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熱痢的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章 偶遇,科舉:我的過目不忘太招禍!,我熱痢的馬,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昨夜窗下那枚來歷不明的油紙團,如同投入心湖的一塊堅冰,寒意久久不散。李明最終沒有去撿,只是用一根長竹竿將它撥到了墻角更深的陰影里。
未知的窺探與莫名的“禮物”,讓這間小小的客棧房間充滿了無形的壓力。
府試在即,他強迫自己將心神拉回書卷,然而伏案良久,徐靜舟那兩本承載著世情百態(tài)的舊冊子翻得嘩嘩作響,周教諭關(guān)于“筋骨”與“血肉”的點評言猶在耳,思路卻如同陷入泥沼的牛車,沉重而難以前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放翁的詩句此刻顯得如此沉重而貼切。他需要更廣闊的視野,需要跳出這斗室,去呼吸府城更深沉的“煙火”。
“忠叔,鐵柱,我想去書肆看看?!崩蠲鞣畔鹿P,揉著發(fā)脹的眉心。
“書肆?”張鐵柱正就著咸菜啃饅頭,聞言一愣,“明哥兒,咱們帶的書還不夠看?府城的書貴死個人!”
忠叔卻似乎明白了什么,點點頭:“也好,少爺也該出去透透氣。府城最大的書肆當(dāng)屬‘文淵閣’,就在府學(xué)東邊那條文華街上。老奴陪您去?!?
“不必了忠叔,”李明站起身,“我想一個人走走,靜一靜。” 他需要獨自去觀察,去感受,去捕捉那些能激活僵化思維的細微脈搏。
忠叔沉吟片刻,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巧的舊錢袋,倒出幾塊碎銀和一些銅錢,數(shù)了數(shù),塞到李明手里:“少爺拿著,萬一……遇到想看的珍本,也好應(yīng)急。府城書價不菲,量力而行便是?!?那錢袋的分量很輕,忠叔眼中的關(guān)切卻很重。李明心頭微澀,默默接過,放入懷中。
文華街果然不負其名。相較于主街的喧囂市井氣,這里彌漫著一種沉靜的書卷墨香。青石板路兩旁,大小書肆林立,招牌古樸雅致。
除了氣派非凡、雕梁畫棟的“文淵閣”,還有不少專營古籍、字畫、碑帖的精致小店,更有一些門臉窄小、堆滿舊書的“陋室”,吸引著囊中羞澀的寒門學(xué)子。
李明沒有立刻進那富麗堂皇的文淵閣,目光反而被一家不起眼的舊書肆吸引。店招是塊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木匾,上書三個樸拙的隸書:“積微齋”。
店門半開,里面光線有些昏暗,空氣中漂浮著陳年紙張?zhí)赜械?、略帶霉味的墨香。這氣息,竟讓他莫名想起了父親書房里那些蒙塵的舊書。
店內(nèi)空間不大,書架頂天立地,塞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大多品相陳舊,書頁泛黃卷邊。一個須發(fā)皆白、戴著老花鏡的掌柜伏在柜臺上,正就著天窗透下的光,小心翼翼地修補著一本殘破的線裝書,神情專注得仿佛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寶。店內(nèi)只有寥寥兩三個顧客,各自在書架間安靜地逡巡。
李明放輕腳步走了進去。他的目標(biāo)很明確,尋找那些記載地方掌故、律法案例匯編、甚至前朝野史筆記之類的“雜書”,這些正是他目前最渴求的、能補充“血肉”的養(yǎng)料。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科舉:我的過目不忘太招禍!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我熱痢的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熱痢的馬并收藏科舉:我的過目不忘太招禍!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