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工絕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6章 改風日,器材室四角對著鏡子,長工絕劍,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改風日
洛陵城內(nèi)。</p>
“中軍那邊……那匹赤馬上的人……是誰?”</p>
“看著……好眼熟?”</p>
“是??!那兇獸、穿黑袍的那人,臉雖然模糊,但那神態(tài)、那坐姿、那眉眼輪廓……”</p>
“怎么……那么像陛下?!”</p>
此言一出,仿佛雷霆平地驚!</p>
原本肅靜的百官齊齊轉(zhuǎn)頭,望向那中軍騎列——</p>
黑袍如墨,戰(zhàn)甲微破,火痕猶在,身形挺拔如劍鋒,騎于赤紅戰(zhàn)馬之上。</p>
他雙手執(zhí)韁,雖未露面容太多,可那氣度、那一身沉靜之威、那目光所向的篤定與威嚴……</p>
簡直就是……那個人!</p>
那他們以為早已戰(zhàn)死的……蕭寧!</p>
“陛……陛下?!”霍綱忽然低聲道,眉頭狠狠一跳!</p>
“這不可能!”郭儀滿臉震驚,瞪大雙眼。</p>
“他死了!不是說,他是戰(zhàn)死在秦玉京的三劍下嗎?怎么可能還活著?!”</p>
許居正也是神色劇變:“看……再看清楚些,莫不是長得像?”</p>
人群忽然爆發(fā)出低低的騷動。</p>
“真的是他……我認得陛下那兇獸嘲風!是御廄親自調(diào)教的,陛下獨騎!”</p>
“那身披風,那腰間金環(huán),還有那佩劍——是大堯圣劍!”</p>
“天啊……那真是……陛下?!”</p>
“陛下還活著!陛下沒死啊——?。?!”</p>
幾位老臣目光呆滯,嘴唇微顫。</p>
那道身影騎兇獸而行,沿著中軍緩緩前進。</p>
陽光之下,他神色淡漠,似乎并未刻意去回應誰的目光,只是一人一騎,從軍中緩步踏出。</p>
隨著他的逐漸靠近,百官的眼神越發(fā)動搖,那種屬于“君王”的威嚴與氣場,根本不是誰能模仿出來的。</p>
那是壓過了萬人敵軍之后的從容!</p>
那是火海中斬敵、滅火、救人之后的沉穩(wěn)!</p>
那是帝王的風骨——</p>
——一眼望去,無人不折服。</p>
“陛下!真的是陛下??!”</p>
終于,不知是誰先跪了下來,聲音顫抖!</p>
“吾皇萬歲——!”</p>
緊接著,又起兵作亂。”</p>
“之后四王之亂,戰(zhàn)火連綿?!?lt;/p>
“到現(xiàn)在,才總算初定——可百姓苦矣,百官惶惶,大堯國脈……也折去半條?!?lt;/p>
“今年改風日……怕是比歷年來都要更難?!?lt;/p>
郭儀素以冷面著稱,此時也嘆出一聲長氣:</p>
“往年改風日,旨在宣政,布德、立制、疏弊、革吏,安民心?!?lt;/p>
“可今年不同?!?lt;/p>
“今年,是大劫之后的堆滿書案,眾人面前的清茶已冷,卻無人察覺。</p>
“那二位以為,”霍綱忽然開口,沉聲道:“咱們大堯這位天子……除了手中這一柄劍外,是否還能提起筆來,治得這江山國政?”</p>
話音一落,滿屋皆靜。</p>
郭儀雙手交握,低垂著眉眼,神色平淡:“老實說——我不樂觀?!?lt;/p>
“帝王之道,并非止于武功?!?lt;/p>
“我見過太多英雄末路之人,一生驍勇,卻敗在治國安民之上。治軍,可一將定萬里;可治國,非一人可圖謀,文治綱紀,需十年打磨?!?lt;/p>
許居正輕嘆一聲:</p>
“陛下這一年征戰(zhàn)連連,從瓊州起,到北境,再至上南村,確實功勛赫赫,威震四海。但……他有處理政事的底子么?”</p>
“我等從政三十載,尚不敢言‘通達政術’?!?lt;/p>
“陛下少年時便遠離朝局,這一年又在外征戰(zhàn)。他有幾時,真正參與過朝政?”</p>
“可如今,一紙年策詔,將由他親書?!?lt;/p>
“這份年策——將決定大堯今后一年的朝綱方向、律令革新、賦稅修訂、兵力整編、吏治肅清、疆域防御……甚至關乎一國興衰?!?lt;/p>
“他……真能寫得出嗎?”</p>
屋中幾位老臣皆是一陣沉默。</p>
郭儀冷哼一聲,道:</p>
“他若不是武功卓絕,這皇位還能坐得穩(wěn)?先帝要的,怕本就是一個能保江山之人,而不是一個能修法度、安民心的圣王?!?lt;/p>
“若非這改風之責為歷代天子之必舉,誰又敢讓這等‘劍鋒’之人來定天下之律?”</p>
此言一出,屋內(nèi)再度一靜。</p>
霍綱搖了搖頭,道:“話雖如此,可眼下的局勢,不得不改?!?lt;/p>
“民心動蕩,朝野不穩(wěn)。四王之亂方平,北疆那邊,只怕,也不會一直這么平靜?!?lt;/p>
“若此時,陛下年策中再無以民為本、以法為綱、以治為上的言策……我們朝廷的威信,將徹底失去。”</p>
許居正點頭:“這才是我等今日聚于一堂的目的?!?lt;/p>
“即便陛下才學不足,心志不明,我等老臣也不能坐視?!?lt;/p>
“改風之日,既為詔布天下,亦為萬象。”</p>
“陛下若無策,我等便上表進言,輔之以綱目,定之以條章,使其有所施展,有所依憑?!?lt;/p>
郭儀沉聲接道:</p>
“我郭某,雖素來不喜與黨爭為伍,但若能在改風之日,于金鑾殿上進策三條、勸改兩事、革弊一律——便也死而無憾?!?lt;/p>
“我也如此!”霍綱咬牙,正色道,“這一年,百姓之苦,我看在眼里。朝廷再亂下去,這江山便再護不住了!”</p>
一名戶部中丞低聲道:</p>
“陛下若不能定策,不如由三省六部擬章草百案,列明十條政改之綱,三司核查,待陛下拍定,可免空言誤國?!?lt;/p>
“不可!”許居正卻是搖頭。</p>
“此事須陛下親決。若由下官擬草,反成宰輔越權(quán)、君權(quán)虛設之笑柄?!?lt;/p>
“更何況,如今百姓之所以依然愿意信他,不是因為我們這群老頭子坐在這兒出謀劃策,而是因為他能沖進火海中救人,能在萬人軍前獨掌乾坤。”</p>
“他若不親定政綱,百姓那份熱血,也就散了?!?lt;/p>
眾人紛紛沉默。</p>
過了片刻,郭儀忽然嘆了口氣,緩緩開口:</p>
“罷了?!?lt;/p>
“既如此,咱們便拿定主意——”</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器材室四角對著鏡子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長工絕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工絕劍并收藏器材室四角對著鏡子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