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石立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二十三 倉黃嘆良弓 2,興亡云煙事,木石立方,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封說完,仍舊伏在地上,不敢抬頭,卻聽鄭帝默不作聲,半晌鄭帝聲音才響起:“你怎地還跪在哪里?崇恩,你是有大功之人,卻如何還這般多禮數(shù)?起來,坐著說話?!?
陳封又重重叩了一個頭,道:“臣謝陛下?!辈怕榔穑ь^見榻側擺放了一個木杌子,卻非昔日的官帽椅了,不及細想,便挪了過去,淺淺坐了。
鄭帝道:“這大熱的天要你趕路回都,可著實辛苦了,一路之上可還好么?”
陳封道:“承陛下掛懷,然臣與眾將士皆是經(jīng)年征戰(zhàn)的武夫,這些許勞苦算不得事,臣的身子也還受得。臣在成都苦等陛下班師旨意,只盼能早日見到陛下,只因路途太遠,旨意在路上耽擱了些時日,這才遷延至今。今日終能得見陛下,見陛下圣體康泰,臣心里才得踏實。”
鄭帝道:“你我君臣相知,我自然知曉你心意。原想著你陳崇恩是個將才,戰(zhàn)陣廝殺是你之長,卻不想你竟也有理政之才,竟能在文官趕到成都之前,將蜀中治理得井井有條,蜀中百姓也甚是感念你的恩德。以此看來,為將或是屈了你的大才了?!?
陳封又是一驚,在成都之時,他已是百般韜晦,不敢放手做事,然為安蜀地民心,也為不致出亂子,只得勉力為之,卻不想仍是為鄭帝所忌。因不及細想, 只得故作不知道:“臣哪有理政之才?臣得成都之后,與一眾武將便已是無事可做了,撫境安民這等事,皆是臣麾下那等文官去做,臣卻是不聞不問了,卻不想竟得了這個勞績。”
鄭帝道:“你麾下文官?那也是你有統(tǒng)御之才了。你薦了一個喚作...喚作程備的,做你熊飛軍指揮使,此人原是虎賁軍中軍長史?嗯,那便是了。你麾下文官想必便是以這人為首的了?”
陳封道:“是,臣軍中諸般雜事皆是這程備打理,戰(zhàn)事之時也頗能出謀劃策,伐蜀得勝此人有大功,因此臣才薦程備任熊飛軍指揮使。”
鄭帝道:“依你之言,這程備也頗有理政之才了?”
“這...”陳封遲疑道:“回稟陛下,臣于政事實是一竅不通,治理巴蜀四郡臣也并未過問,因此臣也不敢妄加評斷。臣只一心戰(zhàn)事,卻懶于政事,有負陛下重托,請陛下治罪?!?
“這又何罪之有?”鄭帝語聲之中終于有了一絲笑意,“你本是武將,戰(zhàn)事才是你的本分。朕又未命你理政,你不通曉政事,也算不得錯?!?
陳封道:“謝陛下寬仁。臣入蜀先取利州,再取成都,戰(zhàn)事已畢,臣便將安民之事盡皆交與裴緒裴中書與程備,政事便由他二人自行處置。若說理政之才,臣私心以為,只怕裴緒的功勞要更大些?!?
鄭帝沉吟道:“裴緒?嗯,這裴緒確是有理政之才,否則如何能入政事堂?這人我看他年輕,有心要他學些兵事,卻不想他從軍這一遭,非但學習了兵事,政事上竟也是大有進益了?!?
陳封道:“正是。陛下慧眼如炬,竟識出裴緒有兵事之才,這才將裴中書遣到軍中。若無裴中書,臣只怕也不能克期取下成都。臣前番奏疏之中便已說了,若無裴中書孤身入夔州,說降樂籍,成都必不能盡早出降。若當真攻起城來,不知又要耗費多少將士性命,多少錢糧。是以此番伐蜀,裴緒實有大功,這也是陛下有識人之明。”
鄭帝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卻又頃刻斂住,道:“然伐蜀之戰(zhàn),第一功卻是楊顯。你的奏疏朕已細細看了,這楊顯確是第一功。崇恩這般賞罰分明,難怪將士信服?!?
陳封道:“稟陛下,伐蜀之戰(zhàn),首要便在取劍閣,臣不敢貪部將之功。在利州之時,臣與部將細細計議,要得全功,必取劍閣。是以臣屯田分兵之時,便命楊顯駐扎于距劍閣最近之白水鎮(zhèn),又囑咐楊顯,若得時機,可出奇兵襲取劍閣。然劍閣畢竟是天下雄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臣也怕不能攻取劍閣,便又命楊顯若不能取下劍閣,也要奮死截斷綿谷往劍閣之退路。卻不想楊顯竟能在大雪之中尋得戰(zhàn)機,乘雪夜襲取了劍閣。劍閣得手,伐蜀之事已成了一半了,以此,伐蜀之戰(zhàn),楊顯可居首功?!?
鄭帝道:“不錯,將士以沙場廝殺為本分,流血戰(zhàn)死也是常事??扇羰俏娜藨{口舌之利便可得頭功,豈不寒了眾將士的心?你這般處置很好,不為裴緒是中樞之臣,又是朕的欽差而冒他人之功。如此,你陳崇恩才得將士之心?!?
陳封道:“謝陛下謬贊,然臣其時并未想及許多,也并未有權衡之念。臣不過將各人功勞如實上奏而已,如此便得陛下贊譽,臣實愧不敢當。臣心中之念,不論何人,有功便是有功,有過便是有過,臣斷不會為裴緒是陛下欽差而多加照拂。裴緒夔州之功,也是他自家掙來,與臣無干。臣初時尚不愿他去,唯因他是圣上欽差,此行又極其兇險,倘有不虞,恐陛下降罪。但裴緒不顧安危,堅持愿往,終成大功。與陛下識人之明相比,臣實不及陛下之萬一。”
鄭帝道:“說到識人,朕大約還當?shù)媚銕拙淇滟潱奕袈爮娜撼贾G議,不能乾綱獨斷,哪有你今日這般功勞?如今你大功已成,卻不可因之便驕橫起來。日后除兵事外,政事上你也要多多留心,為朕多掙些臉面回來。”
陳封道:“是,臣記下了。臣能取蜀,全賴陛下如天之福,臣不過付些微勞而已。我大鄭堂堂十萬精銳之師,糧草軍需源源不絕,軍餉撫恤從未間歇,如此之下,豈有不成功之理?臣庸常之才,縱是換了旁人統(tǒng)兵,這份功勞也是跑不掉的,臣斷不敢居功自傲。”
鄭帝默然片刻,點頭道:“你有這般見識也算難得,也不枉我用你這一場。須知大國征伐,打的便是錢糧,若無國家朝廷為后援,縱是韓白復生,衛(wèi)霍在世,也是難打勝仗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興亡云煙事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木石立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石立方并收藏興亡云煙事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