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睡到下午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章:太平道欲反!,叔嫂在一起的小說,一覺睡到下午醒,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平道,亦是如此。</p>
當(dāng)任何一個非官方且不受控的組織擁有四十萬狂熱成員,那么它就必須被取締。</p>
劉辯深吸了一口氣,將內(nèi)心的殺意壓制:“此事,暫且擱置,卿等不可明文上疏,孤已有……”</p>
“可是殿下,太平道勢大,當(dāng)早做防備!”</p>
劉寬不等劉辯說完便將他的話打斷,也許是這些年見慣了劉宏的不作為,因此覺得這位太子殿下無非也是要說“孤已有決斷”這等敷衍了事的話語。</p>
他實在是不明白劉辯的想法,三人都從劉辯的眼神中覺察出了劉辯對太平道的忌憚和殺意,可卻又什么都不做,著實有些令他們失望。</p>
盡管他們?nèi)硕际潜е杼降琅褋y這件事來中斷接下來的今古文之爭,可心底也未嘗沒有為了這片漢室江山思慮。</p>
尤其是劉陶和劉寬,二人都是劉氏宗親,自然也不希望山河跌宕。</p>
劉辯斜睨了劉寬一眼,沒有說話。</p>
孤當(dāng)你是宗室長者你們才是宗室長者,你劉陶是高祖十四世孫,劉寬是高祖十五世孫,而孤是高祖十三世孫!</p>
也就是說若是當(dāng)真按照宗法禮制,哪怕劉辯不是太子,劉陶也得喊他叔父,劉寬更是得喊叔祖父!</p>
他剛打算解釋就大呼小叫地打斷他,這般舉止豈是為人臣之禮,又豈是諫言之道?</p>
倒是楊賜年歲最長,更善于察言觀色,也注意到劉辯話語未完。少年太子,自然也有幾分脾性,于是扯了扯劉寬的衣袖:“文饒,先讓殿下說完再諫言不遲,如此大呼小叫成何體統(tǒng)?”</p>
“孤早已察覺此事,堂堂皇宮竟遍布太平道信徒,如此孤豈能安睡?”</p>
其實后漢的朝堂早就注意到了張角的太平道,如此規(guī)模龐大的一個宗教組織自然早就引起了中央和地方各郡縣的重視,但出于對局勢的考慮,劉宏當(dāng)初選擇了退讓。</p>
數(shù)年前張角便因鼓動百姓,“或棄賣財產(chǎn),流移奔赴,塡塞道路,未至病死者亦以萬數(shù)”,被朝堂以“誑耀百姓”的罪名抓捕。</p>
然而光和四年(公元181年)閏九月,劉宏大赦天下,將張角及一眾弟子教眾納入了大赦范圍內(nèi),但要求張角立刻解散教眾,結(jié)果張角卻沒有悔改。</p>
也就是說,如今的太平道勢大,純粹是劉宏放任的。</p>
“此次張讓、趙忠、郭勝、高望等四人,為孤清除了宮中上百名太平道信徒,張讓、趙忠也向孤坦言,其與太平道來往密切,但不知太平道有無反意,只是信道?!?lt;/p>
“而后中常侍呂強覺察宮中有中常侍封谞、徐奉二人勾連太平道嵩洛大方馬元義為內(nèi)應(yīng)。”</p>
劉辯說到這里的時候眼中掠過一抹慶幸,他只記得歷史上張讓、趙忠與太平道來往密切,但二人應(yīng)是沒有反意,為了確保宮中安全,還是讓一眾中常侍清查宮中太平道信徒,卻沒想到還真有意外驚喜。</p>
不,應(yīng)該是驚嚇。</p>
中常侍呂強在審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同為中常侍的封谞、徐奉二人似乎對太平道了解過甚,還有刻意放過一些太平道信徒內(nèi)侍、宮女的行為。</p>
原以為這不過二人是袒護(hù)些義子、義女、義孫之流,卻沒想到呂強細(xì)查之下竟發(fā)現(xiàn)二人與一名為唐周的太平道高層來往頻繁。</p>
而后有人向呂強檢舉封谞、徐奉二人是太平道內(nèi)應(yīng),欲在宮中作亂。</p>
呂強便立即請示劉辯,劉辯調(diào)步兵校尉高順領(lǐng)人隨呂強捉拿封谞、徐奉二人及其心腹等逆黨,但未曾抓捕唐周。</p>
而從封谞、徐奉口中,劉辯也審問出了那驚駭漢室的十六字箴言。</p>
從劉辯口中得知太平道竟真的有反意,并且將手伸入了宮中,三人驚駭莫名。</p>
“敢問殿下,哪十六個字?”</p>
劉辯輕哼一聲,聲音前所未有的冰冷,雙手撐地身軀向著三人微微前傾,就像是生怕他們聽不清似地一字一句道。</p>
“蒼天已死,黃天當(dāng)立!”</p>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叔嫂在一起的小說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一覺睡到下午醒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覺睡到下午醒并收藏叔嫂在一起的小說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