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鈞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定鼎幽云十六州,重生歸來,我林沖追妻火葬場,林鈞灝,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祚帝望著地圖上被標紅的“無糧區(qū)”,忽然想起蕭無敵臨死前的話:“漢人用糧食做兵器,比刀槍更可怕……”
林沖卻在此時祭出“耕戰(zhàn)連營圖”——這是他結(jié)合系統(tǒng)獎勵的“移山術(shù)”與地理知識繪制的戰(zhàn)略圖:以幽州為中心,十六州的屯田區(qū)用“地下糧道”相連,每個屯田點都是一座小型堡壘,既能生產(chǎn)糧食,又能屯兵。
當遼軍攻打下一個據(jù)點時,迎接他們的往往是早已轉(zhuǎn)移的百姓和空蕩的地窖,還有不知從何處冒出來的飛虎軍。
第六小章 風雪白溝河
十一月初七,白溝河迎來初雪。林沖站在“破冰樓船”的甲板上,看著河面的冰層被特制的鐵犁破開,露出底下的鹽薯浮田。他知道,這是擊敗遼軍的最后機會——當草原鐵騎在雪地中寸步難行時,他的“冰陸舟”卻能在結(jié)冰的河道上自由馳騁。
“殺——!”遼軍的“鐵林軍”終于出現(xiàn)在視野中,黑色盔甲在雪地里如移動的墨塊。林沖抬手,二十架“神火弩”同時發(fā)射,帶著磷粉的火箭劃過天際,點燃了遼軍的糧草車——那些糧草,正是他們從百姓手中搶奪的最后一點鹽薯。
天祚帝在亂軍中被圍,看著林沖踏冰而來,衣擺上的“楚”字旗被風雪吹得獵獵作響。“陛下可還記得,三年前在塘沽港,某送你的鹽薯種?”林沖的聲音里沒有勝利者的傲慢,只有風雪般的冷肅,“你若早將狼圖騰換成耕牛,草原百姓何至于在寒冬中餓斃?”
系統(tǒng)界面第三次彈出,【檢測到大遼氣運值歸零】的提示讓林沖心中一凜。他忽然明白,所謂“系統(tǒng)”,不過是天道篩選“天命之人”的工具,當一方失去民心,系統(tǒng)之力便會枯竭。
天祚帝扔去手中的骨笛,忽然苦笑:“原來,真正的陸地神仙,不是能踏云而行,而是能讓腳下的土地長出希望……”
第七小章 十六州歸心
占領(lǐng)云州的當日,林沖頒布了“幽云新政”:凡十六州百姓,無論胡漢,皆可分得三畝屯田,遼人擅長的牧馬技術(shù)可兌換鹽薯種子;設立“胡漢同文館”,教授漢語的同時保留契丹文,連蕭無敵的后裔都被請來擔任騎術(shù)教頭。
在應州的契丹老獵戶家中,林沖親手幫老人修補漏風的氈帳,聽他講述當年蕭無敵為了狼神祭祀,強行征走他家最后一頭母牛的故事。
“現(xiàn)在好了,”老人摸著新領(lǐng)的鹽薯種,渾濁的眼睛泛起淚光,“牛兒能幫我耕地,薯兒能讓我過冬,比跟著狼神強百倍。”
最讓遼軍震撼的,是林沖在每個州縣設立的“公平秤”——胡商賣馬,漢商賣糧,皆用統(tǒng)一的度量衡,連天祚帝的弟弟耶律淳都忍不住感嘆:“漢人常說‘胡漢不兩立’,這林將軍卻讓胡漢在秤桿上平起平坐。”
第八小章 系統(tǒng)真相現(xiàn)
當最后一座遼軍大營豎起“楚”字旗時,林沖在云州的火山口迎來了系統(tǒng)的終極提示:
【宿主完成“幽云歸一”任務】
【解鎖隱藏劇情:系統(tǒng)起源——天道棋盤】
【檢測到其他宿主動態(tài):方臘在江南推行“魔稻”,童貫在汴梁祭天求“神糧”】
【境界突破:陸地神仙境(圓滿)——可感知天下百姓疾苦】
他忽然想起朱升曾在《齊民要術(shù)》批注中寫的“天地之道,唯農(nóng)為大”,終于明白所謂系統(tǒng),不過是天道為了終結(jié)亂世,賦予治世能人的“農(nóng)道法器”。
大遼的薩滿系統(tǒng)依賴掠奪,方臘的魔修系統(tǒng)依賴奴役,而他的“人道系統(tǒng)”,根基在于讓每個百姓都能成為“系統(tǒng)”的一部分——播下種子,收獲希望,便是最強大的力量。
在火山口的巖畫上,林沖發(fā)現(xiàn)了五千年前的農(nóng)耕圖騰,與他的“民生圖騰”竟有七分相似。原來,陸地神仙境的終極,不是超越人間,而是融入人間——當他能感知到千里之外某個孩童因分到鹽薯而露出的笑容,便真正成了百姓心中的“耕牛神”。
第九小章 定鼎幽云府
宣和五年臘月,幽云十六州的百姓自發(fā)在各州府修建“林公祠”。林沖卻下令將祠堂改為“勸農(nóng)館”,正堂供奉的不是他的神像,而是巨大的鹽薯與耕牛雕塑。他親自撰寫的《幽云勸農(nóng)詔》刻在石碑上,每字都閃著金色光芒——那是百萬百姓愿力的具現(xiàn)。
大遼的殘余貴族被分封到遼東屯田,耶律淳成為“遼東牧馬使”,帶著林沖贈送的五百頭改良耕牛北上。臨行前,他握著林沖的手說:“過去我們以為,強大就是讓敵人流血;現(xiàn)在才知道,真正的強大,是讓自己的百姓流淚——為豐收而流的淚?!?
在塘沽港,新打造的“大楚號”寶船正在試水,船身繪著十六州的地形圖,桅桿上的“田”字旗比當年的“林”字旗更顯厚重。朱升帶著弟子們在船上試驗“海上梯田”,試圖讓鹽薯在更深的海域生長,柴進則忙著與高麗、日本的商隊簽訂通商條約。
第十小章 天下歸心時
除夕之夜,林沖登上幽州最高的“望耕樓”,看著城下萬家燈火。每個屋檐下都掛著用鹽薯藤編的燈籠,火光映著百姓們忙碌準備年夜飯的身影——鍋里煮著紅薯粥,灶邊烤著鹽薯干,孩子們舉著用薯皮做的玩具。
他望向南方,那里有大宋的汴梁城,有方臘的八州大地,還有無數(shù)尚未品嘗過鹽薯滋味的百姓。銀槍在手中輕輕一顫,槍尖落下時,竟在雪地上劃出“楚”字——不是用武力征服的“楚”,而是用糧食團結(jié)的“楚”。
“開啟吧?!彼p聲說道,衣擺上的“田”字紋與漫天星光共鳴。這一刻,他終于明白,所謂陸地神仙,從來不是孤懸云端,而是扎根在每一寸播撒希望的土地上,讓天下百姓,都能在他的庇佑下,春播秋收,歲歲平安。
雪,又下大了。但這一次,落在幽云十六州的雪,是來年春耕的預兆。林沖裹緊披風,走下望耕樓——他知道,更廣闊的天地在等待著他,更艱難的挑戰(zhàn)在前方,但只要手中有糧,心中有民,這天下,終會歸心。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重生歸來,我林沖追妻火葬場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林鈞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鈞灝并收藏重生歸來,我林沖追妻火葬場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