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冰牛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章 谷賤傷農(nóng),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藍天冰牛奶,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棣聞言,下意識的問道:
“賦稅不收糧食,那收什么?”
“貨幣!”陳羽道。
“糧食作為每一年的賦稅,損耗太大。”
“拋開官吏在收取糧食時對百姓的剝削,百姓上交的糧食數(shù)量與朝廷收到的,真的一樣嗎?”
“還有貪污?”
朱棣驚訝道。
陳羽搖了搖頭:“不是貪污,而是損耗。”
“稅糧需要從各地運往指定的倉庫或京城,運輸距離往往較長,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
“就比如運輸途中遇到下雨、下雪等惡劣天氣,糧食容易被淋濕,進而發(fā)生霉變,無法食用。”
“此外,高溫天氣也會加速糧食的變質(zhì),降低糧食的品質(zhì)和數(shù)量。”
“而對于江南等地,大部分采用水運的方式,船只在航行過程中可能會遭遇風浪,導致糧食受潮、發(fā)霉;”
夏原吉點了點頭,接著說道:
“掌柜的說的不錯,據(jù)記載,每年朝廷因為運輸途中的糧食損耗,不低于百萬石,折合白銀十幾萬兩。”
朱棣頓時心中一驚,不由自主的皺起眉頭。
每一年都有這么多糧食損耗,是他沒有想到的。
朱棣沉聲道:“真是……浪費!”
陳羽點了點頭道:
“所以啊,糧食作為實物,會貶值,而且不好運輸?!?
“既然如此,不使用糧食作為賦稅不就好了,對朝廷來說,收錢就很符合利益?!?
“以前收上來的糧食在運輸、儲存、調(diào)配都很麻煩,還有損耗?,F(xiàn)在收的都是錢,想要什么物資,直接買不就行了。”
夏原吉聽后搖了搖頭,沉思片刻后道:
“掌柜的,收錢對朝廷有利不假,但是收糧對老百姓有利?!?
“唐德宗時期就實行過掌柜所說的稅收法,只要錢,不要糧。實施了一段時間,有人就反映以前一斗米200錢,現(xiàn)在一斗米不到40錢。老百姓為了湊足稅錢,不得不賣掉五倍的糧食。賦稅就等于提高了幾倍。”
朱棣聽的有些不理解,他在打仗上的天賦極高,治國上也不遜色。
但是對于國家收稅,他往往只看結(jié)果,不問過程。
如今聽到夏原吉提起歷史上帝王采用收貨幣不要糧的政策,可結(jié)果卻導致了稅收提高幾倍的結(jié)果。
那豈不是說陳羽的辦法不行?
可是陳羽在朱棣結(jié)交的這段時間以來,從未讓他失望過。
朱棣相信陳羽能想出一個好的辦法,幫助每一年稅收的時候,百姓不用再遭官吏剝削,朝廷不用在平白無故每一年損耗百萬旦糧食的情況。
但是目前難受的地方在于,朱棣沒有聽懂夏原吉所說陳羽提出的辦法哪里不好。
陳羽看著老朱皺眉思索,猜到他大概率沒有想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
畢竟之前老朱跟朱哥一起過來的時候,在數(shù)字上面,也就是經(jīng)濟問題上,明顯不是老朱的強項。
陳羽想想也對,看見老朱的第一眼,就猜出他是一個常年在戰(zhàn)場殺敵的老兵,對于這些經(jīng)濟上的問題,讓一個老兵去理解著實有些難。
要知道,就算那些將領讀書,讀的也是兵書。
陳羽對著老朱說道:
“老朱,“百姓”說白了就是種地的,那我想要問一下,如果朝廷不收糧,只要錢,那么百姓去哪里搞錢?”
正在沉思的朱棣聽見陳羽的話,抬起頭來,想了想道:
“當然將一年收獲的糧食賣掉換錢啊?!?
陳羽點了點頭,繼續(xù)問道:
“就是啊,每年百姓都集中在一個時間段賣掉這么多的糧食,一定會出現(xiàn)供大于求的結(jié)果,糧價肯定下跌。”
“但是國家要收取的稅卻卻不會因此減少,那么百姓為了交稅會做什么?”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藍天冰牛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天冰牛奶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