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8章 戰(zhàn)略緩沖區(qū),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種菊南山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太后和袁可立都舉了手,他只好也舉起手:“臣在想,誰能擔起這副重擔,深入到蒙古人的地界,與他們并肩戰(zhàn)斗?
一旦打跑了東虜,蒙古人再調頭對付明軍,怎么辦?”
張薔說:“孫先生的擔心,也不無道理,但兩權相害取其輕,一來,在察哈爾御敵,和在大明境內御敵,哪個損失輕一點?二來,本次主要是試驗新武器,探索一條步兵對騎兵的新戰(zhàn)術。”
孫承宗還是有疑惑:“太后如何就那么肯定,東虜打敗察哈爾后,會繞道進攻我大明?”
張薔呵呵,難道要跟你老說,本宮來自幾百年后么?無法解釋,她只好反問道:“孫先生以為呢?”
孫承宗沉默了,如果他是皇臺極,他也會放棄難啃的關寧錦防線,選擇軟柿子察哈爾啊。
“臣有四成的把握,”他道,“太后說得對,兩權相害取其輕,臣支持太后的建議。”
“至于人手,”張薔還是忍不住說道:“袁督師手下幾位總兵,本宮推薦滿桂領兵,一來,滿桂是蒙古人,與多羅特部能夠順暢是溝通;二來,他手下的蒙古兵多,騎術精湛,能轉進如風?!?
孫承宗與袁可立對視一眼:看來,太后對薊遼邊軍的了解,并不比他們少啊。
孫承宗補充道:“如何讓蒙古人心甘情愿地與大明合作?看不到好處,他們是不會答應的?!?
“互市如何?”張薔道,“只要擊退東虜,林丹汗就有可能重返察罕浩特,大明通過互市,增強林丹汗的實力,讓林丹汗繼續(xù)與東虜纏斗。
只要有這個緩沖區(qū),東虜就不可能繞過寧錦防線,從薊鎮(zhèn)這邊突破長城防線……”
兩位重臣終于被她說服,袁可立最后問:“太后,這次行動,要派監(jiān)軍么?”
大明的邊軍里,向來有監(jiān)軍太監(jiān),所以袁可立有此一問,但張薔搖頭道:“不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三天后,一支護送武器彈藥的隊伍,從京城出發(fā),往山海關急馳而去。
在隊伍中,有一位十五歲的少年,生得人高馬大,看上去有十七八歲年紀,他叫羅小栓,是一名火器局的技工,與其他隊員一起,負責教授新武器的使用方法,臨時維修損壞的武器。
但他實際上是法安大師手下的一名隱衛(wèi),暗中監(jiān)察此次軍事行動。
什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那是讀書人忽悠領導的鬼話,張薔腦子傻了才信,所以她派出了隱衛(wèi),她可不想做第二個崇禎!
袁崇煥對新式武器很感興趣,吩咐在督師衙門的演武場舉行公開演示,將游擊以上的將官叫來培訓,要將這批新式武器,用于防守城池。
押運這批武器的,是神機營的一位司級官,他當然不敢反對袁崇煥有決定,但他帶來了兵部的命令,見袁崇煥絲毫不在意的樣子,他還是提醒道:
“督師,下官出發(fā)前,袁兵部特意交待,這批武器,要用于這次聯(lián)蒙抗金的軍事行動,而且要保密,暫時不宜公開……”
袁崇煥本來就黑瘦的臉色,更黑了,督師遼東以來,他威勢日重,做出的決定,基本上無人反對,滿桂、祖大壽這樣的驕兵悍將,都在他面前唯唯諾諾,一個小小司官,竟敢質疑他的決定,讓他十分不爽。
“你在指導本督做事?”他沉聲道,“本督身在前線,對蒙古和東虜?shù)牧私猓€比不上京中的諸位大人?”
京營的司長不吭聲了,迅速辦好交接手續(xù),留下一隊技師,自己帶著隊伍,轉頭回了京師。
老子又不是你袁督師手下的兵,你愛誰誰!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并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