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8章 戰(zhàn)略緩沖區(qū),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種菊南山下,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議后的第四日,張薔又召集孫承宗、袁可立單獨討論遼東策略。
做為穿越者,張薔知道皇太極趕走林丹汗,消滅察哈爾殘余勢力后,終于找到了繞過關寧錦防線,破關墻進入大明劫掠的“捷徑”,清軍六次入關,有五次是從山海關外的其他長城關口進來的。
所以,長城只能給人一點心理上的依靠,真要用它來抵擋強大的敵人,是不可能的,否則,也先、達延、俺答,甚至林丹汗,也不會多次入關劫掠了。
所以,最好的防守是御敵于外,她今日召兩位重臣,就是要討論遼東戰(zhàn)事。
兩位老臣進入朝清宮西側殿,張薔的公廳,被法容請到南窗邊的一張圓桌邊坐下:“兩位大人請坐,太后稍后就來?!?
早已等候在書案邊的兩位中書舍人和值班翰林,忙起身對兩位重臣行兩拜禮,禮畢各自就坐。
張薔一雙大腳,走起路來動作如風,很快就來到主位上坐下,待眾人行過禮,她對法容一揮手。
法容拿過來一個卷軸,在桌子上攤開,二人一看就明白了,孫承宗問道:“太后,這是薊鎮(zhèn)防御圖?”
張薔點點頭,拿起一根棍子,指著薊鎮(zhèn)北邊的察哈爾區(qū)域道:“左翼蒙古,是大明與東虜?shù)木彌_區(qū),如果失去這個緩沖區(qū),薊鎮(zhèn)的千里邊墻,根本擋不住東虜……
今日請兩位來,就是要商量,如何保住這片緩沖區(qū),做到御敵于外,現(xiàn)在,林丹汗雖然西遷了,但留守的蒙古多羅特部,還在與東虜戰(zhàn)斗,大明還有機會。
一旦多羅特部戰(zhàn)敗,大明的薊遼防線,還防得住東虜么?”
孫承宗立即明白了張薔的意思,他問:“太后是想,出兵幫助多羅特部?”
張薔點點頭:“兩位大人覺得可行?”
袁可立道:“太后這個戰(zhàn)略思想是好的,可是,在草原上作戰(zhàn),需要騎兵……”
張薔輕輕地笑了,她道:“騎兵么?只要有馬,就有騎兵,草原上不缺戰(zhàn)馬,袁大人,兵部的新武器,先拿到草原上試一試嘛,不試怎么知道效果呢?”
孫承宗好奇地問:“是何新武器?”
袁可立有點不好意思:“閣老,是改進后的一窩蜂……還有震天雷,新鑄的佛朗機小炮……都是按太后的意見改進過的。”
孫承宗望向袁可立的眼神,滿是責備:太后懂什么武器?怎么你老袁也跟著胡鬧,戰(zhàn)場上的武器,是能胡鬧來的么?
張薔哪里不明白他的心思?老頭兒看不起人是吧?知不知道本宮比你們多了五百年的見識?她敲敲桌子道:“袁大人,幾時帶孫先生去看看兵部的新武器?!?
袁可立起身答道:“遵太后懿旨……”
孫承宗巴不得馬上就看到這些武器,他問:“如果有對付敵人騎兵的武器,太后這個保住戰(zhàn)略緩沖區(qū)域的想法,是極好的。
袁崇煥這個薊遼督師,不能只龜縮在寧遠一城,也該關注一下薊鎮(zhèn)北邊的威脅了?!?
“這么說來,二位是同意本宮的提議,派人協(xié)助多羅特部抗金了?”
孫承宗還沒見到新武器,有點猶豫,袁可立卻是舉起了手:“臣同意?!?
張薔也舉起手,看向?qū)O承宗:“孫先生還有何異議?”
孫承宗一向穩(wěn)重,他的抗金思想就是筑城,一步步筑城,很少主動出擊。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并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