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紫麻的雷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章 技術推廣,這影響力擴大啦!,傻女逆襲:兵哥寵爆空間妻,喜歡紫麻的雷芝,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晨的薄霧還未散盡,夏家村村口已經熱鬧非凡。五輛來自不同鄉(xiāng)鎮(zhèn)的拖拉機排成長龍,車斗里擠滿帶著干糧和筆記本的農民。李嬸站在村牌坊下,手持鐵皮擴音器,聲音洪亮得像換了個人:
\"王家溝的鄉(xiāng)親往左走!李家集的跟我來!\"陽光穿過牌坊,將她樸素的身影鍍上金邊,宛如一幅鄉(xiāng)村振興的鮮活畫卷。
夏瀾站在培訓中心二樓,望著這一幕,胸口涌動著難以言表的成就感。自從競賽冠軍誕生后,周邊村莊來取經的人絡繹不絕。原本只能容納百人的培訓班,現在每天要接待超過兩百名學員!
\"夏老師!\"張小虎氣喘吁吁跑上樓,\"又來三個村的代表,教室坐不下了!\"
夏瀾快速翻看日程表:\"把實操課挪到試驗田,理論課分兩批上。\"她頓了頓,\"告訴李嬸,讓她帶第一批。\"
張小虎瞪大眼睛:\"李嬸...講課?\"
\"怎么?\"夏瀾挑眉,\"她可是冠軍,筆記比誰都認真。\"
確實如此。這三個月來,李嬸像是變了個人。每晚就著煤油燈啃教材,把夏瀾的教案抄了三遍,連去茅房都捧著《土壤改良手冊》。最讓人驚訝的是,她居然學會了用普通話讀專業(yè)術語——雖然帶著濃重的鄉(xiāng)音。
當夏瀾趕到試驗田時,李嬸已經開講了。二十多個外村農民圍著她,像小學生一樣認真。
\"看這葉子發(fā)黃,\"李嬸用帶著鄉(xiāng)音但異常清晰的語調解釋,\"不是缺氮,是錳過量!\"她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搓了搓,\"得用石灰調節(jié)ph值...\"
一個戴草帽的中年男人突然跪下,像朝圣一樣摸了下李嬸指的那片地:\"神了!俺村五十畝花生就是這么死的!\"
夏瀾悄悄退后,不忍打斷這動人的一幕。這就是技術推廣的意義——不是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實實在在的解決問題。
中午休息時,夏瀾進入空間尋求更系統(tǒng)的推廣方案。石碑感應到她的需求,立刻投射出三維輻射模型。當她調整\"跨村協(xié)作\"參數時,系統(tǒng)突然標出:
「示范戶輻射半徑:15公里」
「最佳推廣路線:東北方向優(yōu)先」
更神奇的是,系統(tǒng)自動生成了彩色編碼的推廣路線圖,將周邊村莊按接受度分為紅黃藍三區(qū),還標注了各村主要作物和常見問題。夏瀾如獲至寶,連夜調整了教學計劃。
第二天,沈毅帶來了新發(fā)明——用軍用通訊設備改裝的\"農業(yè)技術廣播系統(tǒng)\"。曬谷場上,他正調試著自制發(fā)射器,夏瀾突然靈光一閃:
\"能不能加個'田間問題熱線'?農民遇到問題可以直接打電話咨詢!\"
沈毅眼睛一亮:\"可以接入民兵值班室,三班倒接聽!\"
兩人立刻動手改造。朝陽將他們在曬谷場上架設天線的身影拉得很長,引得早起的村民駐足贊嘆。三天后,這個簡陋但實用的系統(tǒng)就覆蓋了周邊五個鄉(xiāng)鎮(zhèn)。
技術推廣的效果超乎想象。第二個月,夏家村培訓中心正式升級為\"五鄉(xiāng)農業(yè)技術推廣站\"。掛牌那天,縣領導親自剪彩,李嬸作為農民技術員代表發(fā)言。這個曾經大字不識的農婦,如今站在話筒前,用帶著鄉(xiāng)音的普通話念完了整篇發(fā)言稿。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傻女逆襲:兵哥寵爆空間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喜歡紫麻的雷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紫麻的雷芝并收藏傻女逆襲:兵哥寵爆空間妻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