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章 胡人無畏,歸義非唐,北城二千,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河隴、高原地區(qū)的吐蕃雖然內(nèi)戰(zhàn)不斷,但河西吐蕃的馬匹還算充足,各城馬廄基本都是滿的。</p>
“等拿下了山丹,必然要與張司馬要些軍馬,在焉支山布置營壘,駐防涼州吐蕃?!?lt;/p>
翻身上馬,劉繼隆與酒居延、張昶、馬成他們交談著,同時抖動馬韁,向東進發(fā)。</p>
隊伍緩緩行動,速度并不算快,也就與一個普通人正常散步差不多。</p>
前世的劉繼隆來過張掖,不過走的是高速,看到的是黃綠交接的大地。</p>
然而這一世再走張掖,路上所見皆是青草成片,小溪河流隨處可見。</p>
感嘆這個時代環(huán)境之余,劉繼隆也不免惋惜于往后近千年對環(huán)境的破壞。</p>
雖說全球降溫是大勢,但濫牧導(dǎo)致土地荒漠化也是其中一個原因。</p>
“嗶嗶……”</p>
大軍走出不過十余里,便聽見前方木哨聲作響。</p>
不多時,大軍前方的塘騎伙開始陸續(xù)派出一名塘騎返回報信,將消息匯報給了隊伍前方的陳靖崇。</p>
陳靖崇得到情報,立即放慢馬速,等待劉繼隆他們上前后作揖。</p>
“校尉,前方出現(xiàn)了回紇人的部眾,規(guī)模不下千人。”</p>
“千人……”</p>
劉繼隆沉吟,同時看向酒居延:“我們出發(fā)多久了?”</p>
“差不多一個時辰,應(yīng)該走了十二三里路了?!?lt;/p>
酒居延回稟消息,劉繼隆聞言自嘲道:</p>
“這地方距離張掖城不過十二三里,居然生活著上千回紇人。”</p>
“這么說來,其它方向是不是也有那么多的回紇人?”</p>
“看樣子,這甘州地界的回紇人還挺多的……”</p>
他這話說的明顯,酒居延也點頭道:“這些回紇人,平日里自己不敢與吐蕃作戰(zhàn),倒是我們拿下張掖后,如蝗蟲般將城外的草場給占據(jù)了個遍?!?lt;/p>
“看樣子他們所說的控弦十萬還真不是虛言,至少男女老弱不下十萬?!标惥赋缫渤谅曊f著。</p>
張昶與馬成在二人左右,不過他們都沒有打岔,只是看著劉繼隆,等待他發(fā)話。</p>
“罷了,讓奇兵穿著全甲上馬,步卒備好弓弩,與駐隊穿著胸甲行軍,外圍馬軍小心行事?!?lt;/p>
唐軍的步卒基本人手一把弓弩,所以不用專門指定弓弩手,可沙州不行。</p>
沙州的雖然連戰(zhàn)連捷,可繳獲的弓弩還不足以裝備全軍,必須劃出一部分弓弩手。</p>
不過沙州的弓弩手也并非是單純的弓弩手,一旦遇到戰(zhàn)事,他們便會轉(zhuǎn)變?yōu)閼?zhàn)鋒。</p>
正如兵書中說一樣:其弓弩手先絡(luò)膊,將刀棒自隨,即與戰(zhàn)鋒隊齊入奮擊。</p>
當然,這本兵書的具體內(nèi)容,劉繼隆是無法親自翻閱了,這種書籍都是豪強的底蘊,不是他一個平民出身的人能輕易找到的。</p>
劉繼隆能了解這句話,還是此前在瓜州從軍訓(xùn)練時,從張淮深口中聽到的。</p>
“窸窸窣窣……”</p>
在劉繼隆渴望兵法的時候,十三團的將士們卻已經(jīng)開始行動,奇兵著全甲,其余著胸甲。</p>
正常著全甲便是六十多斤,但由于奇兵有軍馬可乘騎,倒也能節(jié)省不少體力。</p>
至于弓弩手及駐兵只能步行,所以穿著十余斤的胸甲就足夠,若是塘騎傳來消息,再讓民夫幫助他們穿其余部位的甲胄也來得及。</p>
“奇兵著全甲,上馬行軍!”</p>
“步卒穿戴胸甲,手持長短兵,長弓上弦!”</p>
隨著劉繼隆吩咐下去,酒居延幾人分別騎馬在大軍來回穿梭,傳達軍令。</p>
二百多人的隊伍不算長,很快便將軍令傳達到所有人的耳內(nèi)。</p>
伴隨著軍令傳達,軍中的民夫都開始幫助奇兵穿戴甲胄,而只需要簡單穿戴胸甲的弓弩駐兵則是可以獨立完成。</p>
不過長弓上弦這種有難度的事情,還是得兩兩一組的將其完成。</p>
花費一刻鐘的時間,一百五十名兵卒才穿戴好了甲胄。</p>
眼看他們穿戴好,劉繼隆這才下達了前進的軍令。</p>
外圍的五十名塘騎見狀,也在距離大軍一里外的地方開始了緩慢進軍。</p>
烈日下,十三團在劉繼隆的率領(lǐng)下,走出了張掖城所能庇護范圍……</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歸義非唐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城二千并收藏歸義非唐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