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蓮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命案,辭京華,十二蓮蓮,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荊州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即使大明一百多年來算得上太平,但因歷朝經(jīng)歷了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荊州遺留下來的民風(fēng)一直都甚是彪悍。
走在荊州城中的街道,隨處可見身穿貂裘,舉止豪放不羈的俠士。就是那些身著儒衫,頭戴唐巾的儒生也有好些腰纏佩劍游走在食肆酒樓中。
荊州雖是座古城,卻沒有什么巧奪天工的建筑,想來應(yīng)是荊州作為古時的戰(zhàn)場,誰也不知道好不容易建成的建筑能不能保留,房子什么的干脆也就湊合就成。
要能說得上氣派精巧的房子,明月樓算是首當(dāng)其沖了。
明月樓是個三層高的酒樓,歇山頂?shù)耐咂怯媒鹕牧鹆哒R雕砌而成,房檐和屋脊處各雕有吉祥的仙獸和仙人畫像,整座樓宇就坐落在荊州城內(nèi)的東門,與周圍相對低矮普通的房屋相比,顯得特別高大氣派!
明月樓三層的布置格局都不一樣,飯食與價格也盡不相同。
第一層是往來客人歇腳打尖或是一般客人食飯用的,是整個酒樓最嘈雜的地方。
上到二樓就會安靜些了,為了取光,二樓的的中間是一道彎曲的墻,墻的兩邊用精巧絕倫的木屏風(fēng)間斷成一間間的雅座,坐在窗邊時,還能瞧見遠(yuǎn)處街道上的人來人往。
至于第三層,幾間雕著梅蘭窗花的雅間極是雅致幽靜 菜品與價錢都要比一層二層高上好幾個等級,非是一般人能享受得了。
還沒到午時時分,明月樓的里里外外就已人聲鼎沸,你來我往的食客絡(luò)繹不絕,鼎沸的人聲里加夾著小二們又高又長的吆喝聲,很是熱鬧喧囂。
冬月冷風(fēng)嗖嗖從窗邊吹進(jìn),坐在窗邊的人不禁往后縮了縮脖子,暗自在心中感嘆:自從那次傷過之后,現(xiàn)在是一絲冷風(fēng)都吹不得了!
他已經(jīng)趕了半天的路,來到這荊州城時,早已餓得饑腸轆轆,本想在明月樓一樓的食桌隨便打發(fā)一餐,進(jìn)門看時,一樓食桌早已卻人滿為患,竟一張空余的桌子也沒有。
不得已,他只得上二樓找個窗邊的雅座坐下。
那人剛坐下不久,就聽到屏風(fēng)隔間后傳來說話的聲響 :“遂和啊,忙一上午了,為父實在是乏得很,我們在這歇會兒再走吧!”這是一個滿含疲憊的中年男人聲音。
旁邊的人聞言,疲憊地緩了口氣,恭敬地對那說話的人應(yīng)了聲:“是,義父?!?
原來那邊是義父子倆。
并非坐在窗邊的人有意聽人墻腳,實在是因為他內(nèi)力深厚,方圓幾十丈的動靜都能聽得一清二楚,更不要說這只是用屏風(fēng)間斷的隔間了。
那邊的人頓了一會兒,叫遂和的年輕人站起身來,恭敬地對義父說:“義父,您在這休息一會兒,兒子現(xiàn)在去打點馬車,等下再來叫您吧!”
中年男子應(yīng)著點了點頭,隨即聽到那個叫遂和的人輕輕退了出去,經(jīng)過窗邊的雅座時,透過并無遮攔的門,這邊的人看到,一個身穿錦色衣裘的男子匆匆而過,看著他的背影,猜想這人應(yīng)該是個富貴人家的公子。
聽到隔壁靜了下來,那人舉起筷子,慢條斯理吃起了飯,動作儀態(tài)很是斯文,即使又累又餓,一餐飯也吃了足有兩刻鐘。
突然那邊隔間傳來一個奇怪細(xì)小的悶哼,這邊人聽到,皺眉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再側(cè)耳細(xì)聽時,那邊卻又恢復(fù)了平靜。
正要舉起筷子,耳邊又傳來了輕輕的腳步聲,抬頭一看,一個小二打扮模樣的人從面前匆匆走過,發(fā)現(xiàn)有人看見他,那小二飛快側(cè)臉往一邊看去,閃躲著離開了。
小二的神色古怪,這邊人心中閃過些不太好的預(yù)感,想往隔間探頭望去,又覺得探聽別人私事不好,于是作罷,繼續(xù)夾起桌上的小菜。
不多會兒,他準(zhǔn)備招來小二結(jié)賬時,那個叫遂和的年輕人就回來了,在隔間那邊低低地喚著他的義父,只是叫喚許久也未聽到有回應(yīng)。突然一個重物倒地的聲音,那叫遂和的人害怕得驚叫出聲:“義父!義父你怎么了?”
這邊的人聞言,急忙起身往隔間探去,剛一轉(zhuǎn)身,眼前就看見一個身穿華貴貂裘,著灰色錦緞長衫的中年男子七竅流血地倒在了地上!在他的身旁的是一個年輕公子,正把手用力地?fù)u著中年男子那巨大肥碩的軀體。
:“殺…殺人啦!殺人啦!
”
這時一聲驚恐的尖叫在那人的背后響起,是店小二的聲音!
店小二的叫聲就像是往明月樓里扔了一顆炸藥,嚇得樓里的人紛紛向四下逃散,直往門口蜂擁奔走而出。
很快官府來了人,作為現(xiàn)場的唯一在場的人,驚魂未定的遂和公子被當(dāng)作嫌犯收了監(jiān)。知府范銑與府中的捕快來看過周圍情況后,就命衙差把那身形肥碩的尸體抬回知府衙門,以便等候仵作驗尸。
剛過午后,知府衙門的鳴冤鼓被人用力地敲響,隨著急促的鼓聲,府中的衙役飛快從后堂魚貫而出,手里拿著一條碗口粗的水火棍,一臉嚴(yán)肅地立在公堂兩側(cè)。
衙役們整齊威嚴(yán)地喊著“威武…”,知府大人這才扶了扶頭上官帽坐在審堂之上。
堂下正跪著一個身穿貂裘,云紋錦衣的年輕公子,看著就像個女娃兒一般的精致柔弱。
然而見到知府大人聲音卻不柔弱,低頭伏地就是一陣嚎哭,那哭聲呼天搶地,好不悲傷!吵得范知府頭暈脹目,不禁皺眉猛地橫眉一掃,拍起驚堂木喝道:“堂下何人喧嘩?”
驚堂木把那年輕公子嚇得身形一抖,再聽到喝問時,面色更是一白,抬起頭來忘記了嚎哭。
待反應(yīng)過來,跪著的年輕公子就止不住淚水“吧嗒吧嗒”地抽噎著,許久才帶著哭腔低頭回道:“草民名叫張起和,乃是荊州織布商行的張明華之子,剛剛草民聽聞家父被惡賊殺害,求知府大人為小人作主!”
張起和說完,悲傷地低頭又是一陣嚎哭!引得知府大人不悅地按了按突突直起的太陽穴,又拍起驚堂木厲聲喝道:“肅靜!肅靜!”
公堂兩側(cè)衙役見知府大人發(fā)怒,整齊威嚴(yán)的發(fā)出一陣:“威武…”,低頭嚎哭的年輕公子這才勉強(qiáng)忍著淚水咬牙忍住不讓自己哭出聲音。
午時時有很多人在明月樓吃飯,許多人還看到了張家的遂和公子被抓時的情況,不消兩個時辰,整個荊州城內(nèi)的人都聽說明月樓殺人的事,此時就有些好奇的百姓在知府衙門門口圍觀。
這時圍觀的百姓中有認(rèn)得張起和的,紛紛低聲議論了起來。
:“聽說是織布商行的張老板死在了明月樓!”
:是是…我也聽說了,當(dāng)時我就在明月樓,看見知府官差把張二公子押走了!據(jù)明月樓的人說就是他殺了張老爺!”
隨著一個漢子的議論聲,圍觀的人紛紛豎起耳朵看著他,生怕錯漏了一個字…
:“張二公子?就是張遂和張公子嗎?不會吧?我聽聞張二公子和張老爺感情好得很,兩人并沒有什么不和的傳聞??!”這時,一個書生驚訝地道。
人群中有認(rèn)得張遂和的,也覺得此事不可能,另一個書生不敢置信地附和:“是??!張老爺這么多年和張遂和走南闖北,大有把家業(yè)傳給他的意思,張遂和沒有必要?dú)埨蠣敯。 ?
:“我認(rèn)得張遂和,為人品行不錯,可比他們家的張大公子好不知多少倍了!”
對于張遂和的為人,城中的眾人多多少少都有耳聞,對于張遂和殺人這件事都不太敢相信,尤其是說他殺的還是與他如若親生的義父。然而眾人聽到說起張起和時,又都不約而同露出了不屑的表情。只因這張起和雖然長得唇紅齒白眉眼俊秀,但他那不學(xué)無術(shù)飛揚(yáng)跋扈毆打下人的行徑早就傳遍了整個荊州城。
張起和是張老爺?shù)酿B(yǎng)子,是很多年前張老爺兄長那里過繼而來,張老爺對這個養(yǎng)子一直有求必應(yīng),十分寵愛。奈何張起和過繼來時已經(jīng)記事,知道自己和張老爺并非親生,對張老爺是一直都不咸不淡的。張老爺為了生意經(jīng)常要出走遠(yuǎn)門,留在家中的日子甚少,父子倆的感情就更淡了!
張起和自小就養(yǎng)在張夫人的身邊,與府中幾個姨娘的感情也是極好 。
當(dāng)年張起和還沒來張府時,府中女人們百無聊賴,好不容易有了個孩子讓冷清的張府有些人氣,張明華的妻妾們個個都對張起和珍愛如寶,久而久之,張起和就養(yǎng)成了一副嬌生慣養(yǎng)的公子哥樣。
不喜歡讀書?沒關(guān)系!張府家財萬貫,不考取功名也沒什么,反正張府能讓他一輩子衣食無憂。
張起和也不愛學(xué)什么經(jīng)商之道,看到父親張明華每天這樣為生意辛苦操勞,經(jīng)常一出遠(yuǎn)門就是半個月有多,這張公子長得細(xì)皮嫩肉的,哪里能受這樣的苦?
干脆張夫人與府中的姨娘也別讓他學(xué)什么經(jīng)商之道了,張大公子就這樣被姨娘們哄著長大。
見妻妾如此寵愛養(yǎng)子,張起和又一副好吃懶做的紈绔模樣,張明華不由得對張起和越來越失望。
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這么大一份的家業(yè)將來后繼無人,于是在八年前的一次外出販貨時把年僅十歲一二歲的張遂和帶回了家中收為義子。
自此,張明華出去走貨再也不是孤身一人,名下的田產(chǎn)什么的義子張遂和也幫他打理得十分妥當(dāng)。
遂和公子看起來總是恭順有禮,對府中下人也謙卑溫和。之前張起和仗著自己是主人,對下人動輒鞭打責(zé)罰,下人們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些討厭飛揚(yáng)跋扈的張起和,與之比較,張遂和的隨和在下人中就受歡迎多了。于是,平日里,大多數(shù)下人都會尊稱他為遂和公子。
這些豪門大戶的傳聞最是受百姓的余茶飯后談?wù)摚試^的眾人對張家的事多多少少都有耳聞。
圍觀的人以為張起和與張老爺平日里感情淡漠,一副不經(jīng)事的樣子,沒想到他居然哭得這樣的凄慘,而張老爺視如己出的張遂和卻是一個殺人兇手!
這時,有人不禁出聲感嘆:世事還真不是誰能看得準(zhǔn)的!
聽到眾人的議論,跪在地上的張起和眼里閃過不易被人察覺的神色,抬起頭像是鼓足了極大的勇氣,朝范知府拱手道:“知府大人,家父當(dāng)年憐惜張遂和孤苦伶仃,把他收為義子,對他十分信任,沒想到…今日若是他害了我父,草民雖不才,但拼死也求大人能還張家一個公道!”
張起和說完,恭敬地磕了一個頭,跪伏的身體微微顫伏著,竟是又哭了!
這一番話說得至情至性,任是誰見了不說這是一個孝子?坐在堂上的范知府見了也微微動容,揮了揮手道:“張大公子起來吧,孰是孰非本官絕不會輕判!”
堂下的百姓聽到知府這樣正義言辭的話紛紛拍起手來,人群中幾個書生模樣的人更是諂媚地夸贊道:“咱們知府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爺??!”
范知府聞言心中暗暗得意,面上卻假裝沒有聽見,輕咳一聲,一臉肅穆地拍了拍驚堂木,大聲喝道:“來人??!把嫌犯給本官帶上堂來!”
隨著當(dāng)當(dāng)啷啷的鐐銬撞擊地面聲響,張遂和被衙差押著跪在了地上。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辭京華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十二蓮蓮的小說進(jìn)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二蓮蓮并收藏辭京華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