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輕劍斬黃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9章 路旁老人憶舊事,相與感激皆涕零,玄楨記,青燈輕劍斬黃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淵閣彈劾奏章遞到御前時,謝淵正在三法司與仵作們反復查驗物證。他用鑷子夾起奏章邊緣的艾草碎屑,放在載玻片下仔細觀察 —— 碎屑的形態(tài)、纖維結構,與茶餅、稅單上提取的樣本分毫不差。當刑部侍郎拍案怒斥他 \"構陷親王\" 時,他舉起從工部借來的投影設備,將茶餅與梅枝拼接后的模具輪廓投在白墻上:\"諸位大人請看,寧王私鑄錢幣的模子形狀,與布政使司丟失的鑄錢模具記錄完全吻合。\"
\"一派胡言!\" 禮部尚書猛地站起,官服下擺掃翻案上茶盞。謝淵盯著潑灑的茶湯在奏章上暈開,腦中迅速閃過在江西收集的數百份文書檔案。他抓起奏章,指著水漬暈染處的紋路:\"此奏章所用紙張,纖維排列與江西貢紙?zhí)卣饕恢?。而邊緣暗紋,正是用茶梗壓制的防偽標記 —— 這與寧王莊田火漆、稅單上的防偽手段如出一轍。\" 他頓了頓,從袖中取出本厚厚的勘查筆記,\"這些是我在江西實地走訪時,記錄的所有使用相同防偽標記的文書物證。\"
永熙帝的冕旒在龍椅上方輕輕晃動,將謝淵的影子拉長投在金磚地上。他展開宗人府玉牒,指著夾層里用茶漬書寫的密語:\"陛下,寧王以茶稅加征為名,行私鑄錢幣之實。其火漆印信、黃冊文書、錢幣模具,皆以茶為媒混淆視聽。\" 說著呈上梅枝與茶餅拼接的實物,以及工部出具的模具比對報告,\"就連都察院遇刺,刺客留下的梅枝,都暗藏與私鑄錢幣模具相關的線索。\"
寧王蕭彬在殿下冷笑:\"御史僅憑幾片殘枝、半頁黃冊,就想構陷本王?\" 謝淵卻取出三司仵作連夜出具的勘驗文書:\"親王可知,您私鑄錢幣的銅料含鉛量比官鑄高出三成,這與江西銅礦開采記錄、運輸賬簿完全吻合。\" 他的目光掃過朝堂上神色各異的官員,又舉起彈劾奏章:\"此奏章上的艾草碎屑、紙張暗紋,與親王莊田所用物料成分一致。而這些證據,都指向同一個事實 —— 有人在試圖掩蓋親王的罪行。\"
片尾
暮色給紫禁城的飛檐鍍上暗紅,謝淵獨自站在都察院舊址前,望著地上未干的血跡。蘇硯臨終前塞給他的梅枝,此刻插在案頭筆筒里,斷口處凝結的血痂已變成深褐色。他輕輕撫摸著茶餅上的刻痕,想起王順昌掌心的老繭、李昭染血的指甲、蘇硯最后的目光 —— 這些平凡人用生命留下的痕跡,此刻都化作沉甸甸的證據,壓在他的心頭。
\"大人,玄夜衛(wèi)查到文淵閣奏章來源。\" 暗衛(wèi)的匯報聲打斷了他的思緒。謝淵望著天邊的啟明星,將梅枝、茶餅和厚厚的勘查筆記小心收進檀木匣。他知道,金殿上的對峙只是開始,那些藏在艾草碎屑、茶漬密語、斷枝殘痕里的真相,需要他用更嚴謹的勘查、更縝密的推理去揭開。
離開時,他特意繞到遇刺處,梅枝散落的地方已長出嫩綠的新芽。山雨欲來的風掠過皇城,帶著遠處茶館傳來的《采茶調》—— 調子還是老樣子,詞卻換了:\"梅枝斷,茶餅殘,御史丹心照九寰...\" 歌聲漸遠,謝淵握緊袖中彈劾奏章,大步邁向宮門。這場關乎律法與強權的博弈,他早已將生死,連同茶農的冤情,一并寫進了御史的使命里,而手中的證據,就是他最鋒利的武器。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玄楨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燈輕劍斬黃泉并收藏玄楨記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