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百零三章 太子之見,細縫父女by孔羌筆趣閣,夜深,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子之見
太子的這番話讓孫承宗刮目相看,他沒想太子會從這個角度著眼,而且聯(lián)想到了當年萬歷皇帝的故事。</p>
不僅是萬歷皇帝,就連嘉靖皇帝在立皇嗣上同樣猶豫不決,只不過嘉靖皇帝的兩個皇子裕王和景王后者死的比較早,在嘉靖四十四年病故,所以嘉靖沒了其他選擇,只能選裕王。</p>
但萬歷皇帝不一樣,萬歷皇帝一直不立太子的原因是因為他想立福王,并且和大臣們?yōu)榇藸幎妨耸嗄?,可最終萬歷皇帝還是理智占了上風,按照祖宗制度選擇了后來的光宗為太子,至于光宗登基后僅一個月就因為紅丸案駕崩,這怪不得萬歷皇帝,因為這是誰都無法預料的結果。</p>
太子從這角度入手,是常人沒能看明白的,僅此就能看出太子的眼光,而且對這個答案孫承宗同樣表示贊同,他的看法和太子一樣,如果不是因為靈帝的這番作為埋下隱患,也不會有后來的許多事發(fā)生。</p>
目光下意識朝著宋王看去,孫承宗在對太子的回答滿意同時也擔心宋王心中會有什么想法。畢竟這段歷史是少帝和獻帝兄弟二人先后為帝,而太子和宋王同樣也是兄弟,太子說這番話,宋王心中會有什么想法呢?</p>
不過當看見宋王絲毫沒有聯(lián)想到自己,反而帶著佩服的眼神看著太子的時候,孫承宗心里松了口氣,看來太子和宋王還是兄弟情深的,宋王沒有半點其他想法,不過想來也是,兩人都是嫡子,是一母同胞,太子比宋王大了幾歲,從小又一起長大,他們之間的感情可比普通皇子之間要深厚的太多,再加上宋王對太子這個哥哥向來敬佩尊重,想來大明不會發(fā)生那樣的情況。</p>
太子繼續(xù)道:“其實到這一步依舊還是有挽救的可能,畢竟少帝已繼位,何太后臨朝處理政務,何進與太傅袁隗共同輔政,實際上何太后和何進已執(zhí)掌了朝政,大勢已在何家手中。如果何太后和何進不那么急迫,按部就班緩緩圖之,等過了幾年后再一步步解決問題,尤其不主動挑起何董相爭,以至董太后離京病故,又步步緊逼,強逼宦官為自保奮起一搏的話,也不會造成這樣惡劣的結果?!?lt;/p>
“話說回來,何太后雖身份貴重,卻沒有半點政治眼光和手段,何進屠夫出身一介武夫頭腦簡單,更不懂政局穩(wěn)定的重要性。再加上當時世家大族的挑唆和相互利益所至,何進這人又過于自大,獨自冒險入宮以至身死。等何進一死,短暫的平衡徹底打破,世家大族借著何進一事挑起爭端,趁機起兵屠殺異己,想借這個機會把外戚、官宦一網打盡,然后獨攬大權,壓制皇權。”</p>
“但他們萬萬沒想到做錯了一件事,那就是引董卓入京。董卓是世家招來的,卻釀成了惡果。董卓搶先一步把皇帝和陳留王抓到手中,然后再以軍權壓制世家,屠殺異己,之后又行廢帝另立事,接著獨攬朝政清除世家在朝堂影響力,世家當然不甘束手就擒,從而最終導致天下大亂……。”</p>
說到這,太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對孫承宗道:“老師,學生暫時能想到的就是這些了,學生對此段史了解的不多,僅只能從老師講述和書本上判斷一二,這些所言僅是學生淺見,并不完全。依學生來看,當時的情況異常復雜,各方面的勢力摻雜其中,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遠非學生所說的這般簡單,想要搞明白這些,還需老師多多教導才是?!?lt;/p>
孫承宗心中很是高興,伸手撫著長須不由得點頭,太子不僅聰慧,還能舉一反三,尤其是對政治的敏感和判斷力遠超出了他的預計,有這樣一個學生,他這個當老師的如何不喜呢?</p>
對于孫承宗來說,當年的天啟皇帝同樣聰明無比,政治手段也不差,天啟皇帝利用魏忠賢打擊東林黨,意圖重振皇權,從出發(fā)點是沒有問題的,而且魏忠賢干的也不錯,短短數年時間就幫著天啟皇帝做了許多事,朝堂上經過清洗后面目一新,皇權進一步穩(wěn)固,大明各方情況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好轉。</p>
可惜在孫承宗看來天啟皇帝雖然做的不錯,可他從出發(fā)點上卻有了偏差,他的許多做法從效果來說的確是做到了,可他的諸多手段卻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p>
魏忠賢的確能干,可他這個混混出身的大太監(jiān)雖為天啟皇帝做了事,卻也引來諸多罵名,這些罵名不可避免地同樣落到了天啟皇帝的身上。對自己的學生異常了解的孫承宗對此也頗有不滿,雖然他沒直接反對天啟皇帝的這些做法,卻對天啟皇帝這樣做的最終結果很是擔憂。在孫承宗看來,哪怕天啟皇帝之后在收回全部皇權處置了魏忠賢,可造成的許多后果也無法彌補的,而且東林黨倒下也不代表著文官集團徹底屈服于皇權,沒了東林黨或許會冒出一個西林黨或者北林黨,文官集團早就根深蒂固,無論是誰當皇帝,以大明的體制而言這種爭奪是根本避免不了的。</p>
在之前是君權和相權的爭奪,而自從朱元璋取消了丞相這個職務后,就成了皇帝和文官的爭奪,作為皇帝獨攬大權根本就做不到,要不然也不會有后來皇權和司禮監(jiān)對抗文官集團的情況發(fā)生。而大明政權三足鼎立,其中最重要的是平衡才對,哪怕短時間內皇權超過了文官集團掌控的權利也只是一時,無法徹底長久。</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細縫父女by孔羌筆趣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夜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深并收藏細縫父女by孔羌筆趣閣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