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章 朱棣的抉擇,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棣的抉擇
朱棣當然知道朱能口中的那個“他”是誰,他現(xiàn)在丟了兵權(quán),三個兒子去京城當人質(zhì),出苦力,一家人弄的不像一家人,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那個老和尚。</p>
“本王不見!”</p>
朱棣有些后怕的說道:“朱能,你現(xiàn)在就帶人把他抓起來,送到應(yīng)天府,交給朝廷處理,他和本王沒有任何關(guān)系!”</p>
他是真怕了,即便大哥朱標已經(jīng)不在了,他還是后背發(fā)涼,更何況老爺子還在呢,這燕王府不知道藏著多少在背后監(jiān)視的錦衣衛(wèi),之前能保住性命就已經(jīng)不錯了,再搞事情,一旦被朝廷發(fā)現(xiàn),老爺子會親自砍下他們一家人的腦袋。</p>
朱能為難的說道:“千歲,老和尚說他只是想見見你,他說,就和千歲說兩句話,如果千歲不見,或者派人殺了他,也阻擋不了他背后的悠悠之口!”</p>
朱棣拍案而起,氣憤道:“他這是威脅本王!”</p>
話是這么說,可朱棣真是怕的不行,他和老和尚私下密謀的那些事情雖然被朝廷發(fā)現(xiàn),但老爺子卻沒有公告天下,也就是說,這事大多數(shù)臣子和百姓都不知道。</p>
一旦在朝廷傳開,那些臣子一定會齊齊發(fā)難,向朝廷施壓,處決燕藩,特別是都察院的御史和藍玉那些淮西勛貴,一定死咬燕藩不放,直到皇帝下旨滅了燕藩。</p>
朱能站在一旁勸道:“千歲,屬下覺得你還是見見吧!”</p>
朱棣緊握拳頭,帶著一絲怒火問道:“他人在何處?”</p>
朱能沒有說話,而是拿出一張紙條遞了過去,朱棣看了一眼,果斷說道:“走!”</p>
燕山深處,人跡罕至,兩匹快馬迅速使勁,消失在山谷之中。</p>
山谷悠悠,鳥鳴清脆,半山腰的溪水旁坐落著一座簡陋的竹屋,門上刻著一個大大的“佛”字,溪水旁坐著一位身穿黑色僧衣的和尚,只見他坐在火堆旁正在炙烤兔肉,旁邊則是一張被剝的完整兔皮。</p>
看到眼前這個熟悉的身影,朱棣立馬勒住韁繩,翻身下馬,將馬鞭交給朱能,交代道:“警戒!”</p>
“屬下明白!”</p>
隨著馬蹄聲傳來,老和尚置若罔聞,甚至都沒回頭看一眼,專注他手中的烤兔肉,隨著腳步聲越來越近,老和尚也被朱棣的影子所籠罩起來。</p>
“阿彌陀佛!”</p>
姚廣孝吟誦佛號,拿著已經(jīng)烤好,散發(fā)著香味的兔肉說道:“千歲來的真巧,貧僧這兔肉剛剛烤好,何不坐下來一起享用!”</p>
朱棣冷笑一聲,說道:“和尚,趕緊吃吧,吃完本王就派人送你上路了!”</p>
姚廣孝撕下一條兔腿吃了起來,悠哉說道:“千歲不想要那頂白帽子了?”</p>
“住口!”</p>
朱棣怒喝道:“不要再提什么白帽子,本王走到今天這一步都是你那個所謂的白帽子害的,本王恨死你了!”</p>
姚廣孝卻是微微一笑,說道:“只要千歲還信任貧僧,貧僧一定送給千歲一頂白帽子!”</p>
“你拉倒吧!”</p>
朱棣不屑的說道:“本王若是再信你,恐怕全家都會死無葬身之地!”</p>
“昨日已成往事,未來還未可知!”</p>
姚廣孝緩緩起身,瞇著雙眼,說道:“輸多少次都不怕,但一定要贏最后一次,千歲才是真正的大明之主!”</p>
對于這樣的話,朱棣已經(jīng)聽過太多了,已經(jīng)到了嗤之以鼻的地步。</p>
“本王現(xiàn)在連節(jié)制燕藩兵馬的權(quán)利都沒有,三個兒子全在京城當人質(zhì),王府之中還有隱藏的錦衣衛(wèi),周圍幾大重鎮(zhèn)全是朝廷的武將在鎮(zhèn)守,你給本王說說,本王拿什么反,拿你這顆禿頭行嗎?”</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并收藏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