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輕劍斬黃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6章 且看孤臣揮鐵筆,敢教日月照乾坤,玄楨記,青燈輕劍斬黃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寧王暴怒起身,袍袖掃翻案幾,茶湯潑在調(diào)令上,暈開的墨跡宛如被揭開的傷疤。謝淵早有防備,側(cè)身躲過飛來的茶餅,耳后暗器破空聲響起的剎那,玄夜衛(wèi)的暗箭已將三支袖箭釘在梁柱上。望著箭尾顫動的孔雀翎,蕭櫟的告誡在耳畔回響 —— 這是文淵閣某位侍郎的慣用暗器,證明朝堂黑手早已伸入這場紛爭。
\"謝御史這是何意?\" 寧王的聲音裹著冰霜,手卻悄悄按上腰間軟劍。謝淵從容起身,從懷中掏出拼湊的黃冊殘頁,沾著江水的紙頁在風中簌簌作響,仿佛無數(shù)冤魂在哭訴。\"王爺怕是忘了,《大吳會典》茶法有載,貢茶虧短者杖一百,偽造印信者...\" 他故意頓住,目光如利劍般掃過屏風后慌亂躲避的身影,\"斬立決。\"
廳外突然傳來密集的馬蹄聲,這是謝淵提前安排的玄夜衛(wèi)援軍。寧王的臉色瞬息萬變,最終化作一抹陰沉的笑:\"好個鐵面御史,只是這都察院的調(diào)令...\" 話音未落,謝淵已將調(diào)令舉到燭火上,看著朱印在火焰中扭曲變形:\"王爺可知,都察院印泥每年用朱砂三兩七錢,而您這印信...\" 他逼近寧王,壓低聲音,字字如刀,\"少了整整一錢朱砂。\" 火光映照下,寧王瞳孔驟然收縮,而謝淵眼底燃燒的,是為百姓討回公道的堅定信念,是與黑暗勢力抗爭到底的決絕。
片尾
寅時的南昌城,細雨如泣如訴,將整座城池籠罩在濃稠的黑暗中。謝淵立在驛站窗前,雨水順著窗欞蜿蜒而下,在玻璃上劃出一道道水痕,宛如百姓們未干的淚痕。手中被茶漬浸透的殘頁還帶著貢茶宴上的硝煙味,瓷器碎裂的聲響仍在耳畔回蕩。那場看似勝利的對峙,實則是與死神擦肩而過,每一個細節(jié)回想起來,都讓他后背發(fā)涼。
窗外突然傳來三長兩短的暗號,急促而隱秘。渾身濕透的暗衛(wèi)匆匆闖入,帶來的消息讓空氣瞬間凝固:寧王已連夜八百里加急修書送往京城,彈劾他 \"污蔑宗室、擾亂茶政\";文淵閣更是放出風聲,要以 \"擅離職守、濫用職權(quán)\" 之名徹查他。這些莫須有的罪名,如同一張巨大的黑網(wǎng),正從四面八方朝著他當頭罩下,意圖將他徹底吞噬。
謝淵沉默良久,緩緩將殘頁收好。轉(zhuǎn)身伏案時,燭火在他臉上投下明暗交錯的陰影,映出他緊鎖的眉頭和堅毅的眼神。狼毫蘸墨,在宣紙上沙沙作響,每一筆都力透紙背,仿佛要將滿腔的憤怒、對百姓的悲憫、對正義的執(zhí)著,都傾注在這一紙奏疏中?;鹌岱庥〉乃查g,他想起貢茶宴上茶農(nóng)們絕望的眼神,想起守渡老叟臨終前顫抖著塞給他血字密信的場景,心中涌起一股滾燙的力量,驅(qū)散了所有的恐懼與不安。
東方漸漸泛起魚肚白,黎明的曙光穿透雨幕,灑在謝淵身上。他將奏疏貼身藏好,感受著那份沉甸甸的責任。前方的道路布滿荊棘,權(quán)貴們的圍剿只會更加猛烈,但只要想到那些受苦的百姓,想到泰昌帝臨終前將御史重任托付時的殷切目光,他的腳步便無比堅定。哪怕前方是萬丈深淵,是滔天巨浪,他也要帶著這些證據(jù),進京面圣。因為他深知,自己不僅是御史,更是百姓的希望,是黑暗中的一束光,唯有讓正義的光芒照亮這世道,才對得起身上的官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玄楨記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燈輕劍斬黃泉并收藏玄楨記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