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不在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0章 漢天子詔令:大將軍劉備建國號楚,,岳父關(guān)羽,我開局勸劉備奇襲襄陽,天命不在身,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人一帶頭,糜竺,簡雍,趙云,黃忠,魯肅,顧雍等京官們,迅速跟進上表。</p>
緊接著,關(guān)羽,張飛兩位分都荊揚軍事的大將,立刻也上表天子。</p>
隨后荊州揚州交州,三州的刺史郡守們,亦隨之上表。</p>
一時間,江南半壁,無數(shù)道上表,如雪片般送往了應天,皆奏請?zhí)熳?,加封大將軍劉備為國公?lt;/p>
天子年幼,詔令自然是出自于太后伏氏之手。</p>
伏太后遂順應文武百官所請,以天子名義下詔,加封劉備為國公。</p>
不出所料,劉備毫不猶豫的辭拒了天子策封。</p>
兩天后,蕭和帶著百官的委任,入大將軍府來勸說劉備奉詔。</p>
“伯溫啊,朝野的那些上表,都是你和孔明,還有云長他們搞出來的吧?”</p>
一見面,蕭和湯茶還未喝一口,劉備便苦笑著問道。</p>
“這個嘛…”</p>
蕭和認也不是,不認也不是,只得低頭呷起了湯茶。</p>
“吾知你們是一番好意,可你們有沒有想過,今曹操僭越稱公,吾若也建國封公,豈非為天下人議論,說我劉備欲仿效曹操謀朝篡位?”</p>
“今吾迎奉天子,總攬百官朝政,吾若奉詔進位為公,世人必會認為是我逼迫天子下詔,封為我公!”</p>
“天下悠悠之口,我劉備豈能不顧?”</p>
“你們的這一番好意,卻將備置于了爐火上烤??!”</p>
劉備也是推心置腹,掏心掏肺的與蕭和道出了心中顧慮。</p>
蕭和輕嘆一聲,放下了茶碗。</p>
“大將軍行事每每與曹操相反,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大將軍乃是奉天子以討不大臣。”</p>
“大將軍不欲效仿曹操,不愿給世人落下一個挾君的口實,這和等都明白大將軍的苦衷?!?lt;/p>
蕭和話鋒一轉(zhuǎn),接著說道:</p>
“可大將軍有沒有想過,曹操所以建國封公,正是為名正言順給北方豪杰封官許爵,將天下漢臣都轉(zhuǎn)變成他的魏臣?!?lt;/p>
“曹操是在以子孫世代公侯為餌,將整個北方的才俊猛士,跟他曹魏興衰存亡,牢牢的綁在一起,好讓這些豪杰為他曹氏赴湯蹈火?!?lt;/p>
“大將軍若不能進位稱公,若不能許麾下豪杰一個同樣的前程,豈非寒了這些誓死追隨大將軍的豪杰之心,又如何與曹操爭奪人心?”</p>
蕭和聲色肅厲的一番分析,說的已經(jīng)再明白不過。</p>
大家伙跟著你,固然是為匡扶漢室的理想。</p>
可理想這玩意兒不能當飯吃,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關(guān)羽張飛,大家追隨你老劉,多數(shù)還是因為有個封侯拜爵,門蔭子孫的盼頭。</p>
你死不肯建國稱帝,誰能猜到你是什么意思?</p>
大家或許會猜想,你劉備真就只想匡扶漢室,將來江山一統(tǒng)之后,真就把大權(quán)歸還天子,自己拍拍屁股養(yǎng)老去了。</p>
那我們這些追隨你打江山的老部下怎么辦?</p>
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重新掌權(quán)之后,不承認你給我們請來的那些官爵怎么辦?</p>
天子為穩(wěn)固權(quán)力,對我們這些人發(fā)動清洗怎么辦?</p>
一旦有了這樣的猜測,人心自然就開始不安,人心不安,又焉能全力以赴為你赴湯蹈火,討逆殺賊?</p>
若真如此,你何以匡扶漢室?</p>
劉備陷入了沉默。</p>
其實到了今天這般權(quán)位,蕭和所說的這些道理,他又豈會不知。</p>
憑心而論,到了今天這般手握三州之地,雄霸江南半壁的地步,若說他對那個位子沒有半點動心,那真就是虛偽了。</p>
劉備猶豫了。</p>
也僅僅只是猶豫,離思想轉(zhuǎn)變,下定決心,還差一劑猛藥。</p>
蕭和眼珠轉(zhuǎn)了一轉(zhuǎn),遂道:</p>
“大將軍,和先前曾推演過,倘若大將軍不能順應天意進位為公,極有可能輸?shù)袅伺c曹操的人心之爭。”</p>
“這匡扶漢室的偉業(yè),也有功虧一簣的可能,大漢江山更有被曹操竊取的危險?!?lt;/p>
“大將軍,此事關(guān)乎到興復漢室的大業(yè),還請大將軍務必要以大局為重,將個人榮辱置之度外呀?!?lt;/p>
蕭和一臉意味深長,在劉備面前故弄起了玄虛。</p>
你老劉此前不是一直猜測,我是師從于世外仙人,有能掐會算,未卜先知的神仙手段么。</p>
反正我也沒有否認過,那我就利用你們給我立的這個人設(shè),“故弄玄虛”忽悠你老劉一回。</p>
果然。</p>
聽得蕭和這番推算,劉備身形一凜,原本猶豫的眼神,立時為緊張取代。</p>
“伯溫師從世外仙人,有未卜先知之能,從預言劉景升驚懼而亡起,就未曾失算過一回。”</p>
“如他所言,若我辭拒進位為功,難不成真會令匡扶漢室的大業(yè)功虧一簣?”</p>
“若如此,我劉備豈非成了大漢的罪人?”</p>
劉備思緒澎湃,眼中猶豫一點點在瓦解。</p>
終于。</p>
權(quán)衡良久后,當劉備深吸一口氣,抬頭再看向蕭和時,神情已然決毅如鐵。</p>
“倘若我劉備,因個人榮辱,誤了興復漢室的大業(yè),備有何顏面去面對列祖列宗!”</p>
“好,我答應你們,我奉詔進位為公便是!”</p>
蕭和如釋重負,長松了一口氣。</p>
老劉終于被說服,最后的障礙就此搬除。</p>
接下來,只剩下一件事,那就是老劉的封號。</p>
選擇不多,無非是吳楚二號而已。</p>
應天為京師,天子又身在吳地,自然不能以吳為國號。</p>
何況老劉起家于荊州,根基班底多以荊州人為主,國號若是選吳也不合適。</p>
那么就只剩下一個選擇——楚。</p>
于是天子劉熙二次下詔,詔令劉備建國號為楚公國,以南陽,南郡,江夏,長沙,豫章五郡為楚公國疆土,定都襄陽。</p>
時年春末,劉備正式進位楚公。</p>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岳父關(guān)羽,我開局勸劉備奇襲襄陽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天命不在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命不在身并收藏岳父關(guān)羽,我開局勸劉備奇襲襄陽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