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珞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0章 語島浮現(xiàn),公交車上被蹭水后多久恢復正常,南宮珞兮,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有人接過它,戴在手腕上,在第二語島外發(fā)起了一場“碎句接力”,用身體動作代替句首詞,用目光拖住句尾調(diào)。
不是誰懂誰,而是他們一起構造了“意義流動的時間”。
那時,孟子康仿佛明白,第十九頁真正想落筆的,或許不是“語言重啟”,而是——
“讓表達,允許多種形態(tài)同時發(fā)生?!?
—
四
隨著語島逐漸浮現(xiàn),有些問題也悄然暴露。
有些島開始排斥不合節(jié)奏的語言方式;有些人在島與島之間失去了表達身份。
語影域不再強制統(tǒng)一標準,但某種模糊的表達壁壘正在滋生:
有人被多個島同時接納,卻在各島中都成了“異音者”;
有些碎句,在不同島嶼中被解讀為完全相反的意義;
甚至有語言體,在漂浮途中,被數(shù)個語島“并讀”后,失去了自身原始語感。
彌驍對此保持警惕。
“語島并非理想國,”他說,“它只是語言的自保本能。自由生長,未必意味著無邊界的接納?!?
“我們不能再次讓‘表達能力’變成身份差異?!?
—
五
第十九頁在沉默中繼續(xù)生長。
但與最初不同,它開始從語島中吸收“投遞詞”。
每當一個島出現(xiàn)共句結構或接語行為時,第十九頁便在其投影層下方生成一道光紋,緩緩將其嵌入頁心。
不是融合,不是歸類。
而是記錄。
第十九頁從未試圖代表誰,但它在做一件沒人意識到的事:
它在用碎片的方式,為這個碎片化表達的文明,寫下一本“未定典”。
而這本“典”,不是語法書,不是規(guī)則本。
它只是:“說過的那些話”。
哪怕只說過一次,哪怕只說了半句。
哪怕,沒人聽見。
—
尾聲
夜晚,彌驍獨自站在第三語島岸邊。
對面燈光微弱,海風吹拂。
他聽見一個孩子在父親懷中斷斷續(xù)續(xù)地念著一句句子,發(fā)音不清,也無意義。
“啪、噢、咕啦、咿呀?!?
那是這個孩子自創(chuàng)的第一種語言,世界上獨一無二。
父親沒有糾正,只是低聲回了一句:
“我聽見了?!?
那一刻,彌驍輕聲說:
“這,就是語言的未來。”
—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公交車上被蹭水后多久恢復正常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南宮珞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宮珞兮并收藏公交車上被蹭水后多久恢復正常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