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章 折翼的天使(下),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高山流水兮,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冬至那天護士送的半塊餃子,她沒舍得吃,把餃子皮曬干壓在罐底。
罐子漸漸滿起來,藥片的影子被各種細碎的光亮覆蓋。有次大嫂整理床頭柜,不小心碰倒了玻璃罐,那些被精心收藏的物件滾了一地:褪色的櫻花瓣、磨圓了邊角的鋼筆帽、皺巴巴的餃子皮……
大嫂看著女兒歪歪扭扭的字跡,突然想起寧寧曾指著罐子說:“媽,等攢夠一千個愿望,我的肺就會變好嗎?” 此刻她蹲在地上撿那些碎光,指腹觸到曬干的餃子皮,忽然覺得那不是干癟的面皮,而是女兒用盡全力擁抱生活的證據(jù)。
三年級時,寧寧的作文本成了班主任的 “特別關注對象”。別的孩子寫 “我的理想是當科學家”,她寫:“我的理想是能完整地唱完一首《茉莉花》。”
老師在評語里畫了問號,她在下一篇作文里附了張圖:一個小女孩脖子上掛著氧氣瓶,手里拿著麥克風,旁邊畫著三朵正在開放的茉莉花。
哮喘最嚴重的那年,她的喉嚨像被荊棘纏繞,每一次呼吸都帶著刺痛。語文老師布置命題作文《疼痛》,她交上去的本子里夾著一片草葉 —— 那是她疼得睡不著時,從病房窗戶縫隙里摳出來的草。
作文里寫:“疼痛像喉嚨里的刺,可我發(fā)現(xiàn),當你盯著刺看久了,會看見刺尖上掛著露珠,那是太陽給疼痛的吻。” 老師把這篇作文推薦到???,編輯特意打電話來問:“這個‘喉間的刺’是比喻嗎?”
寧寧在電話那頭輕輕咳嗽著說:“不是比喻,是真的像有刺呢,但我覺得露珠也是真的?!?
她的鉛筆盒里永遠放著兩樣東西:潤喉糖和小鏡子。每當喉嚨發(fā)緊,她就含一顆糖,對著鏡子看自己的舌頭 —— 母親說過,舌頭靈活的人說話不會打結(jié)。
鏡子里的女孩臉色蒼白,嘴唇因缺氧泛著青紫,但眼睛總是亮的,像落了兩顆星星。有次同桌借她的鏡子,發(fā)現(xiàn)背面用修正液寫著一行字:“今天也要讓喉嚨里的刺開出花來?!?
四年級的秋天,寧寧累計請假的天數(shù)超過了上課天數(shù)。她的書包里裝著同學們輪流抄的筆記,紙頁邊緣被翻得毛糙,有的地方沾著墨水漬,那是同桌寫字時不小心蹭上的。
她把筆記本掛在輸液架上,吊瓶的藥水一滴一滴落進血管,她的筆尖就在紙頁上沙沙移動,像在和時間賽跑。
有次數(shù)學老師來醫(yī)院補課,看到她把輸液的左手藏在被子里,右手握著筆演算習題。“左手疼嗎?” 老師問。她搖搖頭,掀開被子 —— 左手手背上貼著退熱貼,她笑著說:“這樣藥水滴進去就不冰啦?!?
老師轉(zhuǎn)身擦掉眼淚,再回頭時看見她正在筆記本上畫笑臉,每個笑臉旁邊都寫著一個同學的名字。
病房的墻壁是慘白的,她用彩色粉筆在上面畫黑板報:左邊是語文課本里的古詩,右邊是數(shù)學公式,中間畫著個大大的太陽,太陽里藏著她的秘密 —— 用極小的字寫著 “等我回來”
。保潔阿姨每次擦墻都繞開那個角落,說:“這孩子的畫能給病房添點生氣。” 后來醫(yī)院規(guī)定不能在墻上涂鴉,寧寧就把黑板報搬進了玻璃罐,用彩色便簽紙寫滿知識點,罐子搖起來時,彩色紙片像彩虹雨。
十二歲生日前一個月,寧寧在雜志上看到海邊度假村的廣告。封面是個戴泳鏡的女孩在水里笑,水花濺得老高。
她把那頁撕下來貼在床頭,用紅筆圈出女孩的游泳圈,旁邊寫:“等病好了,要去海邊浮潛,看真正的珊瑚?!?大嫂偷偷買了個粉色的兒童游泳圈,藏在衣柜最底層,想著等她熬過這個冬天就帶她去。
生日那天,護士們用聽診器和輸液管做了個 “生日皇冠” 給她戴上。同病房的叔叔阿姨湊錢買了個氧氣罐形狀的氣球,氣球上畫著笑臉。吹蠟燭時,她剛鼓起腮幫就引發(fā)了咳嗽,蠟燭沒吹滅,卻把大家嚇了一跳。
她擺擺手讓大家別擔心,拿起牙簽小心翼翼地把蠟燭從蛋糕上挑下來,說:“留著吧,等我去海邊的時候,用它點篝火?!?
那天晚上,她翻出藏在枕頭下的游泳圈說明書,借著走廊的燈光一頁頁看。說明書上寫著 “適合 8-12 歲兒童”,她的手指停在 “12 歲” 上,輕輕摩挲著那個數(shù)字。
窗外的月亮很圓,像個被吹得飽滿的氣球,她對著月亮許愿:“如果只能選一個愿望,就讓我在海水里泡一分鐘吧,就一分鐘?!?
最終那個游泳圈直到她離開都沒拆封,和玻璃罐一起被收進木箱。后來大嫂整理遺物時,發(fā)現(xiàn)游泳圈說明書里夾著一片干透的櫻花瓣 —— 正是七年前放進玻璃罐的那片,如今花瓣邊緣已經(jīng)碎成粉末,像誰在上面撒了把星星的碎屑。
寧寧離開后的第一個春天,大嫂在她的墓碑旁種了一片薄荷。初夏時,薄荷開出淡紫色的小花,蜜蜂嗡嗡地繞著花飛。
有天大哥蹲在墓前拔草,忽然發(fā)現(xiàn)薄荷叢里冒出幾株陌生的植物 —— 葉片像羽毛,莖稈上長著細小的絨毛,他認出來,那是寧寧作文里寫過的 “野櫻草”。
后來村里人發(fā)現(xiàn),王家門口的石縫里、墻根下,總能冒出些叫不出名字的小花草。有人說看見大嫂半夜拿著小鏟子在路邊挖坑,把收集來的花種埋進去。
她不說話,只是默默種著,仿佛在完成女兒未竟的心愿。有次下大雨,她蹲在泥地里護著剛發(fā)芽的幼苗,鄰居勸她:“嫂子,回家吧,花草淋點雨沒事的?!?
她抬起頭,臉上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說:“寧寧以前說,每顆種子都是星星掉在地上的孩子,得好好看著它們長大?!?
如今王家小賣部的窗臺上,總擺著個透明玻璃罐,里面裝著各種花草種子。有孩子來買糖時,大哥會抓一把種子給他們:“拿回去種吧,會長出很漂亮的花。” 孩子們不懂這其中的深意,只覺得這罐種子像極了故事里的魔法豆。
只有大哥知道,那些種子是寧寧玻璃罐里的星光,是她用短暫的生命播撒在人間的溫柔,是一個折翼天使留給世界的最后一句話:哪怕喉嚨里纏著荊棘,也要努力讓疼痛開出花來,讓每一粒被命運揉進泥土的種子,都能聽見春天的回聲。
她曾在病床上畫過一幅畫:一個女孩脖子上掛著氧氣瓶,手里捧著個玻璃罐,罐子里飄著無數(shù)發(fā)光的種子,種子飛出去,落在干涸的土地上,長出一片開滿花的森林。
那時她對大嫂說:“媽,等這些種子都長大了,我的肺就不會疼了吧?” 現(xiàn)在那些種子真的在人間生根發(fā)芽,在每個春天開出淡紫色的花,花香里帶著薄荷的清涼,像極了她當年含在嘴里的潤喉糖,也像極了她用盡一生去追逐的、那口自由而清甜的呼吸。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高山流水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山流水兮并收藏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