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九十章 取消遼餉,細縫父女by孔羌筆趣閣,夜深,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取消遼餉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p>
至少兩三年里朱慎錐不用擔心銀子不夠的問題,所以就算這一次稅款交解出點岔子,也動搖不了朝廷的財政運轉。</p>
當然,這個前提是建立在不爆發(fā)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的前提下,如果有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發(fā)生,這銀子是肯定不夠用的,就像這一次光是打退皇太極的進攻,調集重兵駐守長城,軍費和其他方面的開支就高達近百萬之巨。</p>
從天啟朝到崇禎朝,大明的財政開支中最大部分就是遼餉,天啟初年,遼東軍餉開支達到了高峰,四年內遼餉高達一千七百二十萬兩,從這個數(shù)據(jù)來看,每年的遼餉支出為四百三十萬兩之巨。</p>
等到崇禎朝,遼餉維持在每年三百五十萬至四百萬左右,幾乎占了整個國家的財政收入全部,如此大的開支卻依舊無法讓遼東戰(zhàn)局穩(wěn)固,明軍在遼東敗多勝少,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的實力卻越來越強,實在是令人無法想象。</p>
當然了,這些遼餉開支中真正花在軍隊身上有多少其實大家心知肚明,要知道大明正統(tǒng)年間,九邊的全部軍餉開支僅每年不到三十萬兩,而現(xiàn)在僅遼東一地就超過了三百五十萬兩,足足是正統(tǒng)年間的十二倍之巨。</p>
這么多銀子,一部分是被上下其手給“漂沒”了,用一句不好聽的話,朝廷撥款下來還沒出京呢,銀子就直接少了二至三成,等到了遼東,薊遼總督、遼東巡撫這些人過一過手,這銀子又少了這個比例,最初撥款的一百萬轉眼就變成了五十萬。</p>
這還沒完,接著遼東將門各將領拿到銀子后,五十萬就成了三十萬甚至更少,隨后因為寧錦防線的修繕又支出一部分,其中又給貪污了不少,最終落到軍隊的普通士兵頭上,原本一百萬的軍餉就成了十萬甚至更少的數(shù)額。</p>
在這種情況下,高額的遼餉實際用在實處的僅僅百分之十,有些膽子大的將領們就連這百分之十都無法保證,朝廷撥了這么多錢,從上到下一個個吃得滿嘴流油,可軍士們卻依舊連三餐不飽實發(fā)軍餉不足,這戰(zhàn)斗力如何保證?</p>
遼餉到如今已成了一個黑洞,就算把再多的銀子往里面填也填不飽這些人的橫欲。</p>
而且從目前情況來看,要以武力徹底解決遼東問題大明很難做到,大明現(xiàn)在內部問題嚴重,地方叛亂未平,各地天災頻繁,大明的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何談對外戰(zhàn)爭?</p>
這一次應戰(zhàn)是不得已而用之,如果不是皇太極主動出兵,朱慎錐根本不想打這一仗??杉热淮蛄?,那么就必須集中力量打贏,只有打贏這一仗,遼東才會太平些日子,吃了大虧的皇太極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再來進攻大明。</p>
而且這次朱慎錐不光動用了自己的主力軍隊,還調動了土默特各部的底牌,直接包抄皇太極的后路,以此給對方震懾。</p>
這樣一來,皇太極以后再想從蒙古繞道過山海關攻擊大明就要掂量一下,在沒有徹底解決蒙古問題前,皇太極應該不會再冒這種風險。畢竟土默特虎視眈眈,正面的明軍又不好對付,皇太極的八旗再能打人數(shù)也是有限,哪怕三五個換一個明軍,皇太極也承擔不了這樣的損失。</p>
所以說朱慎錐判斷接下來皇太極絕對不會再從蒙古繞行進攻大明,大明只需要在薊州到遵化一帶駐守一支軍隊,恢復之前薊州鎮(zhèn)的規(guī)模,然后遏制住山海關一線的防御,就能把皇太極攔在遼東。</p>
從這點來看,朱慎錐的目的是要改變之前的遼東戰(zhàn)略方向,一直以來大明在遼東的戰(zhàn)略都是徹底解決當時的后金,也就是現(xiàn)在的大清政權,以消滅對方收復整個遼東為目的。</p>
無論是最初的薩爾滸之戰(zhàn),還是后來孫承宗以守為攻步步緊逼,又或者袁崇煥大言不慚號稱“五年平遼”之策,都是建立在這個前提之下。但以目前的大明局勢來看,要達到這個目的暫時是不可能的,如果明知不可為而繼續(xù)為之,那么大明非但要在遼東戰(zhàn)場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還要不斷因為巨額遼餉的拖累導致大明財政進一步惡化,從而使得整個國家虛弱下去。</p>
朱慎錐決定調整遼東戰(zhàn)略,由守為攻,與其花大量的軍費去做根本完成不了的事,倒不如改變戰(zhàn)略目標。</p>
遼西走廊是最好的防線,目前控制在明軍手中的防線相對穩(wěn)固,只要不奢望去進攻,僅僅只是做好防守的話,皇太極再有能力也攻不破這道防線,更不用說打破山海關了。</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細縫父女by孔羌筆趣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夜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深并收藏細縫父女by孔羌筆趣閣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