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章 先登者賞,歸義非唐,北城二千,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先登者賞
“校尉怎么突然召集這么多人?”</p>
“不知道,應該有大事?!?lt;/p>
“也對,明天估計就能包圍張掖,估計刺史有布置?!?lt;/p>
穿過數(shù)十頂帳篷,隨著劉繼隆走進團里的牙帳,此刻帳內已經聚集了十三團的大小武官。</p>
兩名旅帥為帳內左右第一排第一位,其次便是四名隊正。</p>
類似劉繼隆這種伙長,只能在內里第二排排隊。</p>
由于身材高大,六尺逾的劉繼隆在五尺六七寸的諸多武官中格外顯眼。</p>
聽著前排旅帥與隊正們的交談,劉繼隆一言不發(fā),只是安靜等待張淮深出現(xiàn)。</p>
大約過了一刻鐘,身穿戎裝的張淮深從帳外率兩名甲兵走入帳內,在主位坐下。</p>
“校尉……”</p>
帳內眾人躬身作揖,張淮深抬手道:“傳弟兄們來,主要是商討過幾日的戰(zhàn)事?!?lt;/p>
張淮深目光掃視眾人,在與劉繼隆對視的時候停留片刻,隨后挪開。</p>
“剛才刺史已經示下,攻取甘州立功最大者,授甘州刺史之位?!?lt;/p>
“攻城掠地,功勞最大無非就是斬將奪旗、先登破陣?!?lt;/p>
“因此,攻取張掖與山丹二城,我們十三團必須先登!”</p>
張淮深是一個很少把話說絕的人,如今他既然這么說,那就說明他對甘州刺史之職勢在必得。</p>
對此,眾人也紛紛作揖:“遵命??!”</p>
十三團是張淮深的嫡系,倘若張淮深能成為甘州刺史,那以甘州的人口耕地,帳內之人,每個人都起碼能升一級。</p>
若是能在此戰(zhàn)中表現(xiàn)出眾,平升二級也并非不可能。</p>
故此,所有人的內心都十分火熱,包括劉繼隆。</p>
現(xiàn)在的他沒有太多崇高的理想,他只想往上爬,讓自己的日子越來越好。</p>
不過他也清楚第三伙的實力,所以并沒有被欲望沖昏頭腦。</p>
坐在主位,張淮深掃視了一眼眾人,十分滿意。</p>
“先登者,我個人賞其錢千貫!”</p>
張淮深再度放出重磅消息,按照沙州軍內部的封賞制度,這一千貫由團長張淮深開口,那就是從旅一級開始瓜分。</p>
比如劉繼隆在戰(zhàn)事中奪得先登功勞,那一千貫會在旅一級分走一半,隊一級分走一半,最后到他手上還有二百五十貫。</p>
這二百五十貫,由第三伙平分,但正常情況下,伙長都能多分。</p>
不過即便是平分,第三伙的普通兵卒也能到手二十多貫。</p>
這筆錢放在河西,足夠一家五口一年的花銷,不是筆小數(shù)目。</p>
如果劉繼隆到手二百五十貫,即便分給張昶他們每人二十貫,他還能留下五十貫來練兵。</p>
想到這里,劉繼隆抓緊了腰間的革帶。</p>
“好了,都下去好好休息吧!”</p>
張淮深將事情說完,隨后便示意眾人離去。</p>
沒有片刻耽擱,眾人紛紛作揖告退。</p>
不過在眾人離去后,劉繼隆又被叫去旅、隊先后議事,這繁瑣的議事讓他有些無奈。</p>
好在這些議事沒有耽擱太長時間,劉繼隆返回第三伙時,張昶他們也不過剛剛把米飯煮熟。</p>
劉繼隆返回后,他沒有第一時間告訴張昶他們牙帳議事的內容,而是示意他們先吃飯。</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歸義非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城二千并收藏歸義非唐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