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仁餛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章 漁火謠,神之圣君,蝦仁餛飩,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漁火謠
晨光熹微時,云昭已經赤腳站在了齊膝深的海水里。</p>
冰涼的海水漫過小腿,他雙手提著漁網的鉛墜,腰身扭轉,將網撒成一個完美的圓形。漁網入水的"嘩啦"聲驚起了幾只海鷗,它們撲棱著翅膀掠過水面,發(fā)出不滿的鳴叫。</p>
"昭小子,今天手氣不錯啊!"</p>
粗獷的聲音從身后傳來。云昭回頭,看見王大叔撐著竹筏靠近,筏上放著幾個濕漉漉的蟹籠。老人古銅色的臉上皺紋縱橫,像極了被海水沖刷千年的礁石。</p>
"王叔早。"云昭擦了把額頭的汗水,"昨晚下了小雨,今早水流正好。"</p>
王大叔撐著竹篙靠近,渾濁的眼睛瞇成一條縫:"你這撒網的手法,比你爹當年還利落。"說著從腰間解下一個葫蘆扔過來,"喝口姜湯暖暖胃,秋分后的海水涼著呢。"</p>
云昭接過葫蘆,辛辣的姜湯順著喉嚨滑下,頓時驅散了清晨的寒意。他注意到王大叔竹筏上的蟹籠空空如也。</p>
"王叔,東礁石那邊..."</p>
"知道你想說什么。"王大叔擺擺手,"李財主家的管事前天就放了話,東邊那片礁石區(qū)今年歸他們收租,咱們這些散戶只能在西邊淺灘碰運氣。"</p>
云昭握緊了手中的漁網。東礁石區(qū)盛產青蟹,往年都是全村共享的漁場。自從去年李財主買通縣衙師爺,硬說那片海域是他家祖產后,漁民們的日子就更難過了。</p>
"我娘說,十年前那場大風暴前,海鳥都往山里飛。"云昭突然說道,目光投向遠處盤旋的海鷗群,"這幾天海鷗特別多,卻都在近海打轉。"</p>
王大叔臉色微變,粗糙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竹篙上的舊刻痕:"老話確實這么說...不過現(xiàn)在才八月,離颶風季還早。"</p>
兩人沉默地收著各自的漁網。云昭的網上掛著幾條銀光閃閃的鯔魚,還有一只誤入網中的小章魚。他小心地把章魚放回海里,這小東西噴出一股墨汁,迅速消失在礁石縫隙中。</p>
"心腸太軟可當不好漁民。"王大叔搖搖頭,"那章魚能賣兩文錢呢。"</p>
云昭只是笑笑,把魚裝進腰間的魚簍。當他彎腰時,掛在脖子上的貝殼項鏈從衣領滑出,在晨光中泛著珍珠般的光澤。</p>
"還戴著呢?"王大叔的眼神柔和下來,"你爹當年從深海帶回來的月光貝,全村就找到這么一枚完整的。"</p>
云昭指尖輕撫過貝殼表面的螺旋紋路。父親留給他的東西不多,這條項鏈是他最珍視的寶物。據說月光貝只在海底極深處生長,能保漁民平安歸來。</p>
日頭漸高時,云昭提著魚簍踏上歸途。沙灘上已經熱鬧起來,婦人們三三兩兩蹲在礁石邊挖牡蠣,孩子們在淺灘追逐退潮留下的魚蝦。見到云昭走來,幾個半大孩子立刻圍上來。</p>
"昭哥!今天教我們打繩結吧!"</p>
"昨天那個漁網修補的法子我還沒學會..."</p>
"我娘說請你晚上來家吃飯,新腌的咸魚好了!"</p>
云昭挨個揉了揉孩子們亂蓬蓬的腦袋,答應晚飯后在海神廟前教他們漁家技藝。這些孩子大多沒了父親,十年前那場風暴帶走了村里十六個壯年男子,留下滿村的孤兒寡母。</p>
轉過一片紅樹林,云昭看見了自家的小屋。石頭壘的墻,海草苫的頂,雖然簡陋卻被母親收拾得干干凈凈。屋前那棵歪脖子槐樹下,林氏正坐在木凳上補衣服。</p>
"娘,我回來了。"云昭把魚簍放在石桌上,"有兩條大鯔魚,中午燉湯吧。"</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神之圣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蝦仁餛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蝦仁餛飩并收藏神之圣君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