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章 朱棣的抉擇,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姚廣孝將烤好的兔子扔進(jìn)火堆中,看著燃起的火焰,悠悠說道:“兵馬沒有可以奪,可以借,錦衣衛(wèi)可以除,兒子可以舍,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為了那個位子,什么都可以舍棄,就看千歲想不想要!”</p>
聽到此話,朱棣忍不住大笑起來,問道:“真是笑話,兒子都沒了,本王還要這天下又何用,將來又要傳給誰?”</p>
姚廣孝淡淡一笑,滿眼盡是欣賞的說道:“千歲正值春秋鼎盛,再生幾個便是!”</p>
“夠了!”</p>
朱棣已經(jīng)不信他這些鬼話,怒斥道:“說完了吧,本王送你上路吧!”</p>
“慢!”</p>
姚廣孝眼神中閃過一絲慌張,說道:“貧僧還有最后一句話要說!”</p>
“如今新君繼位,人心不穩(wěn),貧僧還聽說小皇帝正在派人清查各地官吏,軍中軍官,還有各地藩王等不法事,加上朝廷大搞新政,盡失天下人心,此時若謀劃起兵之事乃是最好的機會!”</p>
“至于兵馬那就更不是問題,千歲雖然沒有節(jié)制燕藩兵馬之權(quán),但那些軍官和士兵都是千歲一手帶出來的人,只要千歲有意,到時候振臂一呼,千歲定能重掌兵馬大權(quán),</p>
“拿下寧谷二王的兵馬貧僧想對于千歲來說不是難事,千歲還可重金收買遼東女真,兀良哈,瓦剌,韃靼殘余勢力,并許諾他們事成之后的好處,這些兵馬加起來足有二十萬,足夠千歲縱橫天下!”</p>
“另外,鳳陽的淮王也會出兵輔佐千歲起兵,到時候里應(yīng)外合,即便不能攻下應(yīng)天,那也能和小皇帝劃江而治,平分天下,總比窩在一個小小的北平受制于人,朝不保夕的要好!”</p>
要是以前的朱棣聽到這些話,那是心潮澎湃,恨不得立馬起兵爭奪天下,可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沒有那些心思,即便大哥朱標(biāo)不在了他還是害怕。</p>
別說不能成事,即便打到應(yīng)天府,老爺子一個眼神,恐怕他都得嚇的從馬上摔下來。</p>
“老和尚,藍(lán)玉那個老匹夫還活著,皇帝沒有給他兵權(quán)鎮(zhèn)守一方,就留在京城養(yǎng)著,看似是冷落,其實就是防著我們這些藩王的!”</p>
“只要本王起兵,他立馬就是統(tǒng)領(lǐng)大軍的討逆平燕大將軍!”</p>
朱棣笑了,好像在笑這一切的空談,又好像在笑和尚不自量力。</p>
別說三藩,就是大明朝所有的藩王一起反了,藍(lán)玉都能帶人一舉平了。</p>
換句話說,小皇帝不是怕藩王造反,他是巴不得所有藩王都反了,那就不用削藩了,直接改成平藩。</p>
談到淮王,朱棣更是鄙夷道:“這個生在深宮,長于婦人之手的庶子,他算什么東西,老爺子都不正眼看他,他也配和本王一起共事,不過跟他那個娘學(xué)一些下三濫的手段,狗屁都不是!”</p>
姚廣孝快速轉(zhuǎn)動著手中的佛珠,說道:“千歲,要想成就大業(yè),當(dāng)……”</p>
“無需多說!”</p>
朱棣果斷說道:“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本王性命啊,贏不了他的!”</p>
姚廣孝仍不死心,繼續(xù)說道:“只要千歲信任貧僧,就一定能贏,千歲可還記得貧僧說過的讖語?”</p>
飛龍在天,太子遽亡,倒覆江山于燕王!</p>
這句讖語的前半句已經(jīng)靈驗了,可那又如何,老爺子還活著呢,什么狗屁飛龍在天。</p>
“大師,你我相識數(shù)十年,你就在幫我最后一次吧!”</p>
姚廣孝突然一愣,隨即大笑道:“只要千歲聽貧僧的,早晚會讓千歲坐上那個位子!”</p>
“不!”</p>
朱棣冷聲道:“本王要把你送往京城,換本王三個孩兒的平安!”</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