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家的太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9章 黑山賊,季漢劉璋,花花家的太歲,樂可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guān)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并且關(guān)閉廣告屏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xiàn)內(nèi)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常山郡。
黑山賊的領頭羊張燕今日登上了一處山頭,俯視起了常山的山山水水,熟悉的景象入目,讓他不由有些神傷。
個中原故,蓋因黑山賊屢敗于袁軍,從一開始擁有精兵數(shù)萬,良騎數(shù)千,到了如今的殘兵敗卒不滿萬的慘況。
再加上作為盟友的白馬將軍公孫瓚為袁紹所攻殺,自焚于易縣高樓,當下遍尋河北郡縣,黑山賊卻是無一援手了。
于是乎,張燕心知,眼下的局勢對黑山義軍來說,稱得上是存亡之秋。若是他們不退卻到太行山中,依舊留于此地一段時間,說不得就會被討定公孫瓚后,士氣大振的袁軍順手給夷滅了。
或許黑山義軍還有一條路子可以走,那就是歸降袁紹,為袁氏門下走狗,打不過就投降,是一件很順理成章的事情。
可以往同袁紹的恩怨涌上心頭,讓張燕放棄了歸降袁紹的想法。
一來袁紹出身四世三公,身份尊貴,對賊寇之輩向來不放在眼里,以前黑山義軍聲勢還浩大的時候,那時候歸降袁紹,袁紹或許會因為形勢給到的壓力,對歸降的黑山軍做出紆尊降貴的舉止來。
可如今黑山義軍屢戰(zhàn)屢敗,兵不滿萬。張燕自忖,此時歸降袁紹,袁紹要么是不把他放在眼里,要么是干脆的拒絕黑山義軍的歸降,一意剿滅黑山義軍。
二來,自從袁紹入主冀州后,黑山義軍盟交公孫瓚,與袁軍交手數(shù)年,兩邊的仇怨可謂深不見底,而如今黑山義軍窮困歸降袁紹,怕也是沒有什么好果子吃。
是故,對于張燕來說,他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了,而這條路,是他以往見勢不妙下常常選擇的路子,那就是遁逃太行山中,于山中休養(yǎng)生息,以待天時。
當然,以待天時不過是體面的說法,難聽點就是茍且偷生,藏匿在地穴里等待時局發(fā)生變化的時候,然后再冒出頭來。
“兄長,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數(shù)年,黑山義軍最終還是要回到山野中?!背I娇さ纳剿肽?,張燕的神色有些頹唐和不甘。
張牛角,是張燕早年的渠帥,那時張燕因世道渾濁、民不聊生的緣故,追隨張牛角打算做一番事業(yè),淘洗淘洗如今黑漆漆不見五指的世道。
后來張牛角在攻打癭陶時不幸為流箭所射殺,臨死之前,張牛角將義軍托付給了張燕,并叮囑張燕壯大黑山義軍。
可經(jīng)過張燕數(shù)年折騰下來,黑山義軍不僅沒有壯大,反倒是越發(fā)的衰落了起來,這讓張燕認為有負張牛角臨終前的叮囑和托付。
自不必提,而今張燕一伙,更是要和義軍初創(chuàng)的時候一樣,在太行山中轉(zhuǎn)戰(zhàn)求生,不得大展宏圖,謀求大業(yè)。
在山嶺上站著一段時間后,張燕收回了遠眺常山郡山水的目光,他回顧孫輕、王當、杜長等三名小渠帥,只一聲令下:“走吧,且先避難于太行山中,而后再做思量?!?
“諾?!睂O輕、王當、杜長等人遵著張燕的吩咐,和張燕一起下了山嶺,引著黑山義軍殘部人馬藏匿到了太行山中。
遁逃山中,避開袁軍的張燕,思考起了義軍的出路,眼下袁紹一統(tǒng)河北的大勢已然不能阻擋,他也無力阻擋。
這個時候黑山義軍自然不能頭鐵的和袁紹對敵,不然義軍當下剩余的殘部人馬,也將一股腦的送個干凈,畢竟眼下的袁紹,已經(jīng)不是他們義軍所能對抗的,再與袁紹對敵,無異于飛蛾撲火。
“茍且一時,再做他圖?!睆堁喾艞壛撕驮B對陣的念頭,決定先休養(yǎng)生息一段時間,然后根據(jù)局勢做出相應的舉措。
光陰有如離弦之箭,時間來到了建安三年九月底,這一日張燕正在同求見他的公孫續(xù)會面,他打量了一眼公孫續(xù)悲戚的面色和消瘦的身軀后,撫慰了一句:“少君,你近來形銷骨立了不少,雖是因亡父之故,情有可原,但還請保重身體,不然汝先父之仇,卻是不知何日可報?!?
前面被公孫瓚派遣出來向黑山諸帥求援的公孫續(xù),因為不在易京中,是故得脫一死,可死者固然凄慘,但生者也不太好受。
就如公孫續(xù),因父死母喪,三族凋零,只余他一人的緣故,這段時間來茶飯不思,睡不安枕,整個人都瘦了一圈,形貌不復往日的翩翩佳公子姿態(tài)。
聽得張燕的慰問之語,公孫續(xù)先是拱手謝了一聲,而后他苦笑一句:“家門不幸,留我一人,我這具殘軀有什么好保重的,至于將軍所言報先父之仇一事,我近來也有思量,可思來想去,卻是無路可走?!?
接著公孫續(xù)嘆了一聲道:“如今的河北四州,皆為袁紹所有,縱有未曾賓服袁紹的人,也只是小打小鬧,對袁紹造不成什么危害,更不必提我孤身一人,欲要討殺袁紹,簡直無異于登天之難?!?
張燕眉色沉重,他正色道:“少君,我與汝先父誓為盟交,攜手數(shù)載的時光,今次未能救得公孫將軍,此事我深為遺憾,為公孫將軍報仇一事,我自是當出力一二?!?
“將軍好意,我心領了?!惫珜O續(xù)搖了搖頭道:“只是袁紹勢大,舉天下英豪莫能抗之,非是義軍所能對敵的,到時只恐報仇不成,反倒危及義軍的存亡?!?
“為亡父報仇一事,自當我一力擔之?!惫珜O續(xù)雖然形貌消減,但眉間的英氣卻是勝于以往,他豪言道:“縱使是漆身吞炭,我也要報效父仇,不至于枉為人子?!?
說到極處,公孫續(xù)辭氣慷慨,涕淚縱橫。
仿佛在公孫續(xù)的身上見到了公孫瓚的英姿,張燕目光柔和,他又是撫慰了公孫續(xù)幾句,寬慰道:“少君,袁紹目下雖是強盛莫敵,可時局變幻莫測,誰也能知道來日袁紹是否會衰落敗亡呢?”
“況且。”張燕對天下的局勢給出了他的看法:“當下關(guān)中有劉璋、兗州有曹操、荊州有劉表,俱是非常人也,各據(jù)一方,擁兵數(shù)萬,與袁紹不相和睦,早晚必然爆發(fā)大戰(zhàn),說不得,袁紹就會為群雄所敗,身死族滅?!?
在張燕的一句句寬慰下,公孫續(xù)悲戚的神色稍稍舒緩了些,他希冀道:“若能如將軍所言,我當保重身體,以求能目睹袁紹敗亡的那一日,好祭奠亡父在天之靈?!?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季漢劉璋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樂可小說只為原作者花花家的太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花家的太歲并收藏季漢劉璋最新章節(jié)。