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燕麥麩皮的念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9章 無數(shù)小財富的積累,才有最后的億萬財富。,雜論對話,愛吃燕麥麩皮的念兒,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銖積寸累:從小銅錢到億萬財富的積累之道
一、柜臺前的銅錢哲學
甲(盯著手機理財App嘆氣):唉,每月工資剛到賬就花光,看別人曬千萬資產(chǎn),真是羨慕不來。昨天聽同事說他靠定投賺了輛特斯拉,可我連定投的本金都湊不齊。
乙(擦拭著祖?zhèn)鞯你~算盤):你看過《史記·貨殖列傳》嗎?\"無財作力,少有斗智,既饒爭時。\"漢初的宣曲任氏,原本是看管糧倉的小吏,秦末大亂時別人搶金銀,他卻囤積糧食,后來用一斗米換了百金——這就是從小處著眼的智慧。
甲:道理都懂,但本金太少,怎么積累?上個月想存1000塊,結(jié)果隨個份子就沒了。
乙:還記得陶侃運甓的故事嗎?他當廣州刺史時,每天搬100塊磚鍛煉意志。理財也是如此,我認識個快遞小哥,每天收工后做三件事:把收入分成三份(生活費、學習費、投資費),哪怕每天只存10塊錢。三年后他用這筆錢參加了物流管理培訓,現(xiàn)在管著三個配送站。
甲:每天10塊錢?那得存到什么時候?
乙:你算過復利嗎?假設每天存10元,年化收益率8%,30年后就是182萬。愛因斯坦說復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跡\",就像《道德經(jīng)》說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我爺爺年輕時在米店當學徒,每天偷偷把撒在地上的米粒收集起來,三年攢夠了開米鋪的本金——這就是\"銖積寸累\"的力量。
二、菜市場里的財富密碼
甲:我表姐在菜市場賣菜,起早貪黑十幾年,也就剛夠買房首付,哪像人家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業(yè),分分鐘融資千萬。
乙:你知道\"傻子瓜子\"的故事嗎?年廣九當年在蕪湖街頭賣炒瓜子,每天多炒10斤,堅持了十年,從扁擔小攤做到擁有100多號工人的工廠?,F(xiàn)在很多網(wǎng)紅品牌,看似一夜爆紅,其實創(chuàng)始人都有過擺地攤、跑展會的\"小錢積累\"階段。
甲:可現(xiàn)在是資本時代,小打小鬧哪比得上Vc投資?
乙:去年有個賣螺螄粉的小伙子,起初在夜市擺攤,發(fā)現(xiàn)顧客總抱怨湯太淡。他每天收攤后研究湯底配方,用了半年時間測試了108種香料組合,后來開了家小店,靠\"一碗好湯\"做到月銷百萬。這讓我想起《韓非子》說的\"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反過來,千丈之堤,也能由螻蟻之穴般的小積累而成。
甲:我爸總說\"小錢看不起,大錢賺不到\",看來真是這個道理。
乙:對!就像北宋的張詠,當縣令時發(fā)現(xiàn)小吏從庫房偷了一文錢,怒曰:\"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理財也是如此,我有個鄰居阿姨,退休后每天逛超市記價格,發(fā)現(xiàn)雞蛋在早市和晚市差價1元,于是每天買10斤晚市雞蛋,第二天早市加價5毛賣掉,一年后用賺的錢開了家社區(qū)生鮮店——這就是\"小處精明\"的智慧。
三、賬本里的財富邏輯
甲:我也想記賬,但總覺得麻煩,而且記了也存不下錢。
乙:你知道富蘭克林的\"十三德\"嗎?其中一條就是\"節(jié)儉:不為無益之費\"。他年輕時做印刷學徒,把所有開支記在小本子上,連買塊面包都要算性價比。后來他在《窮理查年鑒》里寫道:\"省一分錢等于賺一分錢。\"我認識的一位基金經(jīng)理,至今保持著用Excel記賬的習慣,連一杯咖啡的消費都要歸類到\"社交成本\"或\"提神投資\"。
甲:記賬真有這么重要?
乙:當然!就像大禹治水,先得知道水從哪里來、往哪里去。我有個朋友,記賬時發(fā)現(xiàn)每月點外賣花2000元,后來改成自己做飯,每月省1500元,用這筆錢報了編程課,現(xiàn)在副業(yè)收入比工資還高。這讓我想起《周易》說的\"君子以儉德辟難\"——節(jié)儉不是摳門,是為了把錢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
甲:那該怎么記賬呢?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雜論對話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愛吃燕麥麩皮的念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燕麥麩皮的念兒并收藏雜論對話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