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燕麥麩皮的念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章 負債深淵警誡論,雜論對話,愛吃燕麥麩皮的念兒,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代有位錢姓商人,在汴京開綢緞鋪,見鄰居販茶獲利,不考察行情,就借貸五千兩白銀投身茶市。當時茶引法多次變更,官府突然增加稅額,茶價暴跌。錢商囤積千擔茶葉無法出手,每月還要償還百兩貸款利息。不到一年,綢緞鋪也被債主占據(jù),妻子兒女被賣為奴婢。蘇洵《六國論》說:“六國滅亡,不是武器不鋒利,作戰(zhàn)不得法,弊端在于賄賂秦國?!比缃竦呢搨?,并非財力不足、智力不夠,弊端在于不察時變而輕舉妄動。
卷四 救弊良方篇
想脫離負債深淵,當以“三省”為良藥。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保ā墩撜Z·學而》)一省欲望是否應當止息,二省用度是否應當節(jié)儉,三省規(guī)劃是否應當明晰。陶朱公范蠡三次積累千金財富,其方法在于“等待時機轉運貨物,追求十分之一的利潤”(《史記·貨殖列傳》),這正是善于洞察時變、量入為出的典范。
漢相蕭何進入咸陽,“收集秦國丞相御史的律令圖書珍藏起來”(《史記·蕭相國世家》),因此知曉天下關隘險要、戶口多少。治家者也應效仿,設立賬冊記錄收支,正如《禮記》所言“根據(jù)收入來確定支出”(《禮記·王制》)。宋代司馬光著《居家雜儀》說:“凡做家長,必須謹守禮法,管理眾子弟及家人,制定財用節(jié)度,量入為出?!边@真是治家的良規(guī)啊!
若已墜入負債深淵,當效仿馮諼焚券的智慧(《戰(zhàn)國策·齊策》)。孟嘗君派馮諼到薛地收債,馮諼看到百姓貧困無法償還,便將債券全部焚毀,百姓高呼萬歲。后來孟嘗君被齊國驅逐,百姓扶老攜幼迎接他。如今負債者若無力償還,應當與債主坦誠說明,或減息,或延期,切勿以貸養(yǎng)貸,導致債臺更高。《老子》說:“禍啊,福依傍在它旁邊;福啊,禍隱藏在其中?!保ā兜赖陆?jīng)·五十八章》)若能以此為戒,痛改前非,或許還有轉機。
卷五 警世終篇
《詩經(jīng)》說:“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保ā对姟ば⊙拧ばF》)處世治家當懷此心,才能遠離負債之患。看古今敗亡之人,并非僅因財力不足,實因心無敬畏、行無規(guī)制。明代嘉靖年間,嚴嵩父子專權,廣收賄賂,建造數(shù)十間樓閣,都用金珠裝飾。等到嚴嵩倒臺,查抄家產時竟負債百萬,其子嚴世蕃被處死,嚴嵩寄食墓舍而終(《明史·嚴嵩傳》)。這并非惡魔拖拽,實為貪念吞噬?。?
如今說“惡魔隨時將你拽入負債之淵”,并非指鬼神為禍,實是比喻人心的貪婪、狂妄與愚蠢。若能以古為鑒,以節(jié)儉為德,以籌算為器,即便身處紛華世界,也如船行平流,何懼深淵之險?太史公說:“事情有必然到來的結局,道理有本來如此的規(guī)律?!保ā妒酚洝っ蠂L君列傳》)知曉必然之理,踐行可久之道,這才是躲避債務、保全自身的關鍵。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雜論對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愛吃燕麥麩皮的念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燕麥麩皮的念兒并收藏雜論對話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