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WX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七十八章 請功,模仿中原,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浮生WX,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阿珍義先把船拖曳到一座樹林下,不知這是兇是吉,因而向天禱告祈福。
鋪墊夠足,懸念迭起。打開樻子看看是什么吧。她迫不及待地而又忐忑不安地打開,里面竟然“有端正男子,并七寶奴婢滿載其中”。
這些高配不是神仙是什么?阿珍義先供養(yǎng)了七日,男子才悠悠自述來歷:“我本龍城國人。我國嘗有二十八龍王,從人胎而生,自五歲六歲繼登王位……時我父王含達婆娉積女國王女為妃,久無子胤,禱祀求息,七年后產一大卵?!?
一然煞有介事地解釋說,龍城國在倭國東北一千里。龍王之子已然超乎尋常,更加上為卵生(這里雖說是七年后生卵,其實可理解為懷孕七年),更是神乎其神。
國王的一番吉兇說辭之后,不是讓王后自己拋棄,而是命人打造樻子,又是七寶,又是奴婢,裝了一船,不止如此,在浮海時還發(fā)送祝福:“任到有緣之地,立國成家?!?
并派出赤龍護船。國王的這句話比較重要,講述者借他之口闡明建政之意。國王的行為哪里是放逐?倒像是精心護送。
關于脫解身世的追溯,顯然正史強調君王的孝行、學問、智慧,大體是儒家的標準,野史則一味神秘化,屬于向大眾宣講的釋家渲染。
但是二者殊途同歸,都是在竭力凸顯脫解的超出常人之“賢”,他能以異姓身份榮登大寶也就合理合法了,全琮看到這里心想這羅辰諸國還是什么都模仿著中原來,但就是地盤小,模仿什么都是形似神不似的,
脫解登基之前在南解、儒理兩朝官居大輔,登基后施政一以貫之。脫解執(zhí)政時代,徐羅伐由內而外充滿奮發(fā)有為、蓬勃興起的氣象。
儒理大刀闊斧地實施了政治改革。始祖時期就存在的辰韓六部,是新羅國家的根本。
儒理九年(公元32年)改六部之名,并各賜姓。
六部現(xiàn)為梁部、沙梁部、漸梁部、本彼部、漢只部、習比部,分別姓李、崔、孫、鄭、裴、薛。王族本姓樸,脫解則姓昔。
這是政治成長和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也可視作整頓貴族秩序、鞏固王權的重要表現(xiàn)。
關于六部,儒理時期還有兩件事:一是新羅本紀中又一次出現(xiàn)高句麗的身影,這次是高句麗大武神王攻滅樂浪,樂浪居民五千來投,“分居六部”。
這是一個高明的處置,也是在“王既定六部”之后的事情,表明六部在不斷滾雪球。
另一件事是儒理將六部中分為二,命王女二人分別率領部內女子在七八月間績麻比競。
這種“勞動技能大賽”彰顯了國王對六部的統(tǒng)領,同時展現(xiàn)出新羅積極進取的姿態(tài)。
官等的設定,與政治的關系就更為直接。與百濟、高句麗及后來倭國的官等引入類似,這些名目保留本土底色的官名,受到中原王朝政治文明的影響。
儒理九年(公元32年),設定十七等官,依次為伊伐飡、伊尺飡、迎飡、波珍飡、大阿飡、阿飡、一吉飡、沙飡、級伐飡、大奈麻、奈麻、大舍、小舍、吉士(稽知)、大烏(大烏知)、小烏(小烏知)、造位(先沮知)。
其中沒有大輔,但是脫解登基后立即任命瓠公為大輔,說明十七等官仍未完全貫徹實施。
至脫解十一年(公元67年),任命順貞為伊伐飡,“委以政事”,大輔才退出歷史舞臺,十七等官正式登場。
地方軍政也有新舉措,脫解讓樸氏貴戚,分理國內州郡,號為州主、郡主。
這顯然是以外姓入主金城之后,平衡樸氏宗室勢力,兼有鞏固地方統(tǒng)治的舉措。州郡之名也能看到仿效漢朝地方制度的體現(xiàn)。
六部、官等之外,還旗幟鮮明制定新國號。這是在脫解九年(公元65年)三月的一天夜晚,金城西面始林傳來雞鳴聲。
天明后,脫解命瓠公前往探察,發(fā)現(xiàn)樹枝上掛有金色小櫝,樹下白雞啼鳴。
金櫝里面有一男兒,姿容奇?zhèn)ァ?
這是天降大卵或小兒情節(jié)的又一次上演。
脫解高興地說,豈非天遺我以令胤乎?孩子長大,果然聰敏,以出于金櫝,姓金氏。
更加引人注意的是,脫解“改始林名雞林,因以為國號”,雞林國誕生…………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