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輕劍斬黃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9章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玄楨記,青燈輕劍斬黃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借祭天之名行嫁禍之實!\" 永熙帝抽出宗人府密報甩在地上,黃綾封皮拍在青磚上發(fā)出悶響,\"都察院左都御史收了趙王府二十箱火漆,\" 他的靴底碾過密報,\"地方官聯(lián)名保舉的折子,\" 冷笑一聲,\"墨水里的赤礦粉比趙王榷場的還多出一成!\"
太子撲通跪下,冠冕 \"當啷\" 落地:\"兒臣知錯!\" 他的額頭抵著冰涼的青磚,\"只是想逼趙王露出苛租證據...\"
\"證據?\" 永熙帝抓起《罪己詔》甩在太子背上,紙頁拍打聲驚起梁間棲鳥,\"你用東宮火漆封冊,卻填趙王墨料,\" 袍袖掃過御案上的火漆殘片,\"當朕看不出你替趙王背鍋的算計?\" 忽然俯身,冕旒垂落在太子眼前,\"你是儲君,\" 聲音里淬著冰,\"該學的是如何治國,\" 指腹碾過太子祭服上的日月紋,\"不是學市井潑皮甩鍋嫁禍!\"
殿外風雪呼嘯,太子的顫抖混著雪水滴落:\"兒臣... 兒臣以為...\"
\"以為朕會偏袒趙王?\" 永熙帝甩袖走向落地窗前,望著天壇方向的燈火,\"宗人府今早查封糧莊,\" 他的聲音忽然低沉,\"在賬房暗格里,\" 頓了頓,\"搜出了你東宮的空白火漆封皮。\"
太子的瞳孔驟縮,膝蓋重重磕在青磚上:\"兒臣... 兒臣...\"
\"退下吧。\" 永熙帝轉身時,冕旒已恢復端嚴,\"即日起閉門思過,\" 他的手指劃過御案上的《皇明祖訓》,\"什么時候明白儲君之責,\" 目光掃過太子歪斜的冠冕,\"什么時候再上朝堂。\"
殿門閉合的瞬間,太子的冠冕滾落在地,十二旒珠串散成一片,恰似他精心設計的局,此刻碎在乾清宮的青磚上。
子時的刑部值房,炭火燒得正旺。謝淵對著三份火漆樣本皺眉,周立捧著新到的密信,信封口的火漆印正是趙王府的赤礦紋。\"大人,\" 他的聲音壓得極低,\"密信里說,\" 指向信末的暗語,\"趙王用榷場的鐵砂,\" 咽了咽口水,\"換了都察院十份保舉狀。\"
子時的刑部值房,炭火燒得正旺。謝淵對著三份賬冊殘頁皺眉,周立捧著新到的密信,信封口的印記泛著暗紅。\"大人,\" 他的聲音壓得極低,\"密信里說,\" 指向信末的模糊暗紋,\"趙王用榷場的礦粉,\" 咽了咽口水,\"換了都察院十份保舉狀。\"
謝淵的指尖劃過賬冊上的苛租數(shù)字,墨跡在燭光下泛著異樣的光澤:\"官官相護到如此地步,\" 他的聲音低沉,指腹碾過紙面,\"這些數(shù)字用的太行赤礦墨,\" 又翻開趙王糧莊的收租契約,\"與地方官保舉狀的墨色,\" 喉結滾動,\"分毫不差。\" 忽然冷笑,\"太子在祭天詔書中用東宮舊紙,\" 指尖敲了敲《罪己詔》副本,\"卻填趙王榷場的墨料,\" 目光掃過案頭堆積的卷宗,\"分明是要坐實苛租,卻把火引到自己身上。\"
周立望著謝淵眼中的火光,想起那年在江西,大人也是這樣在燭光下分析稅單,最終揪出了襄王的貪腐。\"陛下為何不揭穿他們?\" 他終于忍不住。
謝淵望向窗外宗人府的燈籠,火光在雪地上投出長長的影子:\"陛下比我們清楚,\" 他的聲音輕得像雪,\"太子與趙王斗得越兇,\" 又指向乾清宮方向,\"那些被礦粉和墨料掩蓋的手腳,越容易在查案中露出來。\"
寅初刻,東宮的望月臺上,太子蕭桓望著乾清宮方向的燈火,手中的《罪己詔》副本被夜風吹得嘩嘩響。\"殿下,宗人府的人已查封糧莊,\" 侍從的聲音里帶著憂慮,\"還帶走了三個賬房先生。\"
太子忽然笑了,笑得像臘月的梅:\"查封得好,\" 他的指尖劃過詔書中的 \"罪己\" 二字,\"查得越嚴,\" 望著天壇方向,\"百姓越會記得,\" 頓了頓,\"是誰在祭天臺上,為他們請命。\"
夜風掠過東宮的檐角,永熙帝站在乾清宮的落地窗前,望著太子東宮的燈火次第熄滅。他知道,太子的《罪己詔》,不過是九王奪嫡中的一記險招:自污以收民心,嫁禍以攻趙王,卻不想露出了火漆與墨料的破綻。
\"陛下,謝御史送來火漆分析奏報。\" 王順的通報聲打斷思緒。永熙帝接過奏報,望著 \"東宮鐵砂三成,趙王赤礦七成\" 的結論,忽然輕笑:\"謝卿果然敏銳,\" 他的指尖劃過奏報,\"可他不知,\" 望向墻上的《宗藩圖》,\"朕要的不是揭穿,\" 聲音低沉,\"是讓他們,\" 頓了頓,\"在互相撕咬中,\" 望向東方漸亮的天際,\"露出真正的爪子。\"
晨鐘響起時,謝淵站在刑部的天井里,望著空中飄落的細雪。他知道,太子的反擊,趙王的推諉,都不過是永熙帝棋盤上的棋子。而他手中的銀針,必須在這火漆與墨料的糾葛中,找出那根貫穿全局的線 —— 哪怕這根線,最終指向的,是帝王最深的權衡。
卷尾
太史公曰:太子祭天,非真罪己,乃 \"以身為餌\" 之謀;趙王苛租,非不知止,乃 \"借刀殺人\" 之計。謝淵驗火漆于微末,辨墨料于毫厘,方識破雙簧之局。然永熙帝隱忍不發(fā),蓋因深諳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之道:讓太子與趙王互相攻訐,使宗藩之弊自現(xiàn),此等帝王心術,實乃平衡之術的巔峰。而謝淵等孤臣,雖處權謀漩渦中心,仍以律法為秤,稱量天下公道,其心可昭日月,其志可感天地!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玄楨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燈輕劍斬黃泉并收藏玄楨記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