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忘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章 下策、中策與上策,混江湖哪有造反爽,武忘爭,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拒巫城,城主府。
清雅書房內(nèi),楊凱來回踱步,摩挲著手上的扳指,回憶著往昔歲月。
凄風寒雨的天氣,一如十八年前京城的局勢……
令人膽寒……也充滿著希望……
此時,神武帝駕崩的消息如同巨石,砸的整座天下惴惴不安。
相比之下,什么蒼天的異樣、老南疆王的死訊……再到之后的科舉考場舞弊案,都顯得有些小巫見大巫。
當然,這只是在那時看來,如果放到現(xiàn)在來看,很顯然蒼天的異樣才是頭等大事……
國不可一日無君,掌舵人的暴斃,意味著血腥斗爭拉開帷幕。
九子奪嫡,皇城亂斗,攻伐倒戈……
滿門抄斬,妻離子散,斬頭剜肉,聲名俱滅……成了那段時間京城的常態(tài)。
年紀最小的九皇子率先出局,或者說還沒開始就尸骨無存、不知所蹤。
這直接催化了京城的局勢,武夫的世界一直很單純,當有人不按照規(guī)矩來,那大家都別玩了……
陰謀詭計玩到最后,還是要靠暴力來做決定,亂斗升級成亂戰(zhàn),從京城到整個京州,通通淪為慘無人道的屠戮場……
兄弟殺兄弟,好友屠好友……
雖不至于兵戎相見,但皇子們的私兵也不是什么等閑之輩,掌握的暴力機關(guān)摩拳擦掌,從龍之功誰不想要?
甚至野心大者,妄圖改朝換代……
為了不破壞共同的利益,打到最后皇子們親自下場……
神武帝天資卓越,剩下的八個兒子同樣不凡,為了不破壞皇城,他們相邀出海一戰(zhàn)……
此舉可謂是堵上了一切,不僅有都回不來的風險,還極有可能被偷家,于是他們邀請諸子百家的掌舵人,共同坐鎮(zhèn)皇城互相制衡……
更多細節(jié)不得而知,只有二皇子拖著殘軀回來,也就是如今的景隆帝,其他皇子結(jié)局如何,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而楊凱,當時只是禁軍中的一名郎官,負責豢養(yǎng)戰(zhàn)馬……
也就比大頭兵高了一個級別,手底下有十二名衛(wèi)士……
在皇城大亂斗的時候,禁軍遵從神武帝的皇命并未站隊,現(xiàn)在事情明了,站隊似乎有些來不及,所有禁軍忐忑的等著原地解散的皇令,做好了被景隆帝親信替代的準備。
最壞的結(jié)果,無非是發(fā)配邊疆,反正現(xiàn)在又沒仗打,去哪混日子不是混,只是待遇差點而已……
沒想到的是,景隆帝非但不追責,反而重用禁軍。
從京城到整個京州的維穩(wěn),乃至于配合景隆帝親信清洗其他派系遺毒,景隆帝無比信任這支上任君主留下來的勁旅。
開出的待遇非常優(yōu)厚,伙食跟軍餉要遠超神武帝在位時,以至于禁軍的兵卒每一次揮棍都鉚足了勁打……
當回營后看到被褥上又多了銀兩時,他們二話不說再度拎著棍子出去加班,積極性要多高漲有多高漲……
追人有速度,抬腳有準度,維穩(wěn)有溫度,揮棍有力度……
這就是當時禁軍的行事風格,一口氣出九棍不是他們的極限,而是為了讓景隆帝知道自己沒吃干飯……
這樣的作風,也導(dǎo)致在那段時間,雖然禁軍的名頭不像武法司跟赤鱗衛(wèi)那么兇狠,但也是威名赫赫,至少從廟堂到江湖,從朝野到民間,沒人不害怕禁軍的聯(lián)合執(zhí)法……
當皇位坐穩(wěn)了后,景隆帝也很講義氣,禁軍中有官職者,可選擇留下繼續(xù)拱衛(wèi)皇城,也可選擇到地方當土霸王。
楊凱選擇了后者,他這種不大不小的官職,不打仗留在軍中很難進步了,還不如找個小地方作威作福。
更夠意思的是,當提交文書后,安排的官職居然是城主……
偏遠就偏遠吧,誰叫他只是個小小的馬官……
說來也是要感謝景隆帝,要不是他當年點兵,指不定自己現(xiàn)在還在軍中養(yǎng)馬。
頂多是手下多了幾匹馬而已……
怎么可能躋身武道宗師,有了調(diào)去郡城的資格……
恩情是還不完的……
忠!誠!
——————
思緒拉回到現(xiàn)在,楊凱從回憶中清醒。
多年的為官生涯,不多的赤子之心早已被磨滅……
對現(xiàn)在的楊凱來說,恩情歸恩情,忠誠歸忠誠,也別指望他能干啥,撈銀子才最重要。
反正恩情是還不完的,但不撈就沒法進步……
以往那點小打小鬧的銀錢,顯然沒有當官后來的多……
今天是一個大日子,想到阻礙撈銀子的心腹大患即將被解決,楊凱就頗為得意。
前些日子明鏡和尚帶人去礦上后,應(yīng)該是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第二天就信心滿滿的過來說有法子解決礦區(qū)亂象。
他們還拿出佛陀立誓:只要你能把我的人弄進礦場,我就能讓那群礦工乖乖聽話!
還說這是趙繼歌都沒法管的法子,逼問是什么也不說,楊凱有些懷疑是不是在吹牛,但想到能解決心腹大患,他還是讓艾玉杰老實配合,這關(guān)系到大家的共同利益。
事情干砸了也跟他無關(guān),出主意的是寂光寺,實行的也是他們,他只是個中間人,出了事自有人背鍋,比喻說艾玉杰,他就是幫兇……
而自己,始終只是一位希望忠君愛國的、勤政愛民的、貪……清正廉潔的官吏而已。
楊凱成功的把自己哄成胎盤,甚至產(chǎn)生了乾國重擔在他身上扛著的錯覺……
他也沒想想,要是寂光寺的法子真高明,何至于跑到礦場去實施……
要是能光明正大的說服人,還需要去在背地里搞小動作嗎?
不過在老油條楊凱看來,光明正大跟朝廷是相悖的,有朝廷則無光明……
話本中的智斗都是編出來哄小孩的,那玩意太唯心了,現(xiàn)實壓根不講邏輯……
真實的斗爭實際上非常樸實無華,哪有話本中你來我往絞盡腦汁的交鋒……
下策:
暗殺后偽裝成自殺,從生理層面殺死敵人……
不過此法有風險,有些敵人背后中刀,硬說自殺就太扯了,這時候就要進行官方辟謠,嚴正聲明上述消息純屬謠言,敵人實際上死于疾病,背后的刀痕是治療造成的,跟死亡原因無關(guān)……
中策:
進行造謠式的污蔑,從社會層面殺死敵人……
顧名思義,就是胡編亂造忽悠百姓,這法子目前來看效果不好,名聲差點的污蔑還有用,要是遇上名聲好的,污蔑反而成了官方認證……
因此還衍生出了著名的政治第一定律——朝廷否認的才可相信。
上述兩種方式可以配合在一起使用,也就是在殺死某個敵人的同時對其進行造謠污蔑,比如說數(shù)千年前的大東國,某位姓林的將軍就死于政治暗殺,但他的尸體卻被綁在馬上朝著敵國飛奔,剛出國境線就墜下馬背,對外宣稱投敵途中墜馬身亡。
當時相鄰的敵國皇帝氣的要命,什么事情都沒干白背黑鍋,換誰來都受不了……
在國家大義的綁架下,這位林將軍具體什么情況也不再重要,功績與錯誤想方設(shè)法的往叛國上靠,一切都被完全否定……
這就叫殺人誅心。
至于上策,是簡單、最有效、最可控、成本最低的法子,也就是擺一桌鴻門宴,或者邀請敵人參加他不得不來的朝會,然后……
總之,乾國二代目景隆帝就用這法子治過不少人,像神武帝留下來的四輔就是被挨著邀請進宮商討要事……隨后慢慢的替換成他自己的人。
其實四輔骨頭還挺硬,要么一言不發(fā),要么針鋒相對,還有年輕點的,撐武法司的刑罰硬是撐了兩年半,最后沒法子,只能以他的妻兒老小性命相威脅,不同意就當場打斷骨頭作勢上刑,逼迫他在意圖顛覆乾國認罪書上簽字,并公開游街悔過……
所有人都知道景隆帝想干什么,但一點應(yīng)對的法子都沒有,天子的命令在那,不去就是不尊重天子,不尊重天子等同于造反,造反就可以派赤鱗衛(wèi)全家抄斬……
去了最后也是等同于造反,但好歹還能保全家人……
這是無解的陽謀……
也不是沒有試圖調(diào)兵反抗者,最后在武法司的鋼锏下死的老慘了……
反正不管用什么法子,敵人已經(jīng)倒臺,篡改史書的筆在自己手里捏著,想怎么寫就怎么寫……
后世發(fā)現(xiàn)真相怎么辦?
開玩笑,當前勝利就行了,還能妄想名垂青史?
因此,哪怕寂光寺的和尚形跡可疑,楊凱也沒覺得有什么問題……
怎么做不重要,能達成目才重要。
優(yōu)勢在我!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混江湖哪有造反爽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武忘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武忘爭并收藏混江湖哪有造反爽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