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輕劍斬黃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3章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玄楨記,青燈輕劍斬黃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李邦華的書房暗格里,謝淵發(fā)現(xiàn)了用黃綾包裹的《漕運血賬》。泛黃的紙頁上,每筆私兵運輸記錄旁都畫著斷刀紋,與蕭桓玉佩里的云雷紋如出一轍。他的手指停在文末 \"秋祭通航\" 四字,墨色新鮮得像是昨日剛寫,而蕭桓呈交的《馬政疏》里,\"秋祭獻馬\" 的時間節(jié)點,正與這行字的墨跡氧化程度完全吻合。
\"那些船工,\" 李邦華盯著賬冊上的血手印,老淚縱橫,\"都是被斬斷手指按的指印... 王七被扔進運河時,還攥著半塊刻著 ' 丙巳 ' 的磚坯;李五斷指后,用血在船板上寫 ' 冤' 字,直到斷氣...\" 謝淵的視線掠過那些觸目驚心的記錄,仿佛看見運河水面下漂浮著無數(shù)冤魂,他們的斷指曾是家中的頂梁柱,此刻卻成了私兵過閘的憑信。
片尾:
酉時初刻,謝淵立在船頭,看著被扣押的漕船依次靠岸。河燈順流漂遠,像極了私礦巷道里匠人手中將熄的燈,明明滅滅,卻始終不曾熄滅。千戶呈上從船家處查獲的地契,殘印邊緣的缺口,與宗人府火場木牌的刻痕嚴絲合縫 —— 原來逆黨的陰謀,早已在每個細節(jié)里埋下伏筆。
\"大人,李督爺...\" 千戶看著獨坐艙內的李邦華,欲言又止。謝淵望著老臣佝僂的背影,想起他袖口露出的半方硯臺,那是泰昌帝親賜的 \"河清海晏\" 硯。此刻硯臺還沾著未洗凈的墨痕,或許老臣投案前,正是用它磨墨寫下謝罪疏,墨汁里混著的,不知是淚水還是血水。
戌時的運河籠罩在暮色中,謝淵展開《漕運血賬》,發(fā)現(xiàn)頁腳用極小的字記著:\"每船藏兵十二,逾制二人\"。他忽然明白,千里漕運的崩塌,始于每個看似微小的逾制。那些被忽視的匠人斷指、被放行的超載私兵,就像千里堤壩上的蟻穴,看似微小,卻能匯聚成沖垮一切的洪水。
夜風帶來遠處的鐘聲,謝淵望向京城方向。蕭桓的《馬政疏》、李邦華的血賬、船家的刺青,這些線索在他腦海中漸漸清晰,織成一張巨大的網(wǎng)。他知道,魏王府的 \"秋祭\" 密語,蕭桓的玉佩暗紋,李邦華的投案,都是這張網(wǎng)的關鍵節(jié)點。而他,必須順著這些節(jié)點,揭開逆黨通敵的真相,為那些冤死的匠人討回公道。
獬豸補服在夜風中獵獵作響,謝淵握緊手中的賬冊。運河的濤聲依舊,卻比來時多了份沉重。他望向艙底的弩機,匠人刻下的痕跡在月光下泛著微光,那是匠人用血淚留下的證據(jù),也是他繼續(xù)前行的動力。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而他,要做那個堵住蟻穴的人,不讓逆黨的陰謀,毀了大吳的萬里江山 —— 哪怕前路艱險,他也絕不退縮。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玄楨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燈輕劍斬黃泉并收藏玄楨記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