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WX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九章 思鄉(xiāng),十五從軍行,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浮生WX,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起來從本國的武烈皇帝與各路諸侯尊袁本初為盟主成立關東聯(lián)軍約定討伐董卓,董卓因關東聯(lián)軍聲勢浩大,便在初平元年二月,強令漢獻帝及群臣西行,洛陽城內(nèi)外人民數(shù)百萬口被迫西遷,
路上被董卓軍車騎踐踏,加以饑病交迫,死亡相繼,積尸滿路。董卓自己留鎮(zhèn)洛陽畢圭苑內(nèi),縱火焚燒洛陽二百里內(nèi)的宮廟、宮府、居家,
又令呂布發(fā)掘諸帝及公卿陵墓,取其珍寶,遣將四出虜掠,使東漢近二百年來在洛陽的建筑毀滅殆盡開始便開啟了這無可挽回的亂世,也開始了樂府詩中十五從軍行的場景重演次數(shù)最多的亂世,
他們?nèi)缃穹畋菹轮鼇韺⒁闹蓿ㄅ_灣)納入?yún)菄陌鎴D,也不知何時才有機會能夠回到江東建業(yè)家中與家人團聚,好在如今他在夷洲(臺灣)也算是將要有家的人了,
上大將軍為他在下個月選了個良辰吉日,那時他便可迎娶張櫻過門,顧裕望著眼前在火堆前指揮著眾人忙碌的女子,眼中也流露出了更多的柔情,
雖然他在夷洲(臺灣)有了一歸宿,可是他身后的將士們呢?他們其中多半已在江東娶妻生子、有了家小,
若是日后有機會返回江東,家中的人多半也有可能如這首詩中描述的那般不在了,煮好了飯菜也不知要端給誰吃了,畢竟這時大多數(shù)人的性命都是很短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陛下、司馬懿那般長命能熬的,
張櫻拿著一個熱乎乎的阿美碰碰遞給顧裕道:“顧將軍,來嘗一嘗這阿美碰碰,味道也是不錯的?!?
顧裕接過阿美碰碰道:“多謝張櫻姑娘。”將密封的袋狀的四片林投葉打開,開始用著這別具芳香的葉子包飯,有點像江東的“筒粽”,是在春夏交替之時食用的,
粽子初名“筒粽”,用竹筒裝黏米,以草木灰汁煮熟,色、香、味別具特色,且能清熱降火,調(diào)理胃腸,是一種時令食品。
粽子的出現(xiàn),標志著歲序轉入夏季,是一年生活轉折點的信號,最初并無特殊紀念意義。
到了春秋時期,逐漸改用菰(茭白)葉包黏米成牛角狀,用于祭拜祖先和神靈,稱“角黍”。
之所以把粽子包成牛角狀,是因為古代先民在祭祀時喜用帶角的動物來作祭品,認為動物的角,是溝通人與神之間的靈物,以求五谷豐登,倉滿廩實。
眾人一直到深夜用完食物之后方才沉沉的在簡陋的營帳中睡去,帳外的篝火還在“噼里啪啦”的繼續(xù)燃燒著,顧裕也分出了些人手、每十人為一組來巡夜,
畢竟在何時都不能輕易放松警惕,周圍的林中還有不少野獸、也有一個部落魯凱族,若是一不小心翻船可就是丟人丟大發(fā)了、小命也有可能不在了,再者說這巡夜也是行軍打仗之時必備的。
第二天一早,眾人便在“嘰嘰喳喳”的一陣陣鳥叫聲之中醒來,開始往近在幾里的魯凱族部落而去,
曹魏,洛陽城宣陽門,一陣頗為急促“噠噠噠”的馬蹄之聲響起,顯然是又有緊急的軍報傳到了洛陽,
軍士一邊策馬疾行一邊在馬上拿著一個密封的嚴嚴實實的漆盒大聲道:“捷報,雍涼捷報,西平郡已全數(shù)收復,蜀軍已被全數(shù)驅趕出魏境!…………………………”
沿著城中的街道,半個時辰后,軍士到得丞相府門前,翻身下馬,在門口守衛(wèi)的帶領下徑直往邸閣前廳而去…………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