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龍?zhí)崾灸嚎春笄笫詹兀ǖ?4章 亂世之始 · 白耳覺醒,從邊陲小將到帝國戰(zhàn)神,小皇龍,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公元1275年冬,南宋德佑元年長江北岸,風雪交加。蒙古大軍已渡漢水,圍困襄陽月余。城中糧草日漸緊張,士卒疲憊不堪,而朝廷援軍遲遲未至。百姓流離失所,戰(zhàn)火將這座昔日繁華的重鎮(zhèn)推向絕境。我名趙信,祖籍隴西,本是蜀地遺民后裔。自幼聽聞先祖曾為劉備帳下白耳兵統(tǒng)領,忠義驍勇,屢立戰(zhàn)功。然宋室南渡之后,家道中落,我只能投身行伍,輾轉至前線效力。此番被調至襄陽東門駐守,手下不過百余人,皆是臨時征召的鄉(xiāng)勇、役夫,連制式鎧甲都不齊整。面對蒙古精騎與器械部隊,我們如同以卵擊石。那一夜,我獨坐營帳,望著手中傳家的白耳令牌,思緒萬千。忽覺掌心發(fā)熱,令牌泛起微光。緊接著,一陣暈眩襲來,天地仿佛翻轉。再睜眼時,耳邊傳來低沉卻整齊的聲音:
“白耳聽令?!?
我猛然起身,只見我的士兵們眼神如電,動作利落,步履穩(wěn)健,竟似脫胎換骨。有人低聲說道:“將軍,我們……變了。”我知道,那是白耳兵的靈魂,穿越千年戰(zhàn)火,降臨在這支隊伍之中。從那一刻起,我們的命運開始改變。
【覺醒初現(xiàn)】
第二日清晨,敵軍照例在東門外列陣挑釁。一支百余人的蒙古斥候隊策馬而來,意圖試探城防。我下令出戰(zhàn)。以往這些鄉(xiāng)勇們聽到號令便慌亂無措,今日卻迅速整隊,步伐整齊,眼中多了一份冷靜與決絕。他們自發(fā)分為三組,一組佯攻,兩翼包抄,利用地形設伏。不到半炷香時間,敵軍斥候大部被殲,僅數(shù)人逃回。這是我在軍中服役多年來的第一次勝利。我意識到,“白耳兵”并非簡單的戰(zhàn)斗力提升,而是將原本普通的士兵訓練成具備高度組織性、戰(zhàn)術執(zhí)行力和戰(zhàn)場應變能力的特種部隊。但與此同時,我也明白——這股力量無法憑空制造兵力,也不能賦予超自然的能力。它依賴于現(xiàn)有士兵的意志、訓練與實戰(zhàn)經(jīng)驗。
【首戰(zhàn)告捷】
三日后,敵軍主力正式攻城。炮矢如雨,云梯林立,襄陽東門岌岌可危。我親率這支新生的“白耳兵”,登上城墻,迎敵而上。我們利用夜色掩護,提前布置火油桶、滾木礌石,并在城墻上設置陷阱。當敵軍攀爬云梯之時,我們突然發(fā)動反擊,精準打擊敵軍薄弱環(huán)節(jié)。短短半個時辰,敵軍傷亡慘重,被迫撤退。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戰(zhàn),也是“白耳兵”的首次實戰(zhàn)檢驗。雖然只是小規(guī)模戰(zhàn)斗,但它證明了一件事——哪怕是最普通的士兵,在正確的訓練體系與精神引導下,也能成為真正的戰(zhàn)士。
【未來之路】
如今,我已不再是那個只能仰望將領、聽命行事的小校。我擁有“白耳兵”的力量,也肩負著更大的責任。襄陽能否守住?南宋是否還有希望?我不敢妄言。但我知道一件事:若要在這個亂世中生存下去,不僅要靠勇氣,更需要謀略、紀律與忠誠。而這,正是“白耳兵”的本質。
烽火未熄 · 襄陽危局
一、糧道告急
自“白耳兵”覺醒后,東門防線雖屢次擊退敵軍試探,但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蒙古大軍并未因小挫而退,反而加強了對襄陽的合圍之勢。伯顏坐鎮(zhèn)中軍,指揮調度有方,切斷了我軍三條主要糧道。城內儲糧日益緊張,士卒每日口糧減至半份,百姓更是食不果腹。我奉命前往南門外巡查,發(fā)現(xiàn)昔日的商道已被敵軍斥候封鎖。幾名傳令兵皆未能歸來,顯然是遭了埋伏?!皩④?,我們是否要打通糧道?”副將李昭低聲問道?!氨仨毚蛲?。”我沉聲道,“否則襄陽不戰(zhàn)自潰?!蔽覜Q定親自帶隊,率領三十名“白耳兵”夜襲敵軍設卡點,恢復一條通往江陵的隱蔽運糧小道。
二、夜襲糧道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從邊陲小將到帝國戰(zhàn)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小皇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皇龍并收藏從邊陲小將到帝國戰(zhàn)神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