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輕劍斬黃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章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玄楨記,青燈輕劍斬黃泉,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卷首語
《資治通鑒》云:\"天下之權,惟皇上可以操之;天下之事,惟皇上可以斷之。\" 當謝淵策論經通政司遞入禁中,大吳朝堂便如沸鼎投薪,正邪之爭、制度之辨此起彼伏。泰昌朝的海塘舊案、元興年的私兵密約,俱在言官彈劾與閣臣辯護間浮出水面。且看金鑾殿上,帝王如何權衡利弊,清流怎樣力挽狂瀾,佞臣又將使出何等陰招。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永熙二年九月初九,卯時正刻。奉天殿內鐘鼓齊鳴,三十六名玄夜衛(wèi)按刀而立,殿角銅鶴香爐飄出的龍涎香,混著言官手中彈劾奏章的墨香,在晨霧中交織。永熙帝蕭睿輕撫御案上的《工部革新十策》抄本,目光掠過 \"太府寺右曹郎中王崇年主理\" 的朱批,指尖在泰昌帝蕭震的遺詔上停頓 —— 那卷明黃緞子上,\"清丈天下窯口\" 的御筆朱批已泛黃。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王承恩的唱喏聲未落,刑部尚書周勉已出列,手中捧著封緘的《物料實耗單》:\"陛下,謝淵所上策論,實乃二十年前泰昌朝海塘案的鐵證!\" 他展開泛黃的絹帛,\"元興十七年海塘工程,太府寺采辦石料浮冒銀兩萬三千兩,此單上‘蕭氏官窯’的進貨款,最終都匯入了越州‘鴻遠號’錢莊......\"
\"周大人慎言!\" 太府寺卿王崇年搶步而出,腰間九環(huán)玉帶撞擊發(fā)出清響,\"此等陳年舊賬,怎可與當今國策混為一談?謝淵不過區(qū)區(qū)觀政進士,竟敢妄議中樞,分明是 ——\" 他忽然瞥見御案上的策論副本,故意提高聲音,\"分明是借清查之名,行攻訐之實!\"
左都御史陸廷玉按劍上前,手中《大吳律》翻動如飛:\"律載‘諸司官署貪墨銀十兩以上,連坐三班主吏’,王大人掌管太府寺十年,工食銀克扣累計百萬兩,竟說他人攻訐?\" 他指向王崇年袖中的龍涎香,\"此香乃越州貢品,全大吳唯有當年參與‘激變商民案’的三位大臣用過,王大人難道要否認與越商的勾結?\"
殿內嘩然。永熙帝的目光掃過王崇年驟然僵硬的背影,想起上個月收到的密折 —— 揚州衛(wèi)指揮使奏報,蕭氏官窯地窖發(fā)現越州弩箭,箭桿刻著 \"元興二十年造\"。他忽然開口:\"謝淵何在?\"
謝淵從班末趨前,衣袂間還帶著昨夜整理證據時沾染的墨跡。他抬頭望見御案上父親遺留的漕運圖,圖角 \"蕭氏官窯等于越商中轉站\" 的密注在晨光中若隱若現,定了定神朗聲道:\"陛下,臣策論所陳,非為一己之私,實乃為大吳百萬工匠請命。太府寺借‘物料折耗’之名,行中飽私囊之實,二十年來竟讓越商通過‘蕭氏官窯’轉運私鹽......\"
\"住口!\" 禮部侍郎張恪突然出列,手中捧著偽造的《越商密約》,\"啟稟陛下,臣查獲謝淵與越商往來密信,其策論中‘工食銀十扣其七’之語,實則是為越州籌措軍餉!\" 他展開錦緞,紋跡與謝淵的落款墨痕刻意重疊,\"此等通敵之舉,若不嚴懲,何以安天下?\"
永熙帝盯著密約上的蟠龍印,忽然想起三年前越州來使曾進獻同款錦緞,而張恪的岳父正是越商首領。他轉向謝淵:\"謝卿可認得此印?\"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玄楨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燈輕劍斬黃泉并收藏玄楨記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