括響動間,數(shù)百個陶罐凌空炸開,漫天黃霧籠罩山谷。
潛伏的蜀軍弓手頓時咳血墜崖,原來罐中裝的是武都郡特產(chǎn)的“啞喉砂”。
“姜維的伎倆,不過如此。“曹訓抹去面甲上的血沫,“全軍加速,日落前與郭淮會師!“
狄道城外三十里,郭淮的狼頭纛已遙遙在望。
夏侯霸雙臂拄刀立于營門,看著曹訓大軍掀起的塵煙,獨眼微瞇:“火龍騎?曹真死后,這支精銳竟還保留建制...“
待曹訓到得營門前翻身下馬,便迫不及待開口道:“姜伯約的大軍到何處了?姜伯約屢次騷擾我大魏,某要給蜀軍點顏色看看!”
“曹將軍來晚了,姜維已經(jīng)退回蜀中,據(jù)前方斥候來報,劉禪已經(jīng)下詔,讓姜維退兵,真是可惜啊,司馬老賊莫不是在蜀中又掀風浪了?”郭淮頗為遺憾的道。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