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睡到下午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一章:謀同孝文,霸類世宗,叔嫂在一起的小說,一覺睡到下午醒,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謀同孝文,霸類世宗
“張角該殺!”</p>
“逆賊當千刀萬剮!”</p>
“太平道當斬盡殺絕!”</p>
楊賜、劉陶和劉寬三人一個比一個憤怒,一個比一個極端,仿佛要生吞活剝了張角一般。</p>
說前兩句話的是劉陶和劉寬,他們都是大漢宗親,雖親近士人,卻也是忠心愛國之人。</p>
而楊賜這等三世三公的大漢頂級士族對太平道反倒是比這兩位大漢宗親還要深惡痛絕!</p>
如此遍及八州的叛亂勢必引起大漢的崩頹,屆時鮮卑、烏桓、匈奴、西羌、武陵蠻以及山越等諸多蠻夷自然也不會老實,勢必造成天下動蕩,或者說一場天下勢力的大洗牌!</p>
作為大漢頂級士族,他自然是不希望迎來這樣一場大洗牌的。</p>
大洗牌對他有什么好處,一旦造反那弘農(nóng)楊氏世代累積的清名便要敗壞在他這一代了,而除此以外最好的結(jié)果也不過是維持現(xiàn)狀,他自然不愿意大洗牌。</p>
而且大洗牌也意味著利益的重新分配!</p>
誰要動他家的蛋糕,那比刨了他弘農(nóng)楊氏的祖墳還要令他無法接受。</p>
因為沒人敢刨他弘農(nóng)楊氏的祖墳,可一旦弘農(nóng)楊氏衰敗,那是真的有人敢動他家的蛋糕!</p>
不好,那群賤民叛亂,若是打進弘農(nóng),鬧不好真有可能把他弘農(nóng)楊氏的祖墳給刨了!</p>
“老臣既為太尉,此軍國大事涉及我大漢四百年之江山基業(yè),老臣不得不慎重,敢問殿下將如何應(yīng)對此等叛亂?”</p>
按照歷史原本應(yīng)當身體日漸消瘦,最多再活兩年的楊賜,竟如返老還童般頭腦清明,原本彎著的腰也直了起來。</p>
劉辯也不由側(cè)目,嚯,這小老頭目光都清澈了許多,頗有幾分垂死病中驚坐起的感覺。</p>
“賊子招供,將于明年,也就是甲子年三月初五叛亂?!?lt;/p>
“屆時究竟是何等情況孤也不知,但太平道若欲成事,必克雒陽!”</p>
“太平道信徒眾多,這是賊人的長處,卻也是短處?!?lt;/p>
劉辯從袖中取出一塊飴糖放在案幾上,這是為了防止早朝時腹中饑餓以備充饑的,不僅是劉辯有,百官其實都備了些沒有氣味、吃起來無聲但又能充饑的吃食。</p>
指著這塊飴糖,劉辯的臉上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p>
“此物便是賊子的軟肋!”</p>
楊賜作為太尉,雖不善兵事,卻也不是一無所知,立刻反應(yīng)過來劉辯指的是什么,低呼出聲:“糧草!”</p>
“孤欲置函谷、太谷、廣成、伊闕、轘(huán)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guān)都尉?!?lt;/p>
“只要三河與三輔不亂,大漢就能屹立不倒?!?lt;/p>
“四五十萬信徒,青壯者又有幾人?堅持幾個月便足以動搖其軍心,一旦遭逢大敗,便四散潰敗?!?lt;/p>
“孤所憂慮者,不在破賊,在治亂也?!?lt;/p>
劉辯嘆了口氣,他說謊了。</p>
擊敗黃巾絕非易事。</p>
雖說歷史上擊敗黃巾的攻略就在他腦子里,可前提是放權(quán)給士族豪強,令他們自行征召私兵幫助朝廷剿賊,自此中央朝廷對地方的控制權(quán)被削弱到了極點,這才釀成了漢末群雄割據(jù)的場面。</p>
他自然是不能再重蹈覆轍的,但這也就意味著平定黃巾的難度會大大加劇。</p>
這之后才是該頭疼戰(zhàn)后恢復(fù)各地治安的事情。</p>
這些黃巾賊寇,黃頭巾一摘便成了百姓,但又沒有戶籍,便成了流民。</p>
流民一旦多了,又會生亂。</p>
這也是為什么張角三兄弟都被斬殺,各地黃巾卻如同雨后春筍般冒出來,更是誕生了青州黃巾和黑山黃巾這兩支一度令漢廷疲于應(yīng)對的黃巾余孽。</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叔嫂在一起的小說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一覺睡到下午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覺睡到下午醒并收藏叔嫂在一起的小說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