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鈞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章 北征,統(tǒng)一北方,重生歸來,我林沖追妻火葬場,林鈞灝,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帶我們去看'黑水城地道'。\"他對乃蠻首領太陽汗說,\"當年你們祖先藏糧食的地方,現(xiàn)在該用來藏咱們的火藥了。\"
第五小章 斡難河冰
北路軍推進至斡難河時,遭遇蒙古\"林中百姓\"的伏擊。張鐵牛望著漫天的飛斧,忽然下令:\"把'火焰噴射器'推上來!\"這種改良自波斯的火器,用銅制泵筒將火油噴出,三丈內寸草不生。
燃燒的火油順著冰面流淌,將躲在樹后的蒙古獵人逼出。張鐵牛卻讓士兵放下武器,拋出裹著獸皮的糧食袋:\"我們不是來打仗的,是來告訴你們,大華皇帝要在漠北設'安北都護府',你們可以繼續(xù)打獵,只要不幫蒙古貴族賣命。\"
與此同時,中路軍在克魯倫河遭遇蒙古主力。林沖看著河對岸排成環(huán)形的\"蒙古萬騎陣\",忽然冷笑:\"把'子母炮'推到河岸,對準他們的馬群。\"母炮發(fā)射的空心彈炸開后,數(shù)百枚小鉛彈如暴雨般落下,專門打斷馬腿。蒙古騎兵還未沖鋒,已有三成戰(zhàn)馬倒地。
第六小章 哈拉和林變
華武四年初春,六路大軍在哈拉和林外圍會師。林沖站在高處,望著這座曾經的蒙古都城,忽然對諸將說:\"當年蒙古人破汴京,燒了三個月;今天咱們破哈拉和林,要讓百姓知道,大華的軍隊不燒殺搶掠。\"
攻城戰(zhàn)持續(xù)三日,最后成吉思汗派來使者:\"愿率黃金家族歸降,只求保留斡耳朵的祭祀。\"林沖望著使者手中的九旃白纛,忽然想起在應天稱帝時的誓言:\"天下為公,不分胡漢。\"
\"準降。\"他說,\"但要廢黜'萬戶世襲制',設漠北、遼東、河西等六個都護府,由蒙古貴族與大華官員共同治理。\"
當蒙古各部首領在斡耳朵前盟誓時,林沖將狼頭旗與九旃白纛并立:\"從今往后,草原的雄鷹與中原的巨龍同一片天空,百姓不再受戰(zhàn)亂之苦。\"
第七小章 天下歸心
北伐結束后,大華在蒙古故地推行\(zhòng)"均牧令\":劃分草場,定期輪換放牧;設立\"火器學堂\",教授蒙古青年鍛造技術;開通\"草原絲綢之路\",用茶葉、鐵器換取毛皮、良馬。
林沖站在居庸關上,望著南來北往的商隊,忽然對身旁的方七佛說:\"當年在睦州勸你抗蒙,你說教軍只反趙宋;如今在哈拉和林立盟,你可看見,咱們反的不是哪個民族,是壓迫百姓的暴政。\"
方七佛摸著劍柄上的新刻——\"天下為公\",忽然笑道:\"叔父若泉下有知,該明白,替天行道的'天',從來不是神佛,是讓百姓能吃飽穿暖的世道。\"
遠處傳來童謠,漢人和蒙古孩子用不同的語言唱著同一首歌:\"狼頭旗,火銃響,天下太平牧牛羊。\"林沖知道,這十三場戰(zhàn)役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開始——當火器不再是殺人的兇器,當不同民族的百姓能在同一片草原上放牧耕種,所謂\"統(tǒng)一\",便有了真正的意義。
他摸了摸腰間的銀酒壺,壺身新刻了\"蒼狼白鹿\"與\"龍嘯九天\"的圖案。北風掠過城關,帶著草原的氣息,卻不再有血腥。這或許就是他當年在東京鐵匠鋪時,從未想象過的結局:不是征服,而是融合;不是復仇,而是新生。
大華的軍旗在居庸關上獵獵作響,火銃的光芒映照著萬里江山。林沖望向北方,那里不再是敵人的腹地,而是大華的疆域,是天下百姓共同的家園。他知道,自己的使命還未結束,接下來要做的,是讓這\"天下為公\"的理念,真正扎根在每一片土地上,讓戰(zhàn)火永遠成為過去。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重生歸來,我林沖追妻火葬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林鈞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鈞灝并收藏重生歸來,我林沖追妻火葬場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